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杂谈 >

西方主流媒体接连用中文做封面大标,有何深意

时间:2017-11-14来源:新京报—外事儿 作者:新京报—外事儿 点击:
11月11日,德国《明镜周刊》刊载中文汉语拼音xing lai!(醒来)作为封面标题,并配以红色的背景衬托黄色字体,视觉冲击力十足。 这期封面文章以觉醒的巨人为题,用长达9页、6000多字的篇幅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文章称: 中国

11月11日,德国《明镜周刊》刊载中文汉语拼音“xing lai!”(醒来)作为封面标题,并配以红色的背景衬托黄色字体,视觉冲击力十足。

这期封面文章以“觉醒的巨人”为题,用长达9页、6000多字的篇幅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文章称:

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的格局,但又不同于以往任何超级强权,中国不热衷于搞意识形态之争,而是更务实地增大自身体量。

无独有偶,最新一期(11月13日发售)的《时代》周刊的封面在英文标题的下方刊载对应的中文标题——“中国赢了”,十分醒目。

封面文章的作者为伊恩·布雷默是美国政治学者、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创始人,曾为CNN、BBC等多家西方媒体撰稿。

他在推特上指出,这是《时代》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

为啥外媒纷纷用中文标题?这些充满中国元素的封面有何变化?

▌特朗普访华

11月,特朗普十分忙碌,他在亚洲进行来为期10天的访问,日本、韩国、中国、越南都转了一圈,免不了引来媒体的注意。

《明镜周刊》封面文章《觉醒的巨人》使用了特朗普访华的照片,并结合他访华期间对华格外友好的态度,以及中国如今的变化,称美国在逐渐失去世界领导权。

《时代》周刊在内文《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中强调,中国是特朗普亚洲行中最重要的一站,此时,中国,而非美国,已然成为全球经济舞台上最强大的角色。

不过,文章同时指出:

在这个破碎割裂的世界,没有哪一个政府会有足够的影响力来制定统治全球的政治和经济规则。

▌变与不变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外文杂志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多样化了。

2012年1月,《经济学人》推出“中国”栏目,这是自1942年开辟“美国”栏目之后,70年来首次单独为国家开辟栏目。

而在专栏开篇致辞中,它自称为“报道中国的老手”。

开设中国栏目后,中国报道的比重不断增加。2012年关于中国的报道高达200多篇,是十年前的三倍。而报道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从时政和经济板块,扩展至社会、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

《时代》周刊是自1923年起在美国出版的新闻杂志,是美国三大时事周刊,旨在让普通百姓了解世界大事。

有人说,《时代》周刊是西方认识中国的一把尺规,而这把尺规也在不断的变化。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这本杂志始终用一种悲观且单一的视角遥望中国,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它才开始以一种平实的姿态和笔触审视中国。

《时代》周刊最早使用中国元素作为封面的期刊发行于1924年9月8日,封面人物是吴佩孚,当时他正与张作霖进行第二次直奉战争。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代》周刊的封面刊载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和周恩来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样板戏四张照片,同时,用一个巨大的汉字——“友”将四幅画面分割开来,封面标题是《尼克松游中国》。

1996年1月,周刊封面刊载巩俐的照片,一改之前登上封面的中国人全是政治家的历史。

此后,王菲、成龙、舒淇、章子怡等一众艺人凭借着声音、功夫、性感、演技纷纷上榜。

不过,虽然报道内容和视角越来越多样化,但封面设计的色彩却几乎一成不变。

虽然中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34个省级行政区,但到了外文杂志封面上,似乎最后主色都能浓缩为红黄色。

不信,上一波照片。

看来除了记者和撰稿人,图编和美编也得加把劲儿了。

文/方辰


编辑:北风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