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上展出的宋代青龙镇龙纹。田兆元 摄
眼下,“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许多人看了以后都会有这样一个印象:上海开埠前原来这么繁荣!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唐宋时期瓷器,有力地证明了青龙镇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事实上,青龙镇只是一个缩影。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更加古老的故事,即关于上海作为龙文化故乡的故事。讲述这个故事,最单纯的目的是还原历史事实。相信在了解基本的历史事实后,我们会增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从而为寻找城市文脉、构筑城市精神找到传统文化的支点。 站不住脚的“小渔村”之说 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上海过去就是一个小渔村,自1843年开埠以来才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是谁说的呢?小渔村又在哪里? 有人说,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霍赛在《出卖上海滩》一书中所说的。但在我看来,那是一本充满殖民者傲慢话语的册子,说的是英美人占领上海的事情,其中也并未讲到渔村的故事。 那么,渔村的概念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的梁简文帝写过一篇《浮海石像铭》,说娄县松江之下有个地方,“曰沪渎,此处有居人,以渔者为业”,指的是松江有条叫沪渎的河流,有人住在那里以打鱼为业。上海前身娄县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点,怎么就变成了“上海只是一个小渔村”呢?在那之前,在那之后,上海地区演绎了多少英雄故事,岂是一个“小渔村”所能涵盖的?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不是要争论过去有多么了不起,而只是想说明“上海开埠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某种程度上,这一说法夸大了殖民者的功劳。它对于建立上海城市的文化自信是有害的。究其原因,这种错误的历史观念强调西方人给上海带来了繁荣,而在此之前上海历史上曾经的繁荣就被遮蔽了。上海随之被说成“文化无根”的城市,没有自己主流的文化传统。显然,这不是事实。 事实上,上海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是我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证明,上海已有6000年的历史。6000年前,上海地区就有了成熟的打井技术,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智慧。随着考古不断有新进展,上海目前已建立自人类活动之初至商代末期的完整考古年代序列: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时间大约距今6000年至3000年。 上海当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地方,但以地名命名的古文化就有两个:崧泽文化和马桥文化,这是十分突出的文明积淀,一般地区没有这样的深厚传统。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广富林文化,以更为丰富的文化遗存,昭示着上海地区历史上曾经的区域文化中心的特质。 标准龙图案曾在这里流行 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龙文化,一般被认为主要起源于北方地区、中原地区。所谓濮阳之龙、红山文化之龙,都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而凤文化则被认为起源于东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双凤朝阳牙雕配饰距今7000多年了。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确认一种文化的代表,并不全是根据年代。比如,关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代表形象,并没有选择河姆渡文化的双凤朝阳器型,而是选择了比河姆渡文化晚几千年的成都金沙遗址中的四鸟绕日图案。所以,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却也有6000年历史的上海文化,也可说是中国龙文化的故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这里做一些具体分析。 在上海地区古文化中,有自我独特属性的崧泽文化受到浙江地区文化的辐射,具有丰富的鸟文化特征。但另一方面,龙文化在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上海也有着鲜明的表现。良渚文化是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史前文明的高峰,在青浦福泉山遗址已经发现了两处良渚文化权贵墓地。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象牙器、陶器等,反映了当时上层的生活状况。我们看到良渚文化的出土文物,龙文化形象很精美。如1984年出土的良渚文化蟠螭纹镂空足带盖陶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这件带盖的陶鼎,镂空的足间有龙,而盖上、腰身上的龙纹更加精彩。后来青铜器上的龙纹,可以视为这种陶鼎龙纹的摹本。 龙虽然起源于北方与中原等地,但曾经的标准龙图案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强势存在并流行,这是过去为人们所忽视的。其中的双龙纹,如交龙纹、蟠龙纹和一头二身、二身一头、S纹,都是后来常用并延续到今天的典型龙纹。 龙凤融合背后的文化传统 距今4000多年前,东南沿海地区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史记·孔子世家》 是这样记载的——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 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夏文化对东南防风氏王国的一次征服,也是一次龙文化与凤文化的交流。代表龙文化的夏族进入东南文化地区,开始了龙在东南文化的新征程。这是上海地区龙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由此,上海地区开始了由凤的文化世界向龙凤交流的文化形态转变,龙与凤在上海及东南地区开始走向融合。我们看到,上海地区4000年前的陶器图案上,龙凤融为一体者开始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融合性图案可以视为上海的一种古老传统:文化讲究融合,海纳百川早早就开启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到历史上有过龙凤之间的冲突,即夏的龙文化与商的凤文化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到了周代,这种冲突才整体上消失。但在个别地区,如荆楚之地,这种冲突还有。最典型的是马山楚墓出土丝绸上的花纹图案,龙凤在激烈争斗。直到战国、秦汉时期,这种融合才全面完成。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即中原的夏商文化是东南地区良渚文化北上西进的结果。如果结合浙江地区玉器图案与中原青铜器的关系来看,这种说法基本上是可以成立的。由此,关于良渚文化的去向,事实上不是消失了,而是在中华文明中持续地生存发展。那时的海侵灾难及洪水神话,也为这种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认识依据。可以这样认为,龙文化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但上海和东南地区是龙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区域之一,此后龙文化进一步扩展为全民族的图腾和标识。 主流的龙形象诞生于东部 再来看距今3000多年左右的马桥文化。它既体现中原文化特质,与中原王朝保持一致,又可以看出原先本土文化的延续。 其中,透过与中原一脉相承的龙纹,我们既可以看到与中原文化的一致性追随,又可以看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本土文化主力迁移后,留守者的艰难坚持。对于马桥文化的水准低于良渚文化的现象,人们解释为自然环境的恶劣所致,但同时也应注意到文化中心转移的影响。总的来说,马桥文化时期(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的上海,已经坚定了龙文化的本土性。到了春秋时期,这种龙文化的承袭更是无处不在了。 战国后期,上海地区为楚国春申君的封地。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楚人统治上海百年,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和文化身份:申地,申文化。《说文解字》说,申,神也。申是神的古字,实际上就是一个两头蛇的形象。春申文化是龙文化的继承者。我们看到春申君时代上海文化的龙图案,就会看到这种自觉的文化追求。这种双龙璧可以视为上海文化形象的代表:精美优雅,龙翔海上。 龙文化在北方、中原等地发生,由夏族带到东南地区经营成熟,然后返回中原,至蔚为大观。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东方作为龙的国度,这一区域已经成为成熟的龙文化大本营。事实上,要不是依据考古发掘,我们已经无法得出红山龙文化、濮阳龙文化的印象。因为这些龙是中国龙的前身,而非后来主流的龙形象。主流的、标准的龙形象是在东部诞生、在中原发扬光大的。因此可以说,上海和东南地区是中国龙的重要故乡。 中华文化传统实际上是在多个地域有了认同后,才最终形成整个民族国家的认同。比如,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他的故乡在哪里?陕西宝鸡是炎帝的故乡,山西高平也是,湖北的神农架更是,湖南的炎陵也是,这还不包括河南的相关地域。可见,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往往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产生高潮,形成一个个文化中心,成为遍布中国乃至海外的文化空间。这就是我们提出“上海是龙的故乡”之理论基础。 青龙镇与“东海龙王”有渊源 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有助于把我国东部确认为龙的故乡: 第一,经典文献明确记载着龙文化的东部方位。《礼记》中说:“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青龙,或谓苍龙,被指为东方之神。在春秋时期的随国墓葬里,我们可以见到这样的图案。这种东部为龙的观念,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完全形成并达成共识。 由于东部被经典文献视为青龙之乡,所以上海地区出现青龙镇就是很正常的了。唐宋时期,青龙镇是个大港口。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青龙镇遗址考古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这个“东南巨镇”的繁荣景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环,青龙镇具有独特地位。今天的青龙村、青龙塔、青龙寺等,也体现出上海历史上与龙文化的渊源。我国其他地方也有青龙镇,但上海出现青龙镇的时间较早,这跟青龙与上海位处东方是相吻合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地区是“左青龙”的重要承接者,担当了中华文化符号传承发展的大任。 第二,东海龙王的独特地位进一步体现出上海一带的龙文化故乡属性。青龙镇的设立,还与四海龙王的说法有关。 相传,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中,以东海龙王为大。大约在西晋末年,有一部道教经典《太上洞渊神咒经》开始流传,其中提到五方龙王,即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和中央黄帝。这是原来的五帝体系与龙王信仰相结合的产物。接着,这部经典又说到四海龙王,并指出将四海龙王的神像放于住宅四方,可以保平安。唐代开始祭祀五龙王,宋徽宗封青龙神为广仁王,后来《西游记》叫出了敖广这一名称。至此,东海龙王可谓家喻户晓。 面向东海的上海地区,是承接东海龙王文化遗产最直接的地区。四海龙王传说的发生期是南朝时期,当时的文化中心在东南建康(即今天南京)一带;上海地区在其东侧,受到相关文化影响的辐射。过去,上海东部沿海密布龙王庙。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建筑渐渐式微。但在影视、小说等作品中,依然可见东海龙王的身影。 第三,民俗文化中也有不少证据。上海有许多与龙相关的民间习俗。比如,崇明三民文化村连续六年举行“二月二龙抬头文化节”,举办各种庆典,为老人理发,吃撑腰糕,弘扬“二月二”的习俗。 上海地区的水文化,也与龙文化具有独特的伴生关系。历史上的上海英雄,多与治水有关,如春申君就被传说为诸多河流的治理者。一些以龙江、虬江命名的地域,也与龙文化传说中“兴云布雨的善举”密切相关。 当然,今天我们传承龙文化,不是要回到“向龙王求雨”的过去,而是要了解和把握龙文化的精髓,弘扬那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龙的精神。上海常常被比作中国经济的龙头,更有东方龙的故乡之实,我们应该自觉地将这种古老的龙文化作为文化基点,以深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城市的精气神,提升海派文化的自信心。 此外,作为龙文化的故乡和国际化大都市,我们还有责任在世界上传播仁爱、和平、奉献与奋进活力的龙文化形象,增强世界各国对于中华龙的亲和力,有效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中国龙”一定会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 思想者小传 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区域文化资源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研究所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常务理事。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长江大学楚天讲座教授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神话学与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文化资源与应用等。主要著作有《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神话学与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盟誓史》(上海文艺出版社)等,主编《华东民俗文献》30册、《妈祖文献》5册等,撰写学术论文70余篇。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