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负担报告显示,过去 11 年间,阿尔兹海默病(AD)死亡数增长了57.8%,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五。AD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患者通常在确诊后的 10年内不治而亡,堪称本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 目前,对AD 病的机理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AD病主要研究集中于β淀粉样蛋白(β-amyiod)和Tau蛋白上,通常的病理检测主要集中于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检测。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郁金泰教授临床研究团队牵头组织该领域国内外知名学者,对现有的研究证据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制定了全球首个AD循证预防国际指南,并于7月20日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子刊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文章。 干预措施/强烈推荐 本项研究历时5年多,从44676项研究中选择纳入符合标准的243个观察性前瞻性研究(OPSs)和153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104个可干预影响因素和11项干预措施进行系统研究和荟萃分析,并且依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标准,制定了循证医学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证据级别分为A级证据> B级证据> C级证据)。 1、体重指数(BMI)及体重管理 65岁以下人群应保持或减轻体重,通过合理均衡体育锻炼、热量摄入及正规行为计划以期使BMI达到并保持在18.5-24.9 kg/m2范围内 (B级证据)。 65岁以上人群不宜太瘦 (A级证据)。 65岁以上人群若出现体重减轻趋势,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B级证据)。 2、体育锻炼 每个人,尤其是65岁以上者,均应坚持定期体育锻炼 ( B级证据)。 3、认知活动 多从事刺激性脑力活动,如阅读、下棋等 (A级证据)。 4、吸烟 不要吸烟,同时也要避免接触环境中的烟草烟雾;对于吸烟人群应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尼古丁替代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来配合行为计划或正规戒烟计划 (B级证据)。 5、睡眠 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现睡眠障碍时要咨询医生或及时治疗 ( B级证据)。 6、糖尿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减退情况 ( A级证据)。 7、脑血管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维持脑血管系统良好状态,避免罹患动脉粥样硬化、脑低灌注或其他脑血管疾病;对于卒中患者,尤其是脑微出血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改变,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其认知功能 (B级证据)。 8、头部外伤 保护头部,避免外伤 ( A级证据)。 9、体弱 晚年保持健康强壮的体魄;对于越来越虚弱的人群,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B级证据)。 10、血压 65岁以下人群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压 (A级证据)。 对于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A4级证据)。 11、抑郁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已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A4级证据)。 12、心房颤动 维持心血管系统良好状态;对于房颤患者应用药物治疗 ( B级证据)。 13、精神紧张 放松心情,平时避免过度紧张( A级证据)。 14、教育 早年应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 (I级推荐, A4级证据)。 1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定期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用维生素B和/或叶酸治疗,同时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A级证据)。 16、维生素C 饮食摄入或额外补充维生素C可能会有帮助 ( B级证据)。 不推荐 17 雌激素替代疗法 对于绝经后妇女,不建议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 A级证据)。 18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于认知损害的患者,不建议应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B级证据)。 其中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BMI管理不善、教育程度降低、中年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头部外伤、认知活动减少、紧张、抑郁是对AD病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十个具有A级证据的危险因素。 而中年肥胖、晚年减肥、体育锻炼、吸烟、睡眠、脑血管疾病、身体虚弱、心房颤动以及维生素C摄入量,是9个具有B级证据的AD病发展危险因素。 该研究还将I级推荐的19个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在人体生命周期中的分布年龄段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1、对幼年(<5岁)人群: 可干预的影响因素研究甚少,相关数据及结论较少 2、对青少年(6-15岁)人群: 为预防AD,应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 3、对中青年(15-65岁)人群: 为预防AD,应避免的危险因素有肥胖、吸烟、睡眠障碍、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脑微出血、颈总动脉内膜增厚、卒中等)、高血压、抑郁、精神紧张,应实现的保护因素有体育锻炼、减轻体重、维生素C摄入、健康的生活方式 4、对老年(>65岁)人群: 为预防AD,应避免的危险因素有体重减轻、吸烟、睡眠障碍、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脑微出血、颈总动脉内膜增厚、卒中等)、头部外伤、体弱、直立性低血压、抑郁、心房颤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应实现的保护因素有维持体重指数不要太瘦、体育锻炼、认知活动、维生素C摄入、健康的生活方式。 想要检视自己大脑有没有问题,从3个小动作来评断,一旦超过标准千万要注意。首先找到一个定点,眼睛看着一固定位置,接下来双手平举,闭上双眼,原地踏步30下。 原理:双手平举时手部感觉会传达到大脑,大脑也会传出运动感觉以维持手部的姿势;原地踏步较为复杂,因为有步伐及步率的先后顺序,因此小脑的功能也开始加入。 只要闭眼双手平举、原地踏步30下,结束后睁开眼睛看看,若与刚开始的原点相差30厘米以上,或是角度偏差30度以上,就代表平衡出现问题。 实测后若距离原点较远,建议找神经科医师检查。有很多年轻人走歪掉,人们要控制平衡,除了眼睛、肌肉力量外,大、小脑也都有影响,因此从步态可看出疾病初期的某些表症。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