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从理论上看,这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已经被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的实践所证明。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全球金融危机深不见底、《资本论》成为畅销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占领运动、俄罗斯社会各界开始重新评价斯大林和苏联历史、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世纪之交千年伟人的四次评选等就是最好的明证。因为苏东剧变就认为社会主义不行了、马克思主义不灵了,这是一种极其短视的行为。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早已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证明了的问题。然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国内、国外有不少人纷纷说什么“社会主义不行了”、“马克思主义不灵了”;资产阶级代理人、日裔美籍学者法兰西斯·福山也公开宣称什么“二十世纪将是人类历史的终结”。一时间,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社会主义究竟还能不能代替资本主义——这个早已经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解决了的问题——似乎真又成了一个新问题。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一些消极现象的出现,在相当一部分人中间,怀疑“两个必然”、不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情绪在不断蔓延。因此,在今天,根据新的情况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能否代替资本主义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论证明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末尾得出了一个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这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著名的“两个必然”。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学说。大家一般认为,这两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但是,在笔者看来,比这两个伟大发现更为重要的是“两个必然”的理论。“两个发现”只是手段,而“两个必然”才是目的。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两个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之前的社会主义先驱们也向往社会主义,甚至为此进行过诸多的不懈努力,但是最终都只能沦为幻想或空想,这是因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科学地说明和解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而到了马克思这里,社会主义再也不仅仅是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经成为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已经由空想变为科学,而科学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社会主义在先驱们那里是空想,到了马克思这里却变成了科学呢?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对此作了很好的说明,“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2]在那个时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随之而来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还很不发展。在英国刚刚兴起的大工业,在法国还不为人所知。当时刚刚作为新阶级的胚胎从这些无财产的群众中分离出来的无产阶级,还完全无力采取独立的政治行动。 马克思之所以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第一,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空想社会主义仍然是以唯心史观为基础的,在他们那里,社会主义还只停留在对无产阶级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痛恨,是以理性原则为基础,从道德感情出发,从头脑中主观臆造出来的;而在马克思这里,社会主义却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合乎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从依靠力量来看,空想家寄希望于个别天才人物的出现,因此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而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这里,社会主义的实现依靠的是成千上万的无产阶级大众,他们和先进的生产力联系在一起,是最具有革命彻底性和远大前途的阶级。第三,从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来看,空想家们幻想通过阶级合作来实现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而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这里,社会主义的实现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之所以是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这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这就使得马克思能够充分认识到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进而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然后马克思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并进而认识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认识到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即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逻辑,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原始社会解体以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私有制社会,这种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是同当时低水平的生产力基本适应的;当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种基本适应就逐渐变得不适应了,所以,封建社会代替了奴隶社会,是一种新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形式代替了旧的奴隶主私有制形式。那么,既然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以一种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为什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却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呢,而不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呢?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正是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低水平的生产力,是小生产;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力已经由过去的小生产变成了社会化的大生产。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拓展,世界市场的开辟,使社会生产力仿佛用法术一样从地下被呼唤出来。“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生产力已经变成了社会化的大生产,然而,在生产关系方面,仍然沿袭了过去只有与小生产才基本适应的私有制内容,所不同的只是改变了私有制的形式而已,由资本家的资本私有制代替了过去的地主土地私有制。而这种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从一开始就是与社会化的大生产根本不相适应的。这样一来,社会化的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就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又进一步在经济上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上表现出来的两对矛盾必然导致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对抗性质,这种对抗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解决的,解决这种对抗性矛盾的唯一出路就是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于资本积累导致的两极分化,所以在阶级关系上,必然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导致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最终代替私有制之时,就是社会主义最终代替资本主义之日。所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这里不妨打个比方,比如一个小学生,在读小学的时候购买了一套小学生校服,但是现在已经读到高三了,已经成长为一个⒈85米的大小伙子了,如果仍然要他穿小学时代那套校服,那套校服能容纳得了他现在又高又胖的大块头吗?他能穿得进去吗?他能不造反吗?再有一比,我们知道气球的张力是有限的,假如一直给气球充气不止,那么气球就总有一天会爆炸。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关系就同小学校服和⒈85米高三学生的大块头、空气与气球的关系是一样的道理。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4]。“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5]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又无力驾驭这个巨大的生产力。所以,“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6]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7]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8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稿件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 文章有删节)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