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科学家都在竞相开发新冠疫苗。据《纽约时报》4月27日报道,一旦在下个月的临床试验中证明其有效性,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Jenner Institute)的 第一批几百万剂疫苗可在今年9月上市。 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此前在疫情发布会上宣布,牛津大学的新冠病毒疫苗项目将从23日开始进行人体试验。 而在牛津大学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和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的全球首个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已于4月12日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目前,中国政府支持的5个路线的新冠疫苗研发都在有序推进。 尚无疫苗有效性结论,项目已在与制药公司合作 《纽约时报》报道称,在临床试验这一阶段,大多数疫苗研发团队都不得不从小规模试验开始。而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却占得先机,因为此前他们已经在类似的疫苗接种试验中,包括去年对早前发现的一种冠状病毒研发的疫苗,证明其对人类安全无害。上周,詹纳研究所已经开始了1100人参与的第一期临床试验,5月即将开始第二期和第三期联合试验,涉及5000人,同时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英国牛津大学疫苗学教授莎拉·吉尔伯特(Sarah Gilbert)说:“如果得到监管机构的紧急批准,并最终验证疫苗是有效的,那么在9月份第一批数百万剂的疫苗就能生产出来。” 现在,研究团队已收到一些讯息表明这个疫苗很有可能成功。上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位于蒙大拿州的实验室给6只恒河猴注射了一剂牛津大学疫苗,再将其暴露在高剂量的新冠病毒中。28天后,这6只猴子均没有感染病毒,保持健康状态。而此前没有注射疫苗的猴子在这样剂量的病毒中都感染了。 “恒河猴是最接近于人类的。”进行该试验的文森特·明斯特博士称,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分析这一研究结果。不过,不能保证猴子获得的免疫程度同人类一模一样。 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如果接种安慰剂的对照组感染了新冠病毒,而接受疫苗接种的试验组只有一两个人感染。“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开派对,向世界宣布成功了。”詹纳研究所主任阿德里安·希尔教授指出。届时,那些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也会迅速进行疫苗接种。 报道称,作为最早进行如此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疫苗,即便失败了,也将提供关于新冠病毒特性,人类免疫反应等极具价值的信息。而这无疑是各国政府、其他疫苗团队和制药公司当前最需要的。 牛津大学负责疫苗生产监督的桑迪·道格拉斯博士称,尽管还没有得出疫苗有效性的结论,英国和荷兰的生产点已经在花费上千万美元,以启动疫苗生产程序。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和欧洲、亚洲的制药公司合作,疫苗一旦获批就可尽最快速度生产出数十亿剂。 疫情防控渐有成效,却让科学家犯难 然而,随着疫情防控举措逐渐取得成效,这给疫苗的开发带来了障碍。詹纳研究所主任阿德里安·希尔教授指出,根据临床试验的道德规范,禁止让参与试验的人类感染上严重疾病。这意味着唯一能测试疫苗有效性的方式就是在病毒自然传播的地方给人接种。 如果疫情防控举措继续减缓病毒在英国的传播,牛津大学疫苗的临床试验可能无法证明其有效性。因为那些接种了安慰剂的人可能是因为疫情被控制而没被感染,那科学家将不得不换个地方再做试验。 “我们将不得不追着流行病跑。”希尔教授称,如果届时英国的感染者太少,他们计划在其他新冠病毒可能还在传播的地区,如非洲或印度进行临床试验。 世界需要多种疫苗,中国5个路线有序推进 盖茨基金会疫苗项目主任埃米利奥·艾米尼指出,不管什么情况,都需要不只一种疫苗。有些疫苗可能在某个年龄组如儿童或老人身上更有效,而有的疫苗可能成本或剂量不一样。此外,多种疫苗进入生产也能避免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障碍,供不应求。 而在牛津大学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和康希诺生物联合研发的全球首个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已于4月12日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27日透露,中国政府支持的5个路线的新冠疫苗研发都在有序推进中。其中,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疫苗、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两款灭活疫苗均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 同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至此,中国已有四个新冠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与此同时,美国Moderna公司和Inovio公司的疫苗也开始了小规模临床试验,目前处于验证其安全性、剂量和其他相关数据的阶段。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