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宫殿”里的少年宫 1953年5月31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正式启用了。作为新中国校外教育的创始地,少年宫是孩子们学习艺术和科技的快乐殿堂。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参加音乐、舞蹈、戏剧、绘画、手工制作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能通过各式各样的趣味设施培养自己的能力与品质。 少年宫在成立之初,曾组织儿童画到苏联、罗马尼亚等国展览、参赛。旅美油画家、1960年代上海市少年宫绘画组组员徐纯中从小就喜欢画画,儿时的他因为特别喜欢《合作社里养了一群小鸭子》这首歌,所以创作了一幅名为《鸭司令》的画。 这幅画被送到少年宫后,又幸运地被选送去国外参展,画中是一个小孩吹着口哨,手里拿着一根柳条,领着一大群鸭子在行进。让徐纯中没有想到的是,这幅童趣十足的画在送往苏联参展时获了奖,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图画还引起了宋庆龄的注意。宋庆龄看了他的画后,在一张画纸上题了字:“小画家徐纯中”,并亲切地询问他《鸭司令》的创作体会。 1953年5月31日,中福会少年宫正式成立,吴克坚、金仲华、夏衍等同志出席开宫典礼 上海民族乐团指挥姚申申也曾是少年宫民乐队的组员,20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到曾经上课、排练的地方,儿时的一幕幕场景仍历历在目。他感慨万千地说: “我进入民乐团时还没读小学,我们在听音时,里面有大三度、小三度等,我能听出来,但表达不出来,交上去的卷子都是零分。老师说,那你以后听到大三度,画一个三角形,听到纯四度,画一个方框,很多符号是形象地代表了一些音乐的名称,这让我一下子找到了自信。” 画家陈逸飞、歌唱家黄英、作家陆星儿、影视明星孙俪等都曾是少年宫的小组员,这座艺术与美的殿堂让他们受到了最好的审美教育,使金色的梦想熠熠生辉。 特别的“儿童外交家” 少年宫民乐团经常代表国家,用民族乐器演奏交响乐,把富有民族特有的音色带向世界。艺术是相通的,通过这群小小“外交家”,我们国家形象顿时生动、鲜活起来了。 其实自中福会少年宫成立后,来这里学习的孩子们就承担起“儿童外交”的使命,儿童外交的作用有时是成人无法替代的。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陪着最尊贵的外宾,到少年宫来参观。 1950年代的少年宫,遵循实验性、示范性、加强对外交往与合作的办宫方针,使那些来少年宫参观的外国朋友,常常为中国儿童天真的笑容和娴熟的技艺所感染,有的还与中国孩子做了好朋友。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前中福会少年宫肩负的“儿童外交”功能,开始向意义更为广泛的国际交流领域扩展。 1996年6月1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和上海东方电视台联袂组建了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先后参加了庆祝香港和澳门回归文艺晚会,APEC首脑非正式会议,上海世博会会标揭晓大型文艺晚会,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少儿文化艺术节等国内外重大演出活动。 多年来,小伙伴艺术团先后出访美、英、德、法等23个国家和地区,频频活跃于外事活动中,被誉为“中国的小大使”“上海的城市名片”。 在旁人看来,孩子入选小伙伴艺术团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可以在国内外重大活动中展示风采,但负责训练和带队的老师都知道,活动往往都是任务紧迫,排练时间又短,每一次演出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不寻常的辛劳付出。 紧张排练的背后,是师生们深知“儿童外交”的重要性。在一次次精彩表演落幕后,他们中有的收获了来自大洋彼岸的友谊,有的与外国小朋友彼此交换了礼物,有的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是艺术打开了国际交融的大门,这群儿童用他们的天真、笑容和娴熟的技艺,赢得了掌声与友谊。 “今天做小船,将来造大船” 1958年,宋庆龄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5周年题词:“儿童们在少年宫里不能只是享受幸福的童年,更要紧的是学习劳动的本领,学习为集体工作,为祖国做有益的事,准备为人民谋幸福!” 提起“勇敢者道路”,去过少年宫的儿童几乎人人都有过体验,那项设施在当时少见又新奇,吸引着活泼好动的孩子们。通过这个简单的体育设施,他们养成了勇于挑战、不断攀登的品格。 上海市少年宫指导老师、1970年代上海市少年宫航模组组员蒋敏也曾在少年宫中学习。说起少年宫对他的素质养成,他十分感慨: “那个时候我们做模型都是从一片木片、一根木条开始做的,整个工程比较浩大。” 虽然那时制作航模,原材料简单,耗时长,但蒋敏认为,自己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出了严谨的做事风格。 少年宫的小伙伴服务团里,有着一批特长并不突出的孩子。他们有的平时很顽皮,但通过在服务团里的锻炼,他们激发了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特性,练就了管理与组织的才能,转变了在同伴中的“皮大王”形象。少年宫的大门不是仅向特长生、优质生打开的,不同类型的孩子都可以在少年宫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和活动场所。 尽管从金色摇篮走出去的孩子们奔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有些也并没有选择从事相关的行业,但在少年宫的体验和感悟始终陪伴着他们的成长。 给予学生素质养成的可以是一项活动、一种体验,更可以是一位好老师。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少年宫的老师们有一种特别的称谓,叫“指导员”。 在孩子们眼里,他们不仅是师长、朋友、家人,而且是指引航向、照亮人生的灯塔。老师们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并影响着自己的学生们。 中福会少年宫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一路走来,成为青少年儿童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活动中心,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各种兴趣小组和群众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健康向上、活泼欢快的精神气息,在新一代上海人身上流淌、延伸。 由于当时只有这么一台珍贵的计算机,每个学生又只有半小时宝贵的上机时间,等待上机的学生们就在纸质键盘上先进行操练,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在上机之前都能够熟练地打字了。 那个年代,一台计算机在少年儿童中引起的轰动效应,是现在的孩子所想象不到的,后来,这台计算机就留在了中福会少年宫,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少年儿童的第一台计算机。 就是从这台计算机开始,少年宫开始进一步推动少儿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工作。1983年6月1日,中福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少年儿童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教育活动场所。 1984年2月,少年宫的孩子们为邓小平演示了计算机。那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当邓小平走到他们面前时,13岁的李劲和11岁的丛霖给邓爷爷敬队礼、拜晚年,邓小平高兴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让他们坐下来演示计算机。 这一步走完后,邓小平跟孩子们亲切握手,关切地询问了他们的学习情况,随即转过身来,对在场的领导干部和老师们讲了那一句: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从娃娃做起”这句简单又意义深远的话为后来中国计算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娃娃做起”也是中福会少年宫在各个园地指导少儿成长的方法理念。 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少年宫也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从初创时“千里挑一”的“资优生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兴趣普及教育”,从十几个培训项目发展为一百多个科技、艺术兴趣小组,从少儿阵地活动发展为众多系列化的群文活动项目。 几代人难以忘却的童年印记 今天,中福会少年宫已经走过60多个春秋,满载着金色的成果,也沉淀了深情的眷恋。 如今的社会上各种培训班兴盛,少年儿童有更多的途径来拓展成才之路。然而每一年少年宫报名时节,家长们总是带着孩子纷沓而至,虽然每一位家长送孩子来学习的初衷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步找到更好的老师。 自创办至今,中福会少年宫已为数千万少年儿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里是幸福的怀抱,这里是成才的摇篮,这里是无数梦想开花的地方,更是一代代人难以磨灭的童年印记。少年宫是校外课堂,也是教育园地,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其中感受幸福,参加活动,接受教育,得到锻炼和培养。 (本文素材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提供)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