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胜正(资料图)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视为蔡英文“导师”之一的胡胜正向该报透露,蔡的5·20就职演说将“不说九二共识”,但内容会让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各方“都可以接受”。胡表示,就职演说将会提出隐含有“九二会谈”历史事实的表述,即在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双方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等“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发展。 分析大多认为,胡胜正的披露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那么如何看这个版本呢?总的来说,它其中既没有“九二共识”的表述,也未提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它对两岸的核心问题继续做了模糊处理,既从国民党政府的现行立场后退了一大步,也没有更冒进的“台独”表述。蔡英文看来主意已定,准备就这样闯关了。 由于民进党党纲里就写着“台独”,5·20模糊讲话的后续行动被普遍预期为“隐性台独”的推进,而不是与“台独”的逐渐切割,因此未来海峡局势令人悲观。5·20讲话有可能成为两岸关系逆转的正式开始。 两岸问题当然不全落在“九二共识”还是“九二事实”的一字之差上,真正的问题在于民进党不肯放弃“台独”的这一根本态度。蔡的文字游戏反映了民进党的斗争策略:要让大陆没理由断然反制,还要能对华盛顿交差,而对台湾的“独立”“主权”则徐图之。 民进党有可能做到两岸关系“和平逆转”,但它的“和平发展”可能遭遇挫折。没有“九二共识”做基础,两岸的“官方”交往大部分估计要停止,“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协商也可能破局,经济合作不久也会刮起凉风。对此大陆已经有了思想准备,民进党应当也已做过推演。 在国际舞台上,两岸的博弈难免重新拉开。大陆方面有充分能力缩小台湾已很狭窄的“邦交国”名单,也有能力让台湾未来参加国际组织活动变得更加困难。 台湾方面则可以强化投向美国和日本怀抱的姿态,做美日同盟对华战略围堵的“编外力量”,从而增加大陆的压力。 由于两岸届时将在几无政治互信的情况下过手,某个具体摩擦导致两岸重大危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除非民进党将抑制“文化台独”,不搞切香肠式的“去中国化”,否则两岸平稳度过民进党执政的“海峡隆冬”将是低概率情况。 蔡英文软化表述,但就是不在核心问题上妥协,这一逐渐固化下来的姿态是对其政治决心的清晰呈现。她已经准备同与“九二共识”相联系的两岸关系红利告别,她要以民进党的理念为基础,重建与大陆的关系。 放平心态是大陆这边最需筑牢的对台心理,这比我们敢怒、敢出手更加重要。在台湾问题上切忌“毕其功于一役”的思维方式,看谁能耗得过谁,看谁更能承受变化带来的风险,围绕台湾问题真正比的是这个本事和意志。 两岸关系倒退、动荡就是冲击力很大的变动,进一步的可能变动还有台海局势的“地动山摇”。要让民进党很清楚,它每有一个重大的“台独”举动,都要付出代价。这样的预期须有百分之百的落实率,那样的话,“台独”才有可能在某个痛苦不堪的锋线上止步。 大陆社会用不着喊口号。只要我们不怕承受一点小的损失来换取上述铁律的实现,在必要时用我们的一分损失换取对方的更大损失,我们打败这一轮的“新式台独”就将胜券在握。 (责任编辑: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