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对比内地毕业生,海归们已不再吃香”

时间:2019-02-13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观察者网 点击: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不过,香港《南华早报》12日报道称,海归这个过去十分抢手的香饽饽,如今已经不再吃香。而来中国内地发展的外籍雇员,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 我总在想,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不过,香港《南华早报》12日报道称,“海归”这个过去十分抢手的“香饽饽”,如今已经不再吃香。而来中国内地发展的外籍雇员,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

“我总在想,如今‘海归’到底还有什么优势。就技术知识而言,内地院校毕业生不仅没有落后,反而更加厉害。”报道援引了来自云南的彼得•陈的话,他是一名在香港获得计算机科学本科及硕士学位的“海归”,如今带领的30人团队中,仅有5名是海外留学生。

文章称,“海归”曾经引领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包括搜狐、百度、新浪等科技公司均由他们创立。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能够将孩子送出国外读书的家庭越来越多,“海归”已经不再奇货可居。

据教育局统计2018年3月数据,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2017年,中国共向全世界输送了60.84万留学生,比2016年增长11.74%。

2018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联席会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3.2万人,仅2017年就有48.09万人回国,再创历史新高。这些留学生中,近一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比2016年增加14.9%。

随着留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在国内院校毕业生面前,“海归”们已经失去了他们的优势。今年1月,猎聘网发布了《2018年海外留学生归国趋势报告》,超过六成的留学生归国后的年收入低于10万元,超四成“海归”期望薪资在10-20万之间,但真正达到这一收入的只有25.30%。

《2018年海外留学生归国趋势报告》截图

上海某科技公司创始人奥雷利安•里卡德表示,十几年前,他可能会青睐“海归”,但现在,“我不认为他们更好,中国国内院校毕业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手握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MBA文凭的基米•费则感叹,“海归”一词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光环,中国公司如今更愿意雇用国内顶尖高校毕业生。他还表示,去年在美国求职时,并没有看到中国房地产公司展开校园招聘,“往年,华夏幸福和万科这些公司会想方设法专程招揽美国商学院的MBA毕业生。”

文章还表示,虽然“海归”在外提升了语言和技术技能,但他们却缺少中国内地的人际关系网,这对某些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工作岗位而言,至关重要。

那为何我国在2017年迎来了第三次海归潮呢?

猎聘海外事业部分析师表示,出现“海归潮”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海外“推力”和国内“拉力”。即一方面海外政策逐渐收紧,增加了留学生在当地的就业难度,另一方面,中国发展迅速且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海外人才回国,对留学生的吸引力加强。

外籍雇员与外国公司同样面临考验
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面前,除了“海归”,面临巨大挑战的还有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以及中国的外国公司。

北京中国欧盟商会发言人称,相比“总归会离开这个国家的外籍雇员”而言,商会会员更偏向于雇用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本地人才。

去年12月,领英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才从跨国企业流向本土企业。过去5年间,中国本土企业新入职的领导者中,有40%来自跨国企业。

报告称,这些企业领导者之所以跳槽到本土企业,主要因为他们能够在关键决策和公司战略方面获得更大控制权。

《南华早报》援引上海美国商会主席科尔•吉布斯的观点称,如果跨国公司总部缺乏紧急意识,地区公司的需求可能会被积压数天,然后就会错失在中国的机遇。毕竟事物变迁太快了。

责编:北风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