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个贫困户。”近日,一篇署名为“某贫困县小学生”的作文《我的理想》,在网络上热传。而促使这位小朋友立此“大志”的原因竟然是,一些贫困户“什么也不干,就能享受各种扶持、优待”,让人“欣羡”。 且不论该文是否假托小学生口吻,但让人哭笑不得的“理想”的确折射出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问题:在个别地方,扶贫政策“养”出了一些“盼着送小康”的懒汉,“等靠要”思想严重,缺少主动脱贫的意愿和动力。有的不愿吃苦,有致富的机会还要挑肥拣瘦,嫌脏怨累;有的直接“撂挑子”,整日拿着补助喝酒、打牌、睡大觉;更甚的,扶贫干部送来的供养殖的羊,没几天就被端上了餐桌。诚然,如此混日子的人只是少数,但却是脱贫攻坚中亟须拔下的“钉子户”。
相较于经济生活上的“物质贫困”,这般“不着急摘帽”的“精神贫困”更值得警惕。一段时间以来,大水漫灌的扶贫政策管“肚子”多、管“脑子”少,致使一些人懒出了“底气”:反正吃穿不愁,就这么耗着也挺好。这无疑给当前扶贫工作点出了重要课题,那就是如何治懒。要知道,脱贫攻坚战中,政府再怎么帮扶也是外力,如果当事人自身不努力、不主动、不作为,再多的资金、再好的政策,也付诸东流。即使生拉硬拽帮其一时脱了贫,也只是解了眼前之困,随时有可能再度返贫,甚至还会陷入“因穷而要,因要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
无志山压头,有志人开山。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这个“坚”,既在于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之艰巨、情况之复杂,还在于要打破很多人“穷惯了”“懒惯了”的生活方式,把斗志扶起来。面对有些懈怠、懒散的贫困户,我们要想方设法焐热他们的心头,让其燃起念头、鼓起劲头,精神上富足起来,如此全面小康之路才能走得更顺畅、更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