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详解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人深层关系

时间:2017-06-12来源:出鞘军事 作者:金一南 点击:
毛泽东:唯一解决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何存在的人 边缘性的力量,从中国政治舞台的边缘走到东方政治舞台的中心,靠的是领袖人物的历史自觉,其中毛泽东居功至伟。全部共产党人的贡献没有一个能超过他。 虽然现在非议他的比比皆是,从大学课堂上再到网络、微信上

 
      毛泽东:唯一解决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何存在”的人

      边缘性的力量,从中国政·治舞台的边缘走到东方政·治舞台的中心,靠的是领袖人物的历史自觉,其中毛泽东居功至伟。全部共·产·党人的贡献没有一个能超过他。

 

      虽然现在非议他的比比皆是,从大学课堂上再到网络、微信上。但是我认为,毛泽东这个名字,永远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除非你解散这个政党,打败这支军队,颠覆这个国家,否则你抹不掉这个名字。
 
      毛泽东是什么人?是共产国际指定的领导人?不是。是上一任领导人指定他接班的吗?也不是。
 
      1935年遵义会议对毛泽东的选择,不是山头妥协的结果,不是利益集团平衡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对胜利的选择。
 
      14年的斗争实践证明,只有毛泽东的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道路,不是唯二的,不是还有一条道路也能胜利。全试过了,没有!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所有领导人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解决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中国革·命最根本的问题的人。
 

      毛泽东:打土豪分田地,凭历史自觉走出独立自主之路
 
      因此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的可贵。
 
      前面陈独秀想走、李立三想走,都没有走成,唯一成功的就是毛泽东。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政·治上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理论,军事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武器,经济上也完全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
 
      前两条党史上讲了很多,却很少讲第三条。但是我认为,第三条尤其重要。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个人一样,没有经济独立,其他都是无米之炊。毛泽东从来不花共产国际的钱。
 
      毛泽东的路是“打土豪分田地”,这不但成为了红色政·权政·治动员的基础,更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经济独立的基础。只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才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基础,才能独立地选择自己的领袖,独立地制定自己的路线。为什么毛泽东一辈子最深的印象是中国一定要独立自主?因为之前有惨痛的经验教训。
 
      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中国找到了一条完全独立的道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由此,毛泽东也为中国革·命做了最大的贡献。
 
      但只有神是不犯错误的,人是要犯错误的。毛泽东不是神,是人。1956年9月10日,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说,“我是犯过错误的。比如打仗。高兴圩打了败仗,那是我指挥的;南雄打了败仗,是我指挥的;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所举四次败仗,两次发生在四渡赤水之间。
 
      红军《长征组歌》中豪迈地唱道:“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但毛泽东自己坦率承认,我是犯过错误的。他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跌倒了爬起来,具有再跌倒再爬起来的这种实践性。
 
      毛泽东当年把队伍拉到井冈山,探索中国革·命胜利道路,党表彰他了吗?党处分他!秋收起义让你打井冈山了吗?让你打长沙,你却带兵逃跑,这是严重的右倾主义错误,就把他开除了。但是被开除了,毛泽东还是继续干,不像我们今天,开除了就不干了。毛泽东被三次开除中委,八次受到严重警告,但是还是继续在干。因为他身上有最珍贵一点,就是有深刻的历史自觉。
 
      什么叫历史自觉?第一,是对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领悟;第二,是对历史发展前景的主动营造。毛泽东终其一生都是这样,从来不相信命运的摆布,从来不甘愿受到规律的左右,从来主张“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从来不安于现状要改变现状。
 
      就是这种强烈的历史自觉,使他从一个普通的湖南农家子弟,变成了新中国,暨建党建军于一身的历史巨人,否则毛泽东充其量只是湖南乡村的一个教书匠而已。这种历史自觉不但极大地改变了本人的命运,也极大地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中共没有好运。但倘若真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拥有这样一批抱有极大的历史自觉的领导者,毛泽东是这样,朱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朱德:靠南昌起义败后800将士力挽狂澜保存火种
 
      朱德亦是一位极富历史自觉的伟人。

 
      “旧军阀为入党:远赴法国,追至德国,被逐出柏林
 
      朱德入党以前已是国民革·命军准将旅长,在众人都以为他可以衣锦还乡之时,他却毅然决然千里迢迢自四川赴上海找到时任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提出入党要求,陈独秀认为其乃旧军阀,借故婉拒劝走,朱德终于明白在国内入党已无可能。
 
      尔后,朱德打听到有个旅欧支部在法国,他意念强烈,立刻远渡重洋前往法国入党,从巴黎到马赛,寻至法国支部,却被告知支部的负责人周恩来、张申府去了柏林,朱德再次追赶党的脚步,乘车赶至柏林,终于在柏林千里圆梦入党。
 
      周恩来:关键时刻数次决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最大幸运就在于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组成的领导班子。周恩来名望甚高,虽然有人曾想借晚年诋毁他的作用,但我认为是无法做到的。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中最早摸到枪杆子者,他拥有高超的协调能力,远见卓识,他的凝聚力如同激光一样远射,并且在关键时刻坚守最高原则——追求革·命的胜利。

 

      处理朱毛分歧不偏不倚:毛泽东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毛泽东曾评价:“中国共·产·党懂得直接准备战争组织军队的重要性是从1924年参加黄埔军事学校开始的”即从周恩来开始。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军事部长,中·共中·央军事部长他成立了中共第一支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后扩建为著名的“叶挺独立团”。
 
      朱毛会师后产生了很大矛盾,简单来讲,关键就在于军队指挥是应该集权还是分权。毛泽东主张集权——由一人指挥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带来的队伍,朱德主张分权——分别指挥各自的队伍,相互配合。陈毅从中调和,但陈毅本身更赞同朱德分权配合的方式,陈毅借红四军大会通过批评朱、毛两人,以达成新的团结,他批评毛泽东有七点错误,朱德有三点错误,结果红四军选举,朱、毛两位主帅双双落选,陈毅反而当选了红四军前委书记。
 
      陈毅只得向在上海的中·央汇报新四军矛盾并提议:中·央如派人,朱、毛都可离开;中·央如不能派人,毛可先走,朱可暂留工作。而中·央主要负责人之一就是周恩来,周恩来闻讯不仅没有支持交情深厚且一同赴法勤工俭学的陈毅,以及亲自介绍入党,在南昌起义中的下级——朱德,反而支持了曾反对过自己起草的“二月来信”的毛泽东,并指出毛泽东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并专门批评了朱德与陈毅曾因极端民主化,放任群众讨论作战计划,导致湘南失败,认定只有集中指挥军队才能步调一致,行动敏捷。并判定陈毅前委书记职务不是中·央委任的,是非法的,恢复毛泽东前委书记一职。陈毅按中·央指示起草“九月来信”,成为了古田会议的基础,古田会议也是毛泽东地位稳固的关键。
 
      周恩来坚守原则,一心为党的严谨作风,不仅维护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肯定了他的方向,更是为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千古之谜:周恩来快马夜奔彻夜密谈劝毛泽东跟随长征
 
      没有周恩来,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毛泽东。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苏区准备转移,当时,打算到湖南去小走一圈,没有人想到会走万里长征。转移之际,毛泽东写信给中·央表示想留在瑞金,当时的书记不到30岁的博古看了信后不知如何处理,找周恩来拿主意。
 
      周恩来连夜驰马飞奔寻到毛泽东,关起门来彻夜长谈,当时的谈话没有任何记录,周、毛两人终生也未透露只言片语。据当时的三位警卫员回忆,当天下着滂沱大雨,周恩来全身湿透劝毛泽东跟长征队伍走,虽然想快去快回但是两人一谈就是一夜,中间警卫员进去倒水,两人见有人来又闭口不谈,直到警卫员出去关上门才又继续。
 
      周恩来究竟如何将毛泽东说动呢?自此成了千古之谜。第二天一早周恩来回瑞金,博古忙问怎么样?周恩来只留一句七个字:“他同意跟着走了。”就是这一夜的谈话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毛泽东若不走恐怕就会和留下的一大批党的领导人瞿秋白等一样牺牲了。
 
      周恩来以这样的非凡组织凝聚力,为共·产·党注入蓬勃的生命力,保留了党的力量。
 
      与博古长谈:“老毛懂中国,我们共同辅佐他”
  
      周恩来还有一个贡献,遵义会议鉴于博古同志的错误,要让张闻天同志代替他的领导职位,但博古不想交权称:“交权可不是交三颗印章和文件箱,还要向共产国际报告,共产国际不承认,这个权就交不出去。”。
 
      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定位是共产国际的支部,在程序上博古是有理的。于是,周恩来与博古彻夜长谈,劝博古交权,后来,博古和自己的好朋友潘汉年谈到了交谈内容。
 
      周恩来跟博古说:“你我都是留过洋的,我们对于中国国情不是那么了解,自从我领导的南昌起义失败,我就知道中国革·命靠我们不行,我们要找一个真正懂中国的人,老毛懂中国,他能搞成。
 
      “我们共同辅佐老毛。把事情搞成”。“现在我们的最高原则是作战胜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一致,我们要将问题提到最高原则上解决。”共·产·党人在最高原则之前没有什么是不能放弃的。第二天,博古交权。张闻天顺利接班。后博古坚决地站在了毛泽东这一边,对于周恩来一席话深信不疑。
 
      毛泽东和王明路线斗争,博古依然坚定地与毛泽东站在一起,王明又惊又怒,他与博古本是苏联留学的同学,都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的一员,在他看来博古背弃了同窗之谊。博古称:“周恩来所言甚是,中国革·命靠谁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而除了胜利我们还有什么东西不能放弃的。”
 
      周恩来此举再一次奠定了毛泽东的地位,团结了党内力量,他的远见卓识也被历史所肯定,他选择的人,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
 
       (摘自2017-06-12 出鞘军事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