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缘起天时地利人和

时间:2017-01-11来源:高云凌 作者:高云凌 点击:
上海知青两场2016年主题纪念专场演出侧记 缘起在那年 2013年的冬天,临近毛主席的生日,某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请我们剧社演出一场节目《纪念毛主席诞辰》。我们特意排练了合唱《长征》等纪念节目。但赶到现场时,会标主题却是《低碳行科普汇演》。听主任


——上海知青两场“2016年主题纪念”专场演出侧记

        缘起在那年——
       2013年的冬天,临近毛主席的生日,某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请我们剧社演出一场节目《纪念毛主席诞辰》。我们特意排练了合唱《长征》等纪念节目。但赶到现场时,会标主题却是《低碳行科普汇演》。听主任说,领导担心纪念毛主席会引起非议。为了看到纪念毛主席的节目,呼吸有困难的赵大砥先生,冒着大雾霾天气,来到了现场。我们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一直关注知青艺术团体的赵先生。他问过我:有没有可能,把上海的知青艺术人才和团队,进行资源优势组合,形成上海的有力拳头,搞点像样的作品。我回复是没有可能,上海知青龙飞凤舞遍地花开,我小鸟的叫声微弱人家听不见。赵先生提出了纪念领袖以及知青组诗的想法。于是,三年后,就有了《先辈回眸应笑慰》和《擎旗自有后来人》姊妹篇。
此后,赵大砥先生先后为我执导的马年和羊年的凤凰网知青春晚录像,在杨浦文化馆和广兰剧场的租赁和必要的费用支出给予支持,使我们的录制演出顺利完成。我心里的感激之情难于言表。

     缘起有天时——
      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在各种场合多次要求我们学习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还时常引用毛泽东的名言、诗词、典故。习近平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习近平主席说:“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先辈回眸应笑慰》和《擎旗自有后来人》,正是为了落实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举办的两场纪念演出。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泽东家族一门6烈士,儿子毛岸英是共产党中央领导人中,第一个把儿子送到农村去当知识青年的!何其壮怀,何其感人肺腑。而在40年后的今天;开国领袖的伟岸身影,依然伫立在我们后人的心中!纪念演出,是要表达我们怀念毛泽东的伟大,为了纪念领袖和知识青年的缘分,唯此而已。
       2016年夏天,一篇介绍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的文章启发了赵大砥先生灵感。他把有关的微信和大批的资料发给我看。还告诉我说,看过我们上海诗剧社演出的诗剧,感觉可以以诗剧形式来表现这样的主题。并说已经请一位知青作者按要求尝试写作。两个月过去了,得到的结果只是片段的诗篇,离诗剧《毛泽东与知识青年》的构想相距甚远。赵先生并不放弃,把9月份上旬毛主席逝世纪念日前演出,纪念开国领袖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的目标,改到12月份在毛主席诞辰之前演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并且自己动手写尽量明晰全面的提纲,争取少走弯路。然后,就是由我作为编剧来执笔写成诗剧了。当然,距离他的要求还是有逐步靠拢的过程。
       谁来演?上海知青的语言类团队只有一个:上海诗剧社暨上海知青朗诵艺术团。
       我心里非常清楚:为人低调的赵大砥先生,淡漠物质享受,却用支持演出的形式,来扶持和鼓励知青团队,向上攀登,推进上海市的知青文化进步。据我所知,他在上海市几年来对知青演艺事业的投入,至少在百万以上,这是何等的思想境界和高风亮节?
      后来我才知道,赵氏兄弟,是在抗战时期长期潜伏在日伪特务机关76号的情报人员、老共产党员的后代。他们的父辈曾经因“共和国第一冤案”的牵连,受到关押、迫害和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们对共产党对毛主席的忠诚不改初心,论对开国领袖的感情,他们最有资格发言;在一个月里连续搞两场纪念开国领袖的大型演出,非此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心意。而我最开心的,不是我个人得到了什么,最值得珍惜的是,得到了赵大砥先生的信任、支持与选择;承诺,这是最宝贵的支撑力量!
      2016年,顺畅而又吉祥,那么多的纪念日都赶到了一起: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发布48周年;朱德诞辰130周年;毛主席诞辰123周年······
       于是,2016年的主题纪念诗篇————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上海知青《先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两个专场的献礼演出,应运而生。
        节目多而丰富,为了保证主戏诗剧《开国领袖和知识青年》能够有时间上的保证,一场节目分做两场:12月9日和23日,在上海杨浦大剧院隆重举行!一票难求和观众好奇的原因,是上海知青没有过这样以原创作品为主的演出,还竟敢有饰演一些先烈几位伟人的人:有杨开慧,有青年毛润之,有毛泽东,有周恩来,有朱德,还有毛岸英!草根社团,草根编剧,草根演员,草根——老百姓!这些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缘起在地利——
      《上海诗剧社》是2013年上海首届市民文化节话剧小品类百强团队,2014年第二届市民文化节演讲朗诵类百强优秀团队,2015年上海市科技委员会第七届科普生活优秀团队,2016年外滩话剧团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生活大使团队,在中外杂志海外版有几版的介绍。
      上海诗剧社有发烧友60多人。多半是老知青,老知识分子,中共党员占多半。其中不乏上海市民中间的好声音和青年优秀人才。
      上海诗剧社尽管草根得不得了,但演出的语言类作品,全部是原创的主旋律,包括诗歌、小品、话剧,正能量的节目,很受社区街道以及市民的欢迎。
       剧社演过像模像样的话剧。比如:话剧《徐光启》;诗剧《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诗剧《国殇》,都得到过专家的好评:这才是真正的市民演出。剧社曾经在闸北区、徐汇区、杨浦区、黄浦区、浦东新区、宝山区、松江区、卢湾区、闵行区、静安区、崇明岛等多个区,为市民公益性演出主旋律剧目200余场次,曾经在上海的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大舞台、金海岸大剧院、 戏剧谷800秀、上海图书馆、金色婚礼大厅等剧场留下过脚印,有一些优秀的专场和获奖作品,锻炼了人才,扩大了影响。
 
      缘起在人和——
       我之所以心里有底,是源于上海诗剧社是我一手创建带出来的,源于我对剧社演员的了解。
       4年前,我们团进来一位叫方解的儒雅男生,江苏太仓人。方解自幼爱好文学艺术,特爱书法、舞蹈、朗诵、话剧和小品表演。他的哥哥是云南知青,他对知青的感情有如亲兄弟,我端详他的容貌,至少有七分像中老年的毛泽东;在大型诗剧《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中》饰演造船师安德鲁斯;在大写意诗剧《国殇》中饰演水手王守成;在话剧《徐光启》中饰演秀才。我说他像毛泽东,几年来他成了有心人,就一直在学习毛泽东主席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
        之前,我招话剧《徐光启》演员的时候, 80后印帮龙进入了剧组,他容貌七分像年轻的毛润之!经常在电影电视剧中饰演角色,还饰演过青年毛泽东,他很想有机会扮演青年毛泽东。
         有些事情平常没注意,偶然发现中。就在不久前,我突然间发现我们浓眉大眼的隋虎团长居然有几分像周恩来总理。他是八路军的后代,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9团的知青,自幼爱好文体活动。喜好小号等吹奏乐器,在荻港船厂做乐队指挥,兼厂文工团艺术总监。他在大型诗剧《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中》饰演工程师安德烈夫;在大写意诗剧《国殇》中饰演管带邓世昌;在话剧《徐光启》中饰演徐光启。
        之后也是在偶然的关注中发现了新来不久的董联钧,鼻子嘴巴眼睛都酷似周恩来。
        再看我们爱搞笑的郭新权团长,哈尔滨人, 高级音乐教师, 原黑河总场文工团,表演多面: 舞蹈、说唱、朗诵、快板、相声、独唱、男高音、中国航空航天工业部优秀歌手、 哈飞集团合唱队指挥,四次率队赴北京参加演出,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大型诗剧《国殇》中饰演林永泰,在寓言话剧《秀才求神》中饰演神仙,在大型诗剧《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中旁白解说等。最重要的,是他的容貌也有点像朱德。
       还有那酷爱演戏的小青年黄小强,面容坏坏的小样子,为了自己喜欢的话剧表演,放弃了工作的邀约。还有几个美貌的大学生周梅香、周海燕、小伞等,十分讨人喜欢。
       看看阵容,我心里大喜,这是天意!大事成矣!
        于是,我们20多常来排练和演出的演员,经过努力,把《重读老三篇》、《朱德诗词》、《周恩来诗词》、小话剧《霞姑和润之》、群诵《告慰红军》和大写意诗剧《开国领袖和知识青年》搬上了舞台。
         上海知青并不习惯看语言类节目的,第一场的节目中有三分之一的语言节目。怕观众坐不住板凳,我又先后呼唤来了我的好友,上海知青6个友好的优秀文艺团队和剧社外围演员参加演出,增加了歌舞节目。我曾经许诺过,要和黑土情的金捷、红土情的张国弟,李向荣的合唱团他们一块演出。他们就这样被我请来了,出歌舞和声乐节目。
        中间一个篇章缺少歌颂周总理的歌曲,是新四军东进六师小分队的万曼影老师,带领朋友们,赶排了男声合唱《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和女声组唱《歌唱周总理》来救场;还有葫芦丝艺术团的刘以洁也支援了一个想念朱委员长的器乐节目,知青好友们为了表达对领袖的感恩之情,党的培育之恩,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几乎是全力以赴。特别是上海知青黑土情艺术团,在演员病倒一半的情况下,外出封闭排练;团长金捷还住着院,刚刚眼睛手术拆线,就赶到了演出现场亲自指挥演出。上海知青红土情艺术团没有排练场地,要排一次,往返的路费要40元;排练的时间还不固定,要等到舞蹈教练有空闲的时候。欧阳之前合唱团在演出任务重的情况下,每周加排两次,自掏腰包请伴奏先生,90人的合唱团,把《井冈山》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合唱曲,演绎得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这大概就是我想努力做到的所谓的资源优势组合吧。
 
      台前幕后知多少:
      15分钟小话剧《霞姑和润之》,讲述的是毛泽东与爱人杨开慧的爱情片段,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杨开慧的英勇牺牲的壮烈。周梅香饰演了霞姑,印帮龙饰演了毛润之,而黄小强一个人饰演4个角色:同学、特务、叛徒和监狱官。
      三个小青年是大学生、毕业生、和小经理,职业不同,排练的时间也很难凑到一起。为了排练这部戏,常常是下班以后,到处求借场地,加班加点刻苦认真。
      在12月9日的演出,《霞姑和润之》的三个演员投入了全部感情,第一次演出的周梅香把自己感动了,哭了几次,差一点就演不下去。由于耳麦故障,印帮龙的耳麦在现场竟然没有声音,他的声音送不出去,影响到了他的情绪和引发观众的疑惑。而上场4次,每一次角色不同,就要换一次服装的黄小强,简直就忙坏了。他自己说:我就是最后的一个监狱长演的最好,因为不用着急换服装了。他们觉得没有发挥好,很希望能够再演一场。实际上,很多观众都给予了他们好评。
       大量的台词,巨大的压力,简直是没有喘息的机会。
     《先辈回眸应笑慰》专场演出一场18个节目中间,有5个语言节目,剧社的20多人轮番上场;真累,有的演员,走路背,坐车背,甚至在梦中还在背诵台词。演出的时候每个人都背着一大包的服装,手里提着道具,每个人至少都是4套服装,一个节目下来,像冲锋作战一样的抢装。但是当大家演出之后筋疲力尽,在享受到演出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感受到了在伟大领袖的光辉照耀下的巨大向心力:有这样的正能量演出机会真好。
       郭新权的心脏做了两个支架,排练中几次感觉不好。他的爱人不放心,每天排练都替他背着服装,早上来接,晚上来送。
       剧社的古典舞队的舞蹈教练魏慧,刚从国外外教回来,9日带病演出《答李淑一》,在医院做骨穿刺后的第三天即15日就去徐汇区文化馆去为古典诗词舞台演绎为《钗头凤》伴舞,当时疼得她忍不住流泪,23日那天动了手术。几天后,她才告诉我说原以为是恶性的,幸好开出来是良性的。坐骨囊肿比鸡蛋小些,心情一下子好起来了。但她很想看看23日那天的演出视频,很惦记。
       新四军六师小分队有几场演出都挤在一起,只好晚上加排纪念周总理的合唱曲,领队万曼影,在演出的前一天,妹妹的病情突然间恶化,她跑医院跑得疲惫不堪,但是,第二天演出彩排,很早就到了现场,把合唱队员拢到一起排练。为给男声的演出助阵,她们就站在侧幕伴唱,非常的感人。
      为了保证23日的演出,剧社的张海燕退掉的公务机票;演出前一天,一直在积极排练的鞠克宁突然间感到不适,被紧急收治住院,可是他还是想参加演出,为了不影响到他的治疗,我们把已经饰演李庆霖一角的王家忠紧急代替上来救场。但是我们也都不知道,此时王家忠的老母亲也急诊进了医院。焦头烂额的王家忠,二话没说,把一个人表演两个角色的演出任务接下来,而且完成得非常的好。
      剧社的演员都在台上,没有闲人做剧务了,我把刘秋妹、李安娜、朱敏、王家忠几位主持人调来一起,改做剧务,按照我的要求,她们换上漂亮的服装,搬道具上麦克全力以赴,没有出现差错。
      第二天,刘秋妹写来感想,说:高先生好!昨天的演出是成功的!六个团队18个节目,在您总导演下穿插的丝丝入扣,生动感人,深深打动了观众。而且舞台效果非常好,LED全屏背投、舞台侧幕大屏配以时代的画面,把观众一下带入那个难忘的年代。18个节目演职员二百人在您的指挥下,步调一致,高质量的完成了演出任务,我们知青要给您一千个赞!谢谢您让我们参与其中,再一次受到洗礼,再一次感到了震撼!您从前期策划到节目的甄选,披星戴月;从诗剧的创作到剧务的分工,亲力亲为,呕心沥血,这才有了大放异彩的《先辈回眸应笑慰》专场演出。正是您的付出,才让我们知青看到了这么精彩的演出,受到心灵的洗涤。整台节目有歌有舞有诗有剧,表演形式灵活多样,特别是诗剧社的《老三篇》、《朱、毛、周诗选》很有创意,把站立朗诵的形式改为情景表演形式,这样就更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了。只是瑕不掩瑜,除了个别演员的话筒不好,送音效果不好,个别演员普通话不太好,这种朗诵表演的形式我们观众是非常喜欢的,加油!另外,两位年轻的主持也很不错哦!期待着你们的下次演出!
     《擎旗自有后来人》策划了一组5部当年的革命样板戏片段。曾经在毛泽东思想文艺小分队和文工团里饰演过现代京剧和芭蕾舞的主角们,重新登台亮相。60多岁的人,可能容貌没有当年的年轻靓丽,但风彩更胜当年。老知青们更加喜爱他们的节目,无一例外,欢呼声掌声差一点把剧场掀翻。袁忠连、毕尹中、魏建龙三位表演的芭蕾舞《红色娘子军·长青指路》片段英姿勃发,光彩照人;王云云、瞿为中表演的芭蕾舞的《白毛女·扎红头绳》片段深情感人,舞姿动人;苗丽华演唱的现代京剧李奶奶唱段《红灯记·学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唱功深厚,味道十足;赵回力先生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唱段《打虎上山》,气势恢宏,震撼肝胆;特约京剧演员王宁先生彩唱的京剧《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唱段《雄心壮志冲云天》,唱得回肠荡气,壮怀激烈,激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豪情再生。
        军旅出身的民歌唱将张瑞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南泥湾》,美妙的歌声把观众带进了她的情景里。最受欢迎的,是原前线歌舞团的歌唱家吴士玌,脍炙人口的老歌《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就是他的首唱。《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他经常歌唱的老歌,他刚刚一开口,浑厚宽广的男中音,就勾人魂魄,把人的心都唱醉了。两首歌唱毕,观众山呼海啸般呼喊着不让下台。没有事先准备多的伴奏音乐,观众很不甘心,特别是跟随他来的粉丝们。
声乐演员的演唱个个好。样板戏无论是京剧还是芭蕾舞,没有一个节目叫观众失望。我站在侧幕,心潮起伏,感觉到多少劳累都值得了。
        救场是艺德。10年建团历史的上海知青黑土情艺术团表演的新创编的《红军阿哥你慢些走》,没有伴奏带,应该真唱的两位演员,只好手拿麦克不开扩音;需要大量的演员,已经跳不动舞蹈的男演员苏鸿杰等人重新上阵,凑足了演员28人,老知青们哪怕是走过场,也是特别的认真,举手投足之间,都饱含了对纪念红军的深厚感情。舞蹈《与共和国同龄》,从歌词到舞蹈,都是团队的原创,深情满满,老节目再次亮相,观众照样欢迎。
       合作是一首歌,团队之间的友谊和同志之间的合作,也很感人。为了支持黑土情艺术团的这个节目,红土情艺术团特意送来的红军服和村妇的演出服,剧社也捎来了红军的帽子和皮带支持。
       红土情艺术团的20名志愿者,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演出需要道具桌子,在张国弟的亲自指挥下,白发苍苍的老知青到饭店借来了大小桌子5把椅子;没有台布,黑土情艺术团的吴佩珍在家里挑选了两块大台布带来。没有领袖的棉衣,徐桔桔和张国弟亲自陪着我,到松江的电影厂基地去借,还争取到最优惠的租金。
      赞助有人找。9日一场,葫芦丝乐团的刘以洁,去拉来了赞助的企业厚德仁上海公司,70份工作人员,220份演出人员,800份观众礼品,数量庞大,都是他团队新江湾城葫芦丝乐团的12位志愿者用3台车运来的,又一份一份装进袋子里,一份份发出去,没有发生一点混乱!为了发放纪念品,他们包括老辰光网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看到演出。23日一场的中午,演员们都化了妆,不能外出买东西吃,我请他们团队出去买水和381只包子,事先估计不足定少了,是包子铺没有货,少买了10套,志愿者为了保证也有得吃,自己忍饥挨饿也没有吭一声!一直饿到了演出结束。我知道以后,非常的感动,也很心疼。
        摄像摄影,是以红土情艺术团为主要的志愿者团队。随着知青文艺网的吴祖康和珍艺视频陈正毅两位的加入,摄像、LED和影音控制都达到了最完美的体现,他们废寝忘食的制作和合作,高质量保证了演出。没有他们的努力,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演出成绩。他们功不可没。兄弟之间,不就是应该如此吗?但是,我也被感动得流泪,他们都是我个人的好友,我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不够的,他们的劳累,我不能代替。
        网友也是演员朋友说:各位先生,您们通宵达旦的工作成果感动了大家,也刺激了大家的演艺热情,用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对您们的感激之情。你们正在把知青精神发扬光大,这种工作热忱和极度的激情,澎湃着燃烧的年轻的时代,不忘初心延续着知青的炙热青春年华,让我们一起刺激高团,让她拿出本子,我们来演,你们来后期制作,完成共同的梦——发扬知青精神!
 
       戏中人的前后事——
     《擎旗自有后来人》的主打节目,是原创大写意诗剧《开国领袖和知识青年》。
       一部诗剧,讲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三位开国领袖对知识青年要求和关爱的4个历史故事,从1946年到1976年,时空跨越了整整30年。
        这是对上海知识青年文化事业热情支持的老科技工作者赵大砥先生,动笔构思策划的原创诗剧。这部戏,凝聚了赵先生多年来支持知识青年文化事业的心得和感悟。剧本以及所有的文字早在演出之前,他就亲自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生怕出现问题。就在演出前的一周,还在修改剧本,让演员叫苦不迭。剧本定稿了,赵先生还字斟句酌,前后总有10多次的修改,在政治上把关,在历史根据上把关,在细节上精准地指点。
       46分钟的写意诗剧《开国领袖和知识青年》中,方解 、隋虎、郭新权饰演了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酷似毛岸英的影视演员吉祥,扮演了毛岸英;黄小强和疆二代顾宁宁饰演了年轻的加耕和燕子,董联钧和原话剧演员程淑云饰演了中老年的加耕和燕子。
       这样的戏,对于专业演员都是挑战,何况是一个草根剧社。考验是现实的,困难是不断的,不同的声音也时起时伏。老老少少20名演员,在刚刚过去的12月9日演出中,接连4个群演的《老三篇》、《朱德诗词》、《周恩来诗词》、《告慰红军》,要大量背诵台词,家务事和工作等困难琐事就不必说了。因为排练时间超过,我和剧场值班人员发生了争执,差一点我们被赶出来。
        9日刚刚下来一场演出,又压来23日一场更大的演出考验。年少的要学习关于领袖和知青的故事,年老的要考验记忆力和耐性。特别是4位特型演员,不仅仅要面对像不像的质疑,还要废寝忘食地揣摩领袖的言谈举止,要学习领袖的风范,模仿领袖的音容笑貌,这两个月来的行走坐卧,他们心里想的都是这个。压力非常的大,艰苦的表演训练,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演出次序不乱,靠什么呀,靠的是对开国领袖的深厚怀念之情啊。
        虽然不是专业的话剧演员,但在投入真情实感上却和专业的演员毫不逊色。
        毛岸英的扮演者被剧情感动流着泪出发下乡,与毛主席挥手告别;老年燕子在剧情中伤感哽咽;知青二代顾宁宁他们,甚至从来都没有上过台,上台被灯光一照,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放。
         黄小强被剧情和自己的演出感动得泪流满面,哭了一个晚上,怎么劝都劝不住。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为了保证演出,放弃了老板50万元的项目。他从外地匆匆赶回,受到了老板的训斥,真的代价太大了。
        散戏了,灯光熄灭了,后台的化妆间里面,大家都没有走,他们都在安静地等我卸下重任回来,彼此道一声辛苦和珍重。大家都想哭,我们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多少天的奋斗,多少次的修改台词,一次次地从头再来,付出了那么多,才换来了演出的顺利完成。剧社的演员们悲喜交集,观众评价他们演的好,演的像,其实,没有忘记台词,没有不投入感情,没有演砸了,对得起赵大砥先生,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说在最后的感想——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23周年的前夕,2016年的12月,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上海诗剧社等多个知青文艺团体联合举办的《先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文艺演出专场,在上海杨浦大剧院成功演出。为上海知青,乃至全国知青观众,献上了纪念先辈、不忘初心、品味无穷的样板戏选段与革命歌曲,和原创诗剧《开国领袖和知识青年》。
        这是一场正能量的演出,和当前文化娱乐庸俗化的时尚潮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一定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观众的高度好评。大家再忆当年,感慨不尽。
          这次两场专场演出,对于策划者、组织者和演出者来说,就是凭着对开国领袖无比敬爱的心情,和对青春遥远的追忆,还有人心向党的感恩之情。这不仅满足了观众怀念伟大的开国领袖,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赞美我们深爱的祖国的心愿,而且成功原创的语言类节目,对上海的知青文化活动,也算是我配合赵大砥先生做的一点贡献吧。
        演出结束了,很多观众还迟迟不肯离去,拉着扮演领袖的演员拍照不停,集体合影频频。
        知青观众尚德乐观看大写诗意剧《开国领袖与知识青年》有感:
        主席号召惊雷动,千万知青赴农村。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农村志不移。
        战天斗地山河新,沐雨栉风沃野绿。上山下乡有颠踬,领袖冷暖挂心头。
       衣食住行全想到,回眸动容泪沾襟。
 
       扮演周恩来的演员隋虎当年的指导员说:
       隋虎你真棒!你们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你扮演的周总理真像。你忙得有意义!你把这个链接放到咱群里,让大家共享吧。对这一段生活经历,不同的人有不同感受。我的感受中,也不尽是美好的,也有不堪回首的种种。使人想起了当年的毛泽东思想宣传小分队。遍布全国各地的。”
 
       老辰光网站的晓歌说:高先生的作品,传播的都是正能量,她被各街道社区和政府有关部门都认可,就能说明问题。两天后的下午《知青上海》的演出,也有许多红歌、红舞,有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首难忘的歌,也有张新民、董国庆、李兴无、严珊、吴刚、陈兆雄、李向荣等知青演员,他们都是2004年我们首次知青大型演出的参与者。可以说与前天的演出是异曲同工的,这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高先生这里有原创的、语言类的节目。
 
       知青自己写的戏,自己演的戏! 以诗剧形式对于知青历史文化的正面宣传,在上海乃至全国还是第一个。我们都承担了风险和压力,圆满结束了,这是赵大砥先生的坚决支持分不开的,和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倾力支撑分不开的,是在知青们共同努力下才得以实现的。而32名志愿者和19名摄影摄像以及后台服务人员,与总指挥赵杉先生团结一致,相互配合,周密的保安措施,全力以赴的保证了演出成功,大家都缺一不可功不可没。
         作为这两场的主要执笔和导演兼舞台监督,我参与了从策划到原创,到排练,到指挥演出的全部过程,个中的酸甜苦辣,我都品尝过了。原创小话剧《霞姑和润之》和大写意诗剧《开国领袖和知识青年》,都是直奔主题纪念远行的领袖的,是两场演出里面的重磅戏,这在上海市,在全国是首开此类先河的。我们做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勇士。赵大砥先生亲自设计制作的精美的、有三位开国领袖头像和为人民服务金字的纪念章, 说明了寓意: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选择了老三篇的经典片段,是因为习近平主席指出:
      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演出成功的消息,招来了一点点质疑声。
      对于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什么举办这样的两场演出,绝大多数观众是赞扬,是感叹,是怀揣感激。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认为《开国领袖和知识青年》是在搞个人崇拜,是在搞文化大革命那一套;还有人说,为什么不歌颂刘少奇?只歌颂3位有罪的人;也有个别人叫板:诗剧的主题方向是严重的错误,是把罪恶当伟业来颂扬——希望主创能够说说意图。
我想说:纪念毛主席,纪念开国领袖和知识青年不需要理由!
        谁敢说我们知青上山下乡是罪恶、是错的?习近平主席说了吗?党中央否定了吗?文革和上山下乡是两码事,没有当年的锻炼,哪有今天的国家主席,哪有知青常委挺起国家大梁?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比这个时代更加扬眉吐气。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是忘恩负义!历史不是哪个人可以定论的。历史就是否定之否定。千秋功罪后人评说。
        我是这两场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编剧导演之一,也是有40多年党龄的老中共党员,有资格有理由有事实为我们宣传正能量的主旋律作品大声说话!在我们的组织者和演员队伍里,红军新四军八路军地下党抗日联军和老革命的后代,不乏其人!热爱开国领袖的中国人比比皆是!后人歌颂自己的前辈不应该吗?中国人热爱和拥护我们的党不对吗?崇拜我们的伟大领袖碍着谁的神经啦!领袖和知识青年的故事,不是杜撰,不是戏说,不是对号入座,是历史的真实发生,他和他们,可能是红土地的你,也可能是黑土地的我,还有可能是黄土地的他,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的再创作。难道说,时尚的、搞笑的、无厘头的、庸俗的演出,就应该占领主流吗?
 
                                                                           
             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18:55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