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她的名字永驻新中国建筑教育史

时间:2020-06-09来源:文汇报 作者:储舒婷 樊丽萍 点击: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同济大学教授罗小未昨逝世,享年95岁 摄影/日升 她的名字,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她的大半生时间在国内建筑名校同济大学度过;她是同济建筑系唯一的女先生;她的学人风范将永远留驻在这方建筑人才培养的摇篮。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同济大学教授罗小未昨逝世,享年95岁


摄影/日升
       
       她的名字,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她的大半生时间在国内建筑名校——同济大学度过;她是同济建筑系唯一的女先生;她的学人风范将永远留驻在这方建筑人才培养的“摇篮”。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罗小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昨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新中国成立后,罗小未首开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育之先河,是最早一批将西方近现代建筑理论介绍到国内的学术先驱,也是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系之初的“元老”。“一代名师,人间常在。”昨天,得知罗小未先生驾鹤仙去的消息后,不少后学如是表达哀悼和怀念。
      
       以“最潮”方式首开西方近现代建筑史课
      

       在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学科发展史上,罗小未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半个多世纪来,由她编撰的教材《西方近现代建筑史》传承至今,开讲的同名课程早已成为“经典”。昔日由她创立的教学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很“潮”,作为优良的学术传统得以延续。
      
       罗小未194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自1952年起在同济大学从教。当时,各个大学碍于客观条件限制,一般只有讲古代建筑史课的教员,能讲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的专家凤毛麟角。
      
       “当年,同学们最向往上罗先生的课。让人特别难忘的是,她的课上会展示许多图片。我喜欢上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走上专业道路,就是深受罗先生的影响。”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罗小未的学生、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郑时龄展示了一张老照片,上面记录了当时上课的“盛况”:偌大的阶梯教室,挤满了如饥似渴的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罗先生上课。
      
       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其他学校还在使用玻璃幻灯片时,同济大学建筑系最早用上了135幻灯片。因为罗小未觉得,讲建筑历史需要有很丰富的图像资料,要是没有图片的话,就没法给学生们讲明白。“我们读书的时候,哪怕是国内几大建筑名校里,能系统给学生讲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老师也并不多。得益于罗先生,同济当时的教研室逐渐培养了四五名教员。”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对一个教学细节记忆犹新:很多老师讲课时用的图片,都来自于罗先生的无私分享。
      
       亦师亦友亦家人,治学风范代代相传
      
       在不少学者的记忆里,在同济大学建筑系执教的女教员并不少,可多年来,被大家尊称为“先生”的,唯独罗小未一人。除了丰厚的学养、广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风范,很多学者都提到一点:在罗小未的执教生涯中,她始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遗余力地提携后辈。
      
       “罗先生曾经在《建筑学报》上发表过建筑评论,也启发我从1992年开始在同济大学开设建筑评论课至今。”郑时龄现在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其研究灵感正是来自于恩师。
      
       亦师亦友亦是家人,伍江忆罗小未先生,心里始终洋溢着一份温暖。1983年考取罗先生研究生后,伍江对上海历史建筑的研究兴趣就是被导师点燃的。临近博士毕业前半年,是伍江人生中一段比较艰难的时光。“那时我太太怀孕了,我一头忙着写毕业论文,一头还要照顾家里,一度感觉压力很大。”为了鼓励这位年轻人,罗小未常常自己到菜场买菜,做好可口的饭菜去“家访”。
      
       “多少年后,我仍然记得,罗先生那时候带着煲好的猪脚黄豆汤到我们家,先让我们美美吃上一顿,像亲人一样照顾我们,然后再开始辅导我的博士论文。”伍江的博士论文后以《上海百年建筑史》为名出版,一举在学术界引起关注。
      
       罗小未和知名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交替出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教研室主任一职。两位大家同处一“室”,也曾留下不少学术佳话。有后学回忆,昔日教研室,一位“男神”一位“女神”,一位专注研究中国古代园林,一位则专攻西方建筑史,虽陈、罗二人在学术上“时有切磋”,但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态度却高度一致。
      
       上世纪80年代起,罗小未就倾注心力于上海历史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并出版了《上海建筑指南》。已经年过八旬的建筑师章明曾透露,为了确定大光明电影院观众席顶部的颜色,当时她和罗小未加起来有160多岁了,依然“手拉手”爬上三层高的脚手架,最后定了浅灰绿色的颜色基调。
      
       后来,郑时龄、伍江等学生也纷纷“接棒”从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2015年,郑时龄专程请罗小未老师和她的丈夫李德华先生一起,为一幢1947年建造的文物建筑的修复作鉴定。“已经90多岁的罗先生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工作态度依然严谨,和过去一模一样。”郑时龄说,“在我们这个教研室,一代代的年轻人在接棒,但这种严谨的学风没有变。”
      
       只有中西贯通,才能更好地理解建筑史
      
       值得一提的是,以西方建筑史研究见长的罗小未,也是国内建筑界最早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必须打破“西方中心论”的学者之一。
      
       改革开放后不久,上世纪80年代初,罗小未就曾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派出的学者赴美深造。
      
       据她的学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卢永毅描述,罗小未曾先后在欧美多个城市和十多所著名学府访问、讲学和学习,凭借一手资料和引领性的研究,她梳理和引介了西方现代建筑的成就以及当代建筑的各种思潮和流派,不仅对国内建筑教育,更对推动国内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国外知名学府访问期间,她以中国传统建筑、古典园林以及中国空间思想等系列讲座,为中国建筑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过去多年,罗小未总是倾力为青年学者走出国门、进行国际交流合作“搭桥铺路”。李翔宁、袁烽、王一、王桢栋等一大批青年学者经她推荐后,陆续到麻省理工访学。回国后,他们也都不负老师的期待,成为今天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以及中国建筑界的新生代力量。
      
       “建筑文化和思想不能简单地分为西方和中国,只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理解建筑史。”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李翔宁始终铭记着先生的这一教导,今天,他也这样教导自己的学生。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