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幽梦慈善行 大爱献他人

时间:2015-12-05来源:文化动态 作者:(刘宏海执笔) 点击:
2015年11月14日下午,第三届《中国梦 知青梦》论坛在上海青年干部学院青年会堂举行。这是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自2013年以来,第三次联手举办的同一主题论坛。会议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


2015年11月14日下午,第三届《中国梦 · 知青梦》论坛在上海青年干部学院青年会堂举行。这是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和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自2013年以来,第三次联手举办的同一主题论坛。会议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主持。

上两届论坛,科学界、教育界和工商界的知青代表讲述了他们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努力拼搏的故事,而这次在论坛上展示梦想浪花的则是五位普通的退休知青,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却踏踏实实地尽一点一滴的绵薄之力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体现了知青精神的核心价值,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阮显忠会长与近百名研究会会员、部分知青活动志愿者与会聆听了他们的感人故事。

率先演讲的是来自苏州的普通退休干部金秀华。她创建的“金阿姨志愿服务队”,已成为苏州爱心慈善的一块金字招牌。

金秀华是从云南西双版纳远嫁苏州的上海知青。她当过花农,做过统计、广播员,担任过乡镇党委、妇联、工会干部, 2005年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岗位上退养。

按理,金秀华可以在家相夫教子,享受天伦之乐了,但她觉得生活好了,过去的种种愿望都实现了,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梦的起点,就是想在还有能力的时候多为社会做点事。于是,她挑起了金阊区“手拉手”爱心援助中心副主任的担子,负责全区的社会救助工作。在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她感到,政府的救助政策和帮困措施尽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困难群体更需要人性关怀和全社会的爱心奉献,萌生了建立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的想法,为政府的救助做补充,为需要帮助的人送上更人性化的贴心关怀。

在金阊区领导的支持下,金秀华动员身边有爱心的姐妹一起组建起了“金阿姨志愿服务队”,开始了她全新的圆梦计划。现在,“金阿姨志愿服务队”已经由2006年的6个人逐渐发展壮大到目前的506人,增添了11支由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有技术含量的爱心小分队,志愿服务项目从简单的家政服务发展到现在有技术含量的专业化服务,编织了一张体现行业特点、专业技能的志愿服务网络。

金秀华始终本着“困难群体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金阿姨”的服务宗旨,带领她的团队立足辖区,贴近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爱心服务。她们先后设立了暖巢行动小分队、心语唠嗑小分队、技术能手小分队、温馨服务小分队等,活跃在大街小巷,成为辖区扶贫帮困的生力军。通过架爱心桥,充分发挥政府与弱势群体之间的桥梁作用;唱四季歌,为需要帮助的人群送去贴心的关怀;做好儿女,为需要亲情和温暖的老人尽上编外儿女的孝心。

“金阿姨”们所做的志愿服务都很平凡,但每一件都饱含着爱心、善心和热心。和孤老的促膝交谈、受助者的笑容、贫困学生取得了好成绩、新人喜结连理,欲离夫妻重归于好……,这一切都让金秀华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愉悦。现在她的丈夫、儿子、儿媳也都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儿子还拉了一支电工 “金小伙”团队,专门负责低保孤老家庭的电路检修服务,让孤老们生活更安全。

金秀华的模范行动影响了一大批志愿者,也感染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和媒体,不仅筹措到了慈善经费,还经常收到实物捐赠,解决了困难群众的需要。有一年夏天非常炎热,金秀华通过媒体发出呼吁,短短几天便收到几十台电扇,甚至还有爱心人士购买了十台新电扇让卖场直接送来,让许多贫困家庭平安度夏。后来,每年的中秋、春节慰问和冬季御寒用品等都是通过发动社会资源来完成的,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在金秀华经常进行各类弱势群体的需求摸底,针对性地设计慈善方案,然后申报公益创投项目。近年来,她又根据区内离婚率急剧上升的趋势,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针对冲动型、草率型、父母介入型欲离夫妇展开调解劝导,短短一年就接待了协议离婚夫妇1348对,使328对夫妻冷静下来,相互谅解,重归于好,调解成功率达24.3%,还接待了协议离婚咨询157人次。每当看到被调解劝回的夫妇脸上露出笑容向志愿者鞠躬致谢时,金秀华和志愿者们内心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

九年多来,金秀华带领她的团队推出的爱心志愿服务项目40余项,惠及辖区3.5万户次困难家庭,广受社区百姓和弱势群体爱戴和好评,先后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江苏省巾帼志愿服务示范队、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和苏州市优秀志愿服务公益项目、苏州市精神文明十大新人新事、苏州市第二届“志愿之星”十佳团队、苏州市十佳巾帼志愿者团队等多项荣誉。金秀华个人也获得了江苏省百名优秀志愿者、苏州市十佳“慈善之星”、苏州市首届“志愿之星”十佳个人、苏州市慈善优秀工作者、苏州市优秀党员志愿者、苏州市弘扬“三牛”精神先进个人、苏州市民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4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了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金阿姨”志愿服务已成为苏州市慈善事业的“金”字招牌,成为爱心苏州的一张名片。

金秀华最后说:“九年多的路很艰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有梦我才有了动力;因为有动力我才去圆梦;因为圆了梦我才觉得人生的价值所在;因为我的付出也为上海人争了光。但愿我的梦能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更多的实惠!”她说:“我们每个人的个人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因此,只有实现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才能水到渠成。”


孙向荣是1968年到云南生产建设兵团1师2团(东风农场)下乡的上海知青。1974年受推荐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调回上海,从事旧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工作。他的旧区改造论文曾获得2003年“中国理论创新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他个人也连续获得上海市实事工程立功竟赛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又进入同济大学建筑装潢与室内设计专业深造。2007年退休。

退休后的孙向荣,没有忘记边疆那段艰苦生活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没有忘记农场的培养使自己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没有忘记父老乡亲送自己去上大学的殷殷期望;没有忘记农场是自己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2007年,当孙向荣得知农场要建博物馆时,就有一种为农场添砖加瓦再做贡献的冲动。他立刻向农场打了报告,要求再赴农场做志愿者。

2008年4月孙向荣如愿以偿回到了阔别34年的东风农场。农场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累累硕果令孙向荣兴奋不已,干劲倍增。农场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同时又在筹备建场五十周年庆典。孙向荣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承担起了博物馆建筑室内设计和布展的重任,同时积极参与场庆筹备、参与了农场小城镇改造和知青文化休闲旅游度假项目前期策划。上海、北京、重庆、昆明各地知青通过集资,准备建一座知青纪念碑作为献给农场50周年大庆的礼物,同时也是对那段逝去青春的纪念。孙向荣又承担起了知青纪念碑的配合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

工作繁重,孙向荣忙碌而又快活。他认真审核施工图,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监理到位,还提出多项改进意见,使博物馆建设处于有效监管状态。他关于天然橡胶工艺展示的提议,使这个博物馆成了中国唯一展示天然橡胶事业发展的博物馆,开创了一个第一。有一天孙向荣终于病倒了,而知青纪念碑正在进行基础施工。他不顾头晕目眩,硬是拖着病体坚持在工地上,确保了工程质量。进而纪念碑的浮雕组装施工也圆满完成。

东风农场博物馆不仅是云南农垦系统的首家博物馆,也是首家收藏和展示知青在西双版纳上山下乡史料的博物馆。孙向荣为这座集收藏、展示和教育功能于一体的永久性博物馆贡献了知识才华和辛劳,圆了自己的梦,也圆了云南农垦系统十万知青感恩农场的心愿。

解放日报一篇《一个追逐青春梦想的上海知青》的文章,让邱从实的名字一夜之间为人们知晓。其实,邱从实的梦想源于46年前,并且他也为实现这个心愿付诸了多年的努力。这次,人高马大却憨厚朴实的邱从实来到论坛与知青朋友们分享了他的收获和体会。

邱从实当年在革命老区新干县插队落户。那时候的邱从实除了豪情万丈之外,也深深感到农民的贫穷,农村的落后。因此,在这个青年的心中萌发了让这块红色土地变得富饶,让辛勤耕作的人们变得富裕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青春梦想,他和知青们与农民融为一体,竭尽所能去创造那个年代的辉煌,从生产队、大队到公社,几乎所有需要知识的岗位上都活跃着上海知青的身影,无形中为农村的进步输入了文化和文明的基因。

如今,当年的知青都已退休,但邱从实和知青们忘不了奋斗过十年的那片热土。于是他们又重新出发,回到当年插队的新干县阳团村,再续他们萌发于青春时的梦想。

2012年5月,邱从实挑头,联合五位知青在村里建起了农业合作社,他们的扶农目标是帮助农民致富,办社理念是增强农民的增收能力,扩展农民的增收途径,建立起农村的造血功能,而不是给一点钱,送一点物资了事。贴近农民的计划目标,加上知青的口碑,吸引了村民,全村有105户农民入社。他们实行土地流转,除去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组织社员养殖土鸡、土鸭,种植冬笋、香菇、竹荪、紫薯、山药、芋艿、山茶油等农副产品销往城市,销售额逐年提高。

三年来,老邱和他的团队主要做了引进和助学两方面的工作。他们从上海浦东航头镇引进良种水稻,每亩增收300至600元;引进优良品种的猕猴桃和上海农艺师的种植技术,使亩产达到2500斤,每亩至少可增收二三千元左右;引进上海企业出资建设希望小学,建立长效助学机制,每年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困难学生,还计划与上海教育机构合作,有计划地对口培训当地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引进项目的同时,他们更注重把发展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传输给当地的干部和农民,为农村发展搭建平台。
老邱理想中的新农村是一个老有所养,青有所干,少有所学,环境优美,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入股合作社的五位上海知青,都拿出了自己的工薪积蓄,但他们不求回报,只求圆青春时的梦。在他们看来,一定要先让农民有钱赚,然后是合作方有钱赚,否则帮扶就没有持续性。老邱说:“三年了,过去和当下我们一直在尽心尽力,无怨无悔。我们现在没有怨悔,将来也不会有怨悔。最担心的是我们在能够去做的时候而没去做,将来我们真的老了,就会后悔了。”

邱从实认为,我们去帮扶助学,只是做些力所能及添砖加瓦的事,当地发展的主体还是政府和农民,是学生和老师。他说,我们就像是农村建设这把火中的一根柴禾。我们绝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去做救世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还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任重道远,必须认真和坚持。

这次走上论坛的有一位当年独自投亲靠友的插队知青,退休后默默地当了十五年志愿者和义工。她是来自杨浦区江浦街道的柴亚君女士。她平淡地讲述了自己平凡的故事。

1969年,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18岁的柴亚君,只身一人从上海到浙江温岭地区插队落户,知青大返城后被县里安置到县属企业工作,后来调到温州中国银行,一直工作到2000年退休。

回上海后,如何面对退休生活?是做个家庭主妇,还是发挥余热,服务社会和他人?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不是她要的生活,她觉得应该重新融入曾经熟悉的上海,为离别三十年的故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才会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于是,柴亚君到街道去报名应聘居委会干部。没想到竟被推荐到老年协会做志愿者工作。自此,她便与志愿者,与义工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十五年。

在街道老年协会,她主要做老年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人手少,繁杂而又细碎,报名收费、联系老师、安排教室,管理各班级事务、组织学员办书画展、外出参观学习等等。她忙而快乐着,每项工作都亲力亲为,把老年学员看作知心朋友,常常倾听他们的烦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当学员们取得了成绩,绘画摄影作品展出得奖了,她就高兴,就自豪。

2008年,街道又让柴亚君到和泰爱心服务社做义工,开展“助困阳光之城”项目,为那些因病致贫的患者服务。她觉得重病患者在需要政策扶持和帮助的同时,更需要理解,需要有人倾听、有人关心。她和义工们不论春夏秋冬,坚持上门走访慰问,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家庭状况,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开展经常性活动,鼓励病患重拾生活信心,重扬生命之帆。慢慢地柴亚君与病患们变成了好朋友,陪他们一起与病魔对抗,在精神层面上给予力量和支持。那些患者面临困境和未知的明天尽自己最大努力坚持下去的意志品质也深深感动了柴亚君,使她更觉得这份工作的意义重大。

2013年柴女士参加了上海市“老伙伴计划”志愿者活动项目,结对了5位高龄老人,每周定期上门探访、谈心,解决他们的困难。她竭尽所能地做任何让老人们快乐的事情。在把爱心和关怀传递给老人的过程中,她也享受到被需要的快乐,被老人们称作 “编外子女”。这一年,她被评为市优秀志愿者。

2014年柴亚君又遵照街道的安排,承担了爱心超市的服务工作。她积极宣传慈善,接收捐款、捐物,让慈善的精神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最忙的时候,柴女士要同时兼顾爱心服务社、“老伙伴计划”和爱心超市的志愿服务工作,没有报酬,一天忙到头,还要服侍90高龄的老母亲。但人们从没见她忧愁和烦恼过,她总是乐呵呵地迎接每一天,笑嘻嘻地善待每一位服务对象。

柴亚君认为上山下乡是她人生的第一段旅程,而这十五年是她人生的第二段旅程。她把青春给了农村,然后又把青春的积攒带回了上海。社区的大舞台给她的晚年生活重新注入了活力,志愿者的工作让她的生活充实而又快乐,义工的身份让她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柴亚君说:“我深深感到人一定是要有梦想的,有了梦想就会有追求,就会去努力;我还感到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生活才有价值。”



最后演讲的是黑龙江兵团的上海知青林嗣丰。他与前四位演讲者不同的是,讲述了知青群体在人生不同阶段逐梦的心路历程。

林嗣丰是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兵团46团的,当过通信员、农工、统计员。1974年上大学,毕业后在齐齐哈尔车辆厂职工子弟中学任教。80年代调到常州当教师,历任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并担任常州市中学语文教学协会副秘书长,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是常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2010年1月退休后回到上海。

林老师说,我们做过各种各样的梦,所有的梦想都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他认为,知青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即:十年的下乡阶段、三十年的二次创业阶段和目前的退休阶段。与此相应,也大致形成了三大梦想,就兵团知青来说就是“屯垦戍边之梦”、“二次创业之梦”和“携手共进之梦”。

兵团十年,屯垦戍边是知青最灼热的梦。当年第一批奔赴北大荒的知青早于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之前,大家是冲着“兵团”这杆大旗,为着“戍边”这个梦想而去的。大多数知青之所以积极报名去兵团,是长期接受红色教育的结果,有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向,更有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报国情怀。特别是当时中苏边境的紧张局势,促使知青们以“屯垦戍边”的方式投身于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事业。林嗣丰当年因头部受伤,父母到区里撤销了他的报名,他坚持要去黑龙江,又再度报名才当上兵团战士的。在组建武装值班连队时,知青们的报国热情再度被激发,大家积极备战,冬夜拉练、挖防空洞、修筑国防公路等,涌现了许多优秀人物,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屯垦虽无比艰苦,但令人自豪,不管是雨中抢收还是烈日夏锄,不管是扛麻袋,还是搞基建,知青们在繁重的劳动中,接触和了解了底层社会,培养了社会责任心,养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知青们返城后三十年拼搏跌宕起伏,为投身改革开放书写了“二次创业之梦”。当知青们满怀希望从农村回到城市,发现曾经熟悉的城市变得陌生了,没有工作、没有住房、没有生活费、没有立足之地!十年文革,经济崩溃,国家很困难,经历过农村磨砺的知青没有怨言,听从国家安排,从最底层做起,苦活脏活累活,做着城里人不愿干的活,为国家解决了困难,也让自己在城市中生活了下来。数不清的知青,拖儿带女蜗居在极其狭窄的空间里,与城市一起度过了住房最艰难的时期,待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国家渐渐富强了,国人住房梦才能得以实现,知青们才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在改革的阵痛中,许多知青成为下岗的对象。但是有下乡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烈酒都能对付!大家识大体,顾大局,没有怨天尤人,直面曲折人生,通过各种途径,不但实现了再就业,闯出了自己的新生活,也再次帮助国家渡过了难关。还有许多知青通过高考、成人考等途径,弥补了十年动乱造成的知识断层,升华了自身,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发挥了大作用。国家富裕了,此中有知青为实现梦想做出的无私奉献。
 

林嗣丰他们团在2006年成立知青联谊会,一开始他们就定下了“携手共进”的方针,要发挥团队的作用,携手老知青共度幸福晚年。在以往的岁月里,有的知青积劳成疾,上了岁数,愈发受到疾病的折磨。而绝大多数知青都响应国家号召只生育一个子女,这使晚年的知青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不仅很少能得到孩子照顾,还要伸手帮衬带孙辈。知青们通过各种方式互相帮助,募捐设立帮困基金,慰问探访重病战友,送上一句问候和一份爱心。凡有战友不幸病逝,都会送上最后一程,表达深深的哀思。他们还自发帮助战友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为来沪就医的外地知青解决各种困难,多次组织聚会、旅游、联欢等活动,丰富大家的晚年生活。

逐梦半世纪 相守十周年。为此,林嗣丰还作了一首长诗,当场请一位战友代为朗读。知青之梦与中国复兴之梦紧密相连,知青对祖国的欣欣向荣满怀信心,一定能看到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位老知青的精彩演讲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鼓掌和一致赞扬,主持人杨剑龙教授归纳了这次论坛的特点,一是用志愿者的爱心善心热心,做关心弱势群体的力所能及的事;二是传播新思想新观念,努力从根本上改变第二故乡的面貌;第三,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特点为实现中国梦而认真执着地坚持。兴奋的杨教授当场作诗表达他的激动之情:或者是梦里的山/ 或者是梦里的人/ 那样的怦然心动/ 或者是丰收的粮仓/ 一直插入天穹/ 或者是新造的高楼/ 沐浴新农村春风/ 欣喜自豪兴奋/ 自信自强激动/ 如今年迈的我们/ 如一株茂盛的老树/ 为行人遮雨避风/ 如今骄傲的我们/ 如一艘离港的船舶/ 迎接夕阳无限好的黄昏/ 如今的梦/ 快乐自由闲适 / 如今的梦/ 幸福希望轻松。
 

最后,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阮显忠会长站在听众席上作了简短的即席发言,他说,今天请的是五位平凡的普通的知青讲了他们平凡的而实在的故事。他们都有一颗高贵的心,把自己的爱心献给我们的国家,献给我们的社会,献给我们的第二故乡,献给我们身边的人,发扬的是知青的精神,体现的是知青的风采,展示的是知青的正能量。

阮会长指出,一个伟大的社会,不仅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更有无数平民百姓在平凡的日子里做着平凡的事情,这些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情。我相信,我们的知青有这样的意识,有这样的精神,也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为国家做出平凡而又伟大的贡献。希望广大老知青继续发扬知青精神,努力讲好知青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刘宏海执笔)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