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从宝塔山到梁家河

时间:2019-06-02来源:知青问题研究 作者:华 艾 点击:
置身于中国革命圣地,回望那艰难困苦、辉煌胜利的延安13 年,我无限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当年在延安带领我们党、带领人民和军队,扎根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开学第一课是在宝塔山,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社会实践教学环
       置身于中国革命圣地,回望那艰难困苦、辉煌胜利的延安 13 年,我无限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当年在延安带领我们党、带领人民和军队,扎根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新中国的伟大事业。开学第一课是在宝塔山,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在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我们有幸又到了梁家河,这个距离延安 70 来公里,这个让习近平总书记魂牵梦绕的地方,这个被总书记称为一本大书、有大学问的地方。此情此景,抚今追昔,岁月峥嵘,令我感慨,万般情思涌上心头。有三点体会。
 

      一、我在梁家河所领会到的延安精神与梁家河的大学问
 
      在宝塔山上,在党旗面前,老师给我们讲授了延安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如果说在宝塔山上我是从字面和概念上学习认识延安精神的,那么,来到梁家河实地探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生活,他那曲折的少年时代,奋斗的青年时代,从一个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成长为党的总书记的历程,则使我切实思考和领悟到梁家河的大学问。
 
      我们沿路走过梁家河的村史室,当年建起的铁业社、沼气池、机磨坊、代销店、缝纫社,他带领乡亲们建成的淤地坝,在他住过的几孔窑洞里,书台前,炕台边……。在那孔总书记住过的窑洞前,房东刘金莲给我们讲述了习近平当年带领全村人民艰苦奋斗、致富创业的往事,还拿出了2015 年春节前总书记回到梁家河与她家人的合影照片,动情地回忆了习近平在村里和她们家的故事。一张张老照片,一幅幅历史图景,一孔孔承载着历史的窑洞,还有这山这水,这片黄土地,一步步走来,这里的沧桑巨变,让我强烈感受到,当年年轻的习近平是怎样敢想敢做敢担当的,是怎样地干群众最需要的事情的,是怎样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和改善生活并得到大家拥护爱戴的。
 
      习近平在梁家河村艰难困苦的创业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精神升华。他把老百姓当亲人,了解他们的疾苦,与他们保持着深情厚谊,正是这一升华的生动体现,而这一升华是又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的!我开始理解了习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演讲时所说的: “梁家河是一本大书,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这里不正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起点与发端吗!从今天看,这个升华就是光辉的延安精神在那个时代的传承与发扬,光大与创新。在这里,充满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充满了一心为民的情怀,充满了艰苦奋斗的斗志,充满了敢为人先的务实担当,充满了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这其中最彰显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感情、群众立场,体现了他为民担当的宗旨品格,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和崇高精神。

 

      二、我在梁家河感悟到了习总书记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就是一以贯之的以群众为本。他曾说过,他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他被陕北老乡称为“贫下中农的好支书,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他曾一往深情地回忆说: “记得离开梁家河那一天,望着送行的老乡们,我喉头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七年啦,我多少次欲哭无泪,离开时我第一次哭了,陕北人民养育了我,保护了我,我虽然告别了陕北的父老兄弟,但再也离不开人民了。”2015年2月,总书记重回梁家河村,他动情地讲: “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始终与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历史是一面镜子。当年,习近平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房东家里搭伙,晚上给村里的年轻人读报读书讲故事,与乡亲们建立了深深的情意,这段经历,使得他成为我们党的领袖后始终充满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与群众感情,那一份为民的初心,历久弥新!
 
      我们要像习总书记那样,懂得群众,在梁家河七年知青生活中,懂得什么叫人民群众,什么叫实事求是,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不要忘了本,不要忘了根,不要忘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三、我在梁家河增强了自己的群众观念
 
      增进对群众的感情,要联系思想实际向习总书记看齐,联系工作实际补好为民服务、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的短板,把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是在地市级从事领导工作的。这些年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对群众的真感情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年前就告诫全党,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辩证唯物史观不能变,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得到全面改进和加强。应该说,从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来讲,群众路线现在开始真正摆在了“生命线和根本工作方法”的极端重要地位。这不仅仅是力度上的增强,更是方向上的矫正!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这几年围绕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和民生方面的工作,但这还不够。过去我们过于专注经济发展,对群众和社会的期待与要求反应迟、出手慢,放松了民生、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这是不协调发展的老路、问题路。今天我们要用新发展理念推进我市新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作者华艾,系安徽省合肥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本文摘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