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黄河流碧水”功臣——朱显谟

时间:2020-01-14来源: 新华网 作者: 钟艳平 点击: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色的?2017年5月,相关实测数据显示,从托克托县河口镇到郑州桃花峪,1200多公里的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这意味着,连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的水为什么是黄色的?2017年5月,相关实测数据显示,从托克托县河口镇到郑州桃花峪,1200多公里的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这意味着,连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如今,黄河清了,黄土高原绿了。可那个“唯愿黄河流碧水”的人却走了,他就是我国著名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朱显谟。
治理黄河,减少黄河的含沙量,一直是朱显谟的心愿。在黄土高原几十年的工作中,朱显谟实地考察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造成了长期以来‘广种薄收,薄收更广种’,下游河堤‘越加越高,越高越险,越险越加’,‘河床愈高,断流上溯愈快,历时更长’的恶性循环。” 朱显谟一直认为,治理黄河实质上是解决黄土高原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
多年来,朱显谟心中一直有个梦叫“黄河清”。上世纪80年代,在累积40余年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认识与水土保持等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朱显谟提出了著名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这是根据对黄土沉降方式形成的黄土颗粒为“点棱接触支架式多孔结构”的特殊黄土剖面土壤构型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以及群众的生产实践提出的。这“28字”已被无定河、延河流域治理和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的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广泛采用,受到国家的重视,并被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采纳。
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半个多世纪以来,朱显谟默默奉献在广袤的黄土高原。“倘若一切顺利,不再出现反复,像我这样年近古稀的人,也许还能看到‘黄河流碧水’呢!”朱显谟在88岁高龄时表示。
如今“黄河清”的梦想已经完成。2017年10月11日,朱显谟却随漫漫黄沙,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精深的学术造诣、高尚的为人风范、真挚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为我国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作出的巨大贡献将被世人铭记。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