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没人能躲过与死神打照面”

时间:2020-10-16来源: 参考消息 作者: 陈凡靖 点击:
现年92岁的志愿军老兵马汉贤身体健康,因为有些耳背,说起话来嗓音格外洪亮。 现在的生活越好,越是想念当年那帮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可惜啊,他们有的人牺牲时才十几岁,还没结婚。马汉贤感慨地说。 肩扛人拉运送20箱炸药 我当时是营部书记员,管着营里的

现年92岁的志愿军老兵马汉贤身体健康,因为有些耳背,说起话来嗓音格外洪亮。

 

“现在的生活越好,越是想念当年那帮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可惜啊,他们有的人牺牲时才十几岁,还没结婚。”马汉贤感慨地说。

 

肩扛人拉运送20箱炸药

 

“我当时是营部书记员,管着营里的文件和地图资料。”马汉贤说,作为营部书记员的他,没有真正带过兵,也没有在战场上指挥过战斗,却也干过不少运送炸药这样的紧急任务。

 

1951年1月25日开始,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汉江南岸阻击战,是马汉贤所在的50军148师入朝三个月来遇到的最为惨烈的磨难。前线,美军地面部队利用远程火炮和空中优势在疯狂反扑;后方,敌机不断地对运输沿线和汉江江面冰层进行空中封锁和轰炸,给养和弹药运送艰难。好不容易搞过来的弹药,也要靠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轰炸,肩扛人拉往前线运送。

 

一天清晨,马汉贤的任务来了。20大箱炸药刚刚运到,要立即送达前方担任艰苦阻击任务的444团前线。师警工营从三个连各挑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组成了一支40人的队伍。

 

▲资料图片:年轻时的马汉贤(受访者供图)

 

“这些人我交给你。第一,全力以赴、尽速尽数送达;第二,要把所有人员给我一个不少、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立刻出发。”列队完毕,营长给马汉贤下了死命令。

 

马汉贤说,出发时,两个人抬一个箱子很不方便,行动也很慢。不巧在半路上摔坏了一箱,这下“摔”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发现每个大箱子里有两个大包。我当时决定,砸开大木箱,各扛一包,这样,行进更加机动、方便。”

 

很快,马汉贤一行来到了这项任务最关键的要害路段,这是一片大约600米宽的开阔稻田,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炮火覆盖下,敌人的侦察机也在开阔地上空不停地盘旋,引导炮群对开阔地进行封锁。马汉贤说,那片地是死亡地带。

 

“我找来其中的三个排长一起想办法。我们仔细地观察了侦察机低空盘旋的飞行路线和规律,发现可以利用敌机兜大圈盘旋的飞行盲区来骗过它。”

 

马汉贤说,就这样,他们一段段地躲过敌人的炮火,巧妙地越过了开阔的死亡地带,及时把炸药送到了444团前线。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做到了全员毫发无损。

 

“没人能躲过与死神打照面”

 

“战争就是要做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准备!”马汉贤说,只要在战场上,没有人能躲过与死神打照面。

 

1951年1月上旬突破汉江时,营长派马汉贤和营部通讯员小杨一起到汉江上游打探过江的通道。

 

马汉贤说:“小杨年龄比我稍小一点,云南人。他是通讯员,我是书记员。我当时结了婚,俺俩约好了,战争结束回国后,在东北老家给他介绍个对象。”

 

“我还记得当时,小杨在前边走,我在他后边两三米跟着,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他的脚下闪了一道亮光。我当时意识到,那很有可能是地雷,就急忙喊了一声‘地雷’,然后立马冲上前想要拉住他。”

 

“他很机灵,立刻往地上一趴,还顺势把我往边上推了一把,然后就听到地雷轰的一声爆炸了。我俩起来后,拍了拍衣服,互相笑着看了看,都毫发无损,捡了条命!”

 

马汉贤跟小杨互相调侃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我是大难不死啊,但是我的兄弟小杨最后牺牲在朝鲜。”马汉贤说。

 

▲资料图片:马汉贤近照(陈凡靖 摄)

 

1951年2月上旬,汉江阻击战后期,马汉贤所在部队从汉江南岸退守到了北岸进入防御,当时师部前指位于一个小村子里。美军每天从江南往江北打排炮,骚扰我方的前指司令部。

 

“那天晚上,孙参谋喊,敌军的密集炮火马上就要打过来啦,大家赶快进防空洞!这时,我刚刚从师警工营调到师司令部作战科,当见习参谋。前几天连续执行任务回来,又累又冻,感冒发起了高烧,浑身发冷,被科长安排在一个朝鲜老乡家的热炕头儿发汗。”

 

一阵炮声过后,炕梢儿的半面墙被炸塌了,炸起的残垣断壁就堆在身边和被子上,马汉贤钻了出来。

 

但是小杨却没能再次幸免,和8个战士一起倒在了敌人的炮火之下。

 

“70年过去了,我还能时常想起小杨的模样,一切仿佛还在眼前。”马汉贤说,他多么希望小杨能跟他一起回到祖国,过上如今幸福的生活。 

 

【人物简介】

 

马汉贤,1928年7月出生,辽宁西丰人,中共党员。1948年参军,历经辽沈战役、成都解放战役。1950年入朝参战,1952年在朝鲜战场被选送加入人民海军,1956年被选送加入人民空军,是一位服役过陆海空三军的老战士。

 

原文刊载于《参考消息》10月7日特别报道版,原标题: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兵访谈录(32) |“做好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的准备!”——记志愿军书记员马汉贤
 

责编:北风
 



更多新闻可点击上面各栏目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