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忘初心卫中华 了却军民天下事——漫忆父亲刘少奇与国防、军事、军队) 1925年春,父亲离开安源,到广东、上海参加领导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 和“五卅运动”中规模空前的工人运动。他依安源经验再次亲手组织了工人纠察队。1926年2月下旬,刘少奇代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明确指出:必须“组织人民的军队——武装工农”,又要求省港罢工“扩充武装纠察”。这为一年多以后的“广州起义”培养了骨干(《刘少奇军事画传》,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著,贵州出版集团2009年10月第1版,第12-14页)。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颁令迁都武汉,中华全国总工会也随迁而至。那一时期,工人运动达到高潮。“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刘少奇顺应所需,依托他打下的汉冶萍(安源)总工会基础,亲手组织起工人纠察队,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拥有3000枪支,在收回汉口英租界(中国首次收回列强的租界地)等标志性大事件中做出历史贡献;在“四·三惨案”后发起的抗日斗争中,在与军阀、国民党反动派以及黑恶势力的斗争中,维护了人民利益。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解散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汪精卫还保持了三个月的“国共合作”,到“七·一五”武汉政府也同共产党翻了脸。 6月底,得知汪精卫要“宁汉合流”,进行所谓的“清党、分共”(国民党35军军长何健准备政变攻击),总书记陈独秀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把任务交给了父亲。一方面,作为中共中央委员,他在会议上坚决反对,但又必须执行中央的决定;另一方面,作为工人纠察队的组织领导者,刘少奇与29岁的同龄人周恩来等谋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上解散,缴出破枪、梭镖和棍棒,实则秘密转移这部分宝贵的武装力量,将3000名纠察队精锐连同较好的枪械装备,输送到叶挺与贺龙的部队里,正式加入中共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为20天后的南昌起义注入生力军(《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72-73页)。当今,所谓刘少奇的“卷旗不缴枪”,专指此时此事。这就使工农武装的雏形,变为“八一起义”之前我党所掌握的正式武装力量,成为人民军队的前身(也有相当部分人认定,工人纠察队和矿警队等工农武装,已经是人民军队)。 同时,共产党人也都快速疏散。父亲搭贺龙的官船到九江,上庐山养病。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当时,工人运动是我党最重要的工作,有工运才有党,“工会工作在先,党的工作在后(刘少奇:《同朱理治的谈话》,1964年10月4日)”。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在党的武装部队中地位当然也高。 7 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委决定南昌起义,派前敌军委书记聂荣臻上庐山面见刘少奇,秘密通告起义计划。聂帅晚年时对母亲和我说:“在那个时候,我们党认为工人是最可靠的,武汉纠察队在军队中最受信赖,而这些工人最听少奇的。少奇了解他们,在他们中间有威信。”父亲表示一定参加,后因起义仓促提前,没能赶上。在革命战争中“那部分工人的确是最勇敢顽强的,”越是可靠、英勇、顽强,牺牲就越多,“最坚定的战士早早拼光了(《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王光美、刘源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2-14页)”。工农武装开古今,老帅情深念旧心。百战拼杀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接下来,是9月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区多地,工农揭竿而起。如果要确定标志性的地点,应该是在毛泽东开会发动起义的安源,起义组成的三个团中,有一个整团(二团和三团一部,《刘少奇大辞典》,中央文献等四家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11页)是安源工人(主要是工人纠察队和矿警队,持枪械)。南昌起义是以国民党名义,打的还是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旗号;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的红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那么,工农革命军(后称工农红军)的“工”,当时的体现者是谁?主力就是安源工人。显然,这同刘少奇多年的工作基础和教育成果,有重要而又直接的关联。 后来,井冈山时期也好,中央苏区也好,毛泽东和朱德,多次到安源扩红。一座煤矿,前后上万工人踊跃参军,尤显可贵。一家企业,提供如此大量的兵员反抗血腥恐怖的旧势力,力绝空前!当然,99%都打没了。新中国仍健在的,孔原(曾任中央调查部部长、中共中央委员)就来自安源(孔丹、孔栋讲述);开国中将丁秋生、少将吴烈都曾在安源当童工多年,恰逢1930年9月毛泽东来扩红,加入队伍(海军原副司令丁一平中将讲述)。 有必要多强调一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李维汉、萧劲光等都是从安源走出来的。即使在“文革”中,《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也依然风靡。当初可是“红旗卷起”工农戟;如今已见“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工农武装的历史贡献,我们的人民军队不可不知,决不能忘! 接着是“广州起义”,同样以工人纠察队为骨干,因失败没有接续,不赘述——谨向当年所有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念发迹之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看传承之世,国家前进民安定,常祭先烈花满径。 当年,最著名、最初的“三大起义”,都有工人阶级的重要成分。为什么重点介绍同为汉冶萍的武汉和安源工人纠察队呢?因为他们构成南昌起义(党员骨干)和秋收起义(工人主力)的重要力量,血脉延续至今,称其为人民军队最早的雏形前身,当之无愧!这跟刘少奇多年领导的工人运动密不可分,早已功载春秋。 我说的这些,均有确凿的史料,在诸多文章和文献里都有铭记。但是,很少有人将建立工农武装、人民军队与工人运动联系起来。聂荣臻的回忆,意味深长地道明了两者之间的因缘:为什么要将南昌起义提前通知少奇呢?就因为他做了大量的铺垫和发动工作。 之后几十年间,父亲与国防、军事、军队的关系日益密切、终其一生,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不息、舍生忘死!刘少奇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壮大,为根据地的创立和扩大,为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极其突出的贡献,被誉为文韬武略,功勋卓著!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