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藕初
向阳小学、位育中学、中华职业学校、上海财经大学……这四所看似毫无关联的沪上名校,其实背后有着同一个人的身影——穆藕初。◆1918年,中华职教社选址现陆家浜路918号,创建中华职业学校,图为师生参加建校劳动。 ▲1937年位育小学文书。 罗家伦、方显廷、段锡明、周炳琳、康白情、杨振宁……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也有着同一个人的身影——穆藕初。 日前,“纪念穆藕初诞辰140周年暨引进科学管理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穆藕初何许人也?140年前,他生于浦东川沙,一生经历丰富:打过工、留过洋、办过厂、当过官、写过书、支过教。 他于士农工商均有涉猎,且均有不凡成就——既是上世纪20、30年代闻名上海滩的“棉纱大王”,第一位把西方科学管理思想理论引进中国的先驱,也是时人称颂的教育慈善家和文化活动家。 140年后,人们纪念穆藕初,寻觅他在这座城市留下的痕迹。令人遗憾的是:故居原址上早已建造了新楼,曾经辉煌的纱厂也难觅踪迹;但令人惊喜的是:他创办并大力推动的多所学校,仍在哺育一代代新人,惠泽后世。 从中华职业学校 到位育中小学 黄浦区南昌路雁荡路口,一幢紫红色砖墙的建筑静静耸立。正面白色大理石门面上方的门额,上书“中华职业教育社”七个楷体大字。 1917年6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930年搬迁至此。这幢设计楼高5层的西班牙风格建筑,见证了穆藕初在这里往来往复的忙碌身影。 说起中国的职业教育,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黄炎培。其实,穆藕初不仅是黄炎培的密友,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中国职业教育的推波助澜者和积极实践者。 早在1902年,穆藕初便结识了哥哥穆湘瑶在南洋公学的同窗黄炎培,两人志气相投,一见如故。1917年,黄炎培与蔡元培、伍廷芳、梁启超、严修、唐绍仪、史量才、张云济等48人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宣言上签名,时为上海德大纱厂经理的穆藕初名列其中。尔后,穆藕初又与蔡元培、沈恩孚等12人一起被选为中华职教社议事员,成为中华职教社的核心人物。 职教社成立后不久,便在陆家浜附近租到一块七亩半的荒芜土地,着手开办中华职业学校。从商议预算、募集资金,到督理建造,穆藕初倾注了不少心血。1918年,学校成立,穆藕初出任校董会主席,先后设置了铁工、木工、纽扣和珐琅四科,培养了一批当时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 1920年,穆藕初又与黄炎培等一起共同筹设上海商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为基础,是中国最早的商科大学,此后更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又几经迁徙、合并、调整,成为了如今人们熟知的上海财经大学。 “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穆藕初与黄炎培等人奉命赴昆山、太仓等地调查战乱损失情况。途中,他们目睹日军罪行,义愤填膺。几番议论后,众人决定,欲图国强,唯兴教育,要创办一所小学,“从头做起”。 回沪后,穆藕初牵头成立校董会,本人则被公推为董事长。1932年9月,取自 《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位育小学,迎来了它的首届学生,此后一直坚持在孤岛办学。1943年,就在穆藕初病逝前不久,他还请陶行知高足李楚材牵头筹建了位育中学。1949年后,位育小学先后改名为襄阳南路小学、向阳小学;位育中学也数度易名,直至1987年恢复校名。 “我要以金钱助人出洋读书, 你们意下如何?” 黄炎培曾形容穆藕初:“黄金满筐,而君萧然,不以自享,恣出其财,以成人才。” 绝大多数商人爱财如命,穆藕初却是“爱才如命”,不仅热心办学,还慷慨资助。 办纱厂时,穆藕初便对学徒工关怀备至,专门给他们讲授技术课程。一次,纱厂的一个小工给穆藕初写了一封长信,请他把关于棉纺织的技术书籍借给他自学。穆藕初欣赏他的上进心,让他马上停工,专心复习报考中学,一切费用由他负责。三个月内,这个少年发奋自学初中数理化,以第二名的成绩被南洋模范中学高中部录取,此后一直成绩优异。1921年,穆藕初又出资送他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深造,每月承担80美元生活费,直到1923年自己的纱厂出现重大困难,才停止资助。7年后,这个叫方显廷的当年的纱厂小工,从耶鲁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归国,成为了名噪一时的经济学家。 在穆藕初长子穆家菁记忆中,1920年夏的一件小事印象深刻。那一年,穆藕初45岁,距39岁借资艰难创业仅4年半,穆家菁17岁,其弟家骥14岁。一天,兄弟二人在阳台上温课,穆藕初走到阳台上,问兄弟俩:“我要以金钱助人出洋读书,你们意下如何?”两兄弟正不知如何作答时,父亲说了一句“你们将来会自己赚的”,便离去了。 这“助人出洋读书”一事,便是不久后穆藕初出资5万两白银,送5位北大学子出国留学的义举。经蔡元培与蒋梦麟、胡适、马寅初等教授商定,派罗家伦、段锡明、周炳琳、康白情、汪敬熙5人赴欧美留学。尽管领域截然不同,但他们后来都成为了第一流人才。 穆家菁回忆,那些年父亲在实业以外的大花费有三笔,即1918年建台拉斯脱路(今太原路)住宅,花费1万两白银;1920年助北大派遣留学生,费用高达5万两;1921年资助河南留学生金,又是一万两。 但这些远远不是穆藕初教育捐助的全部。幼子穆家修后来在档案中发现,1921年5月,穆藕初还曾向东南大学捐助留学基金5万元。另捐银5000两(约合7千元),派遣体育教员张信孚赴美专学体育2年。更多难以计数的捐资,穆藕初都不事声张,对被捐资者也不求一个“谢”字,只求他们学成后报效祖国。 1937年,罗家伦等十余位曾受穆藕初资助的归国学子,饮水思源,集资发起成立了“穆藕初先生奖学金”。1940年首批获奖的学生中,就有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非常之世,必赖非常之才。 国无人才,国将不国。” 穆藕初如此重视人才培养,倾囊助学,与他的人生际遇有关,更与他的家国情怀有关。 1894年甲午战败,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年19岁的穆藕初内心痛苦,“大有难以言语形容者”。他和兄长穆湘瑶商定,一个学中学,一个学西学,目标则是共同的救国。 家无父祖之荫的穆藕初,从棉花行跑街(销售)做起,自学英语,考入银行,端起了人人羡慕的“金饭碗”。但他并不安于享乐,而是志存高远,认为我国以农立国,须首先改良农作,发展实业,才能救亡图强。 1909年,34岁壮龄、已育有两子的穆藕初,毅然独自赴美,自费留学。在美5年,他先后就读5所学校,所读均围绕既定的农学,每一次换校都有自己的考量,可见目标之确定,意志之强毅。 获得硕士学位归来后,39岁“高龄”的穆藕初与其兄借款创业,先后开办德大、厚生、豫丰纱厂,实践其实业救国之理想。在此过程中,他又痛感人才之稀缺:“国之需才,尽人得而知之。然而人才为有限的,需才为无限的,才难之叹,自古已然,况今非常之世,必赖非常之才。国无人才,国将不国。” 虽然并非职业教育家,但穆藕初对教育也有一系列看法和主张,至今看来,仍颇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比如,他认为,“教”为一件事,“育”为一件事,两者相较,“育成”比“教授”更为重要。他对当时的教育发出感慨:“目前的学校教育太偏重‘教’而忽视了‘育’,因此学校常成为知识的贩卖场所,而缺少人格感化的机会。”并认为,“育之为业,不尚口而尚躬行,不限于讲堂以内,而讲堂以外至广至繁之地方皆为育之事业活动之范围。” 曾有一段时间,穆藕初发现两个儿子的教育有些问题——课程繁杂,学制不实用,校风也不好,于是,决定延师在家课子。效果开头尚可,至第二年却无甚进步。穆藕初颇为惊讶,结果发现,周围厂内工人家庭的孩子,均视穆家小子为“小总办”,事事奉承,长其傲慢之气,阻其进取之心。因此,穆藕初当即将两个儿子再送入学校,以避熏染。 1943年,穆藕初病逝。一代“棉纱大王”穿着旧衣入殓,陪伴他的是一只用了几十年的闹钟、一副眼镜、一把修胡子的剃刀。 终其一生,穆藕初留给子女的是有限的遗产和至为珍贵的精神财富,留给社会的却是可观可叹的巨大财富。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