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医疗 >

他一个极限操作就救了武汉!可谁知道这个抗疫英雄?!

时间:2020-03-13来源:德国优才计划 作者:德国优才 点击:
今天在我们国家的中科院里面, 有155位医生获得过院士荣誉, 而这155位院士中, 有154位都是西医, 只有一位是中医! 在以西医为绝对核心的中国中科院, 此人居然能以中医身份, 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而且在这次国家派去武汉的, 顶级医学专家团队里, 就有他

今天在我们国家的中科院里面,
有155位医生获得过院士荣誉,
而这155位院士中,
有154位都是西医,
只有一位是中医!
在以西医为绝对核心的中国中科院,
此人居然能以中医身份,
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而且在这次国家派去武汉的,
顶级医学专家团队里,
就有他的名字,
他是和钟南山齐名的中国顶级专家,
但他却是最不为人所知的抗疫英雄!
他就是,仝小林
(Tong Xiaolin)
1956年,他出生于吉林的医学世家,
母亲是一位战地医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救人无数,
年幼的他记忆最深刻的就是,
听到有病人求医时,
母亲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会出诊,
哪怕自己也在生病,
哪怕门外是东北零下三四十度的雪夜,
都会背上药箱,义无反顾去治病救人。
文革时期缺医少药,
为了以最小的资源损耗来治疗病人,
母亲开始涉入中医苦学针灸,
不惜以自己的身体试针。
母亲这样的医德,
让年幼的他也发下宏愿:
长大后,
也要做一个像母亲这样的医生,
治病救人,扶危解困。
学生时代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学霸,
在号称“地狱难度”的77年第一届高考中,
他一举考进了吉林医科大学,
然而始料未及的是,
命运给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接过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傻了,
本来报的是医学系,
怎么给我调剂到中医去了?
后来才知道,
是因为中医需要古汉语基础,
所以,语文分高的,
都被调剂到中医专业了。
可是在他的班里,
多半都是中医世家的孩子,
他们的学习基础,要远远高于他,
因为身在中医世家,从小就能耳濡目染,
“汤头歌”“穴位图”都是当儿歌背的,
他们可比仝小林多出十几年的童子功呢,
这种差距要想迎头赶上,真的难度极大。
可他这个人不服输,
军训的时候,大学还没开课,
他就跑到图书馆借书,
抓住一切时间自学。
有一次正在借阅时,碰到一位老师,
老师让他翻开两本歌诀,
当着他的面,
就把里面从奇经八脉,
到十四经脉从头到尾背了一遍,
中间还没有一点停顿,
这种烂熟于心,
简直刷新了他的三观,
也让他记忆太深刻。
后来,别人告诉他,“你知道这人谁吗?”
“这就是咱学校的大国医,陈玉峰教授啊!”
机缘巧合地是,
陈教授后来将他收为了入室弟子
陈教授告诉他,学中医先讲究一个“背功”,
“没什么窍门,摇头晃脑使劲背”,
“背都背不熟,用的时候还得现想,
你还想看好病?”
他将这句话牢记在心,
别人背一个小时,他就背两个小时,
他就这样,完全靠着勤奋,
到最后居然真的“后来居上”了。
学到一身过硬基本功的他,
又逐渐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日后的临床治疗和学术摸索中,
他竟然推翻了,
流传已久的中医“消渴理论”,
以一己之力,
更新了世界难题“糖尿病”的治疗,
并毫无保留的推广至全国中医学界,
解决了这一领域上千年的难题,
他的成就,不仅是自己能治,
还让全中国的中医都会治糖尿病,
仅这一项成果,他就拯救了,
无数饱受病痛折磨的家庭。
而他发明的新理论“中医量效关系”,
又在“理法方药”后,加上了一个“量”,
大大更新了全国中医的治疗手段,
使无数疑难杂症因此得到理论指导,
并最终解决,揭开了,
无数失传秘方的奥秘所在,
又把我们中医的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全国中医也都因他的成果受益匪浅。
今年64岁的他,
已经撰写了十多部著作,
发表了学术论文三百多篇,
我们大众对他没有什么认知,
但他在中医学界,早已是赫赫大名了。
他让中医展现出极佳的疗效,
让国家不得不重视中医的价值,
因此2019年,
他正式当选了中科院院士。
时间来到了2020年,
武汉新冠疫情爆发前,
这个春节他本来已计划好全家去度假,
可一听到疫情,立刻就把机票退了,
其实当时国家还没有宣布使用中医,
但他还是什么都没说就回来了,
事实证明,国家的确需要中医,
他立刻被国家委任为,
中医国家队的带头人。
这个任务可以说是相当的艰巨,
因为,由国家签发文件,
大面积发放汤药救治病人,
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史无前例,
即使是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
可见这次疫情形势之严峻,
而接下来他的指挥和举措,
证明了国家没有选错人。
当时武汉已经封城了,
全城人民,人心惶惶,
一方面,大大小小的医院人满为患,
普通感冒的,流感的,新冠的,
都涌进了医院,有极大的感染风险,
医生面对人山人海,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都不够,
基本上处于崩溃的状态,
另一方面,很多人呆在家里,求医无门,
此时就是他经过调查研究,
分析时局之后,
马上提出解决社区病人是重中之重。
他认为,社区防控是第一道防线,
不把这个源头切断,就是釜底抽薪,
病人会越来越多,
医院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到最后医疗体系一旦崩溃,
就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了!
于是他制定出了一个极其明智,
今天看来,堪称胜负手的一个决定,
那就是:“想办法,
让病人在家就能得到医治”。

 
他要尽快拟定出一个中医药方,
而这个看似只是一个药方,
但实际上难度却极大,
因为首先它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
所有人,所有体质吃了都不会有毒副作用;
二,
新冠病人和普通发热吃了都能见效;
三,由于不能问诊,不能号脉,
中医本是最讲究一人一方,辨证施治的,
有条件的甚至还要追求每天一方,
可现在万人一方的同时,还得保证疗效,
能开出这样的“通治方”,
无疑需要非常高超的医术的,
这种方子,
也只有他这样的大国医敢开了。
就是这张方子:
他作为中医药国家队的带头人,
在极短时间内,
就制定出了这样一张,
面向万人的诊疗方案,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这个方子用起来是相当有窍门。
先开第一副药,
针对所有人的,喝三天,
这三天的药下去,
普通发热的病人,直接就治好了,
这样不用试纸和CT,
就把新冠肺炎的都筛出来了,
然后再把这些筛出来的人,
根据情况再继续服药两周。
从2月6日到2月10日,
他在一线指挥社区工作人员深入社区,
陆续发放了几千人的汤药,
第四天,反馈一条条传来,
结果令人为之一振,
服药的患者基本上都有很大改善了!
而且,康复者没有任何后遗症!!
接下来,他还联合信息部门,
制作出了一个微信小程序,
让患者可以在家,
通过手机自助填写病情,
等填好自己的病况之后,
相应的药就直接开出来了,
然后再让配送员直接送药到家,
没条件煎药的还可以代煎,
没想到吧,
中医还可以这样来看病治病!
要知道,
这么多人面临生死,忧心忡忡,
本来是会对社会造成极大压力的,
可仝院士的举措,
极大的缓解了很多患者们的焦虑,
稳定住了武汉危急局势。
就是靠着他带队的中医的高超医术,
以及有效指挥,
各大医院不再人满为患了,
其次,
无人收治的患者也能得到救治了,
最后,最关键的,
还杜绝了人员的大量频繁接触,
所造成的交叉感染。
在条件极其有限,如此严峻时期,
这个一举三得的极限操作,
可以含不夸张的说,
他这次救了武汉都不为过!



而在局势被控制住的情况下,
他还精益求精,
请来了很多中医的大国医、老先生,
一同拟定了第二版、第三版中药方,
并且将精进后的药方,推广至全国,
为全国抗击疫情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西医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
无数病人因为他的药方而受益,
无数家庭因为他,
而避免了家破人亡的悲剧,
他的贡献就像钟南山、李兰娟一样,
也是这次战“疫”中的一颗重磅炸弹。
然而,中医代表的他,
其曝光率远远不如以上两位,
当然他也并不会因此而介意,
因为,每一位上阵抗疫的医生,
他们连生命都置之度外了,
怎么还会去考虑这些呢?
可是我们不能不知道这样的英雄啊!
曾经有记者问了他这样一句话:
“您眼看那么多病人死去,
您就不害怕吗”
他回答说:"害怕也没有用
甚至走进病区那一刻,心中会有一份豪迈,
我觉得很多医护人员都有这种战斗的心态,
当年非典的时候,我带着科里的医护人员,
集体朗诵着开国领袖写的《送瘟神》,
走向没有硝烟的战场,
我想,此刻,
在一个个病区,在一家家医院,
在武汉,在湖北,在全国,
正流淌着这种情怀和勇气。"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是啊,这是何等的情怀和担当!
今天,全国已经基本没有了新增病例,
连武汉的新增病例都控制在50以内,
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
面对这么艰巨的一场抗疫斗争,
今天的战果,一定离不开,
他们这样的抗疫英雄和国家脊梁。
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
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而像仝院士这样的,
一定就是基辛格口中,
那些最勇敢的中国人之一吧。
他做到了,
让很多人扭转对中医的偏见,
他做到了,
让现代医学对中医心服口服。
所以,今天我们有理由,
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故事,
知道这样低调的中医真英雄,
他值得今天我们所有人的
致敬!点赞!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