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坏牙齿断送了吴佩孚一生,小小痔疮要了张居正的命,华盛顿或因急性咽喉炎致死……古今中外不少历史人物,纷纷被在现代医学看来很好处理的小毛病夺去了生命,实在令人不胜唏嘘。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生宁方刚(微博名“阿宝”)在自己写的医学科普书《八卦医学史(1、2)》中,分析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所患的疾病,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分享了不少关于疾病防治的科学知识。 吴佩孚:拔牙后感染 一个牙齿,断送了民国时期军事家、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吴佩孚。据其幕僚汪祟屏的采访记录:1939年11月24日,吴佩孚吃羊肉水饺时,一块碎骨渣之类的东西嵌入左边一只镶有金牙套的槽牙的牙缝里,疼痛不已,请日本牙医到家诊治,医生拔出了这颗坏牙。拔除这颗牙并没有缓解病痛,相反出现了严重感染,吴佩孚左腭肿痛,粥水难咽,“腮部肿胀,继而高烧昏迷”。 吴佩孚和家人病急乱投医,先后请了三名中医治疗,效果不佳。后又将德国医院的德籍医生请来,其建议输血和手术(在当时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这个治疗方案是科学合理的),但遭到吴佩孚反对。到12月3日,吴佩孚觉得自己不行了,开始嘱托后事。12月4日早晨,德国西医再次建议入院开刀,吴佩孚依然坚决不肯去。吴佩孚在旧部齐燮元的坚持下,同意让日本军医一试,结果日本军医用手术刀在他右腮下气管与静脉的部位一刀割下去,他就断气了。 吴佩孚死亡的根本原因,应是一种严重的牙科并发症:路德维希咽峡炎(也称脓性下颌炎、口底蜂窝织炎),多由口腔或牙根感染引起,以拔牙后多见(所以老年人的残牙一定要处理好,患有龋齿、装假牙、拔牙的人都要注意)。感染灶的处理方法是切开脓肿进行引流,一般是在下颌骨下缘做横切口。从吴佩孚后人描述的日本军医的切口位置看,对方正是要做这种引流术,只是手术已错过了最佳时机。 疾病科普:人到中老年,牙齿越来越“不给力”,很多牙病患者会选择拔牙。但以下人群不能贸然拔牙: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若必须拔牙,应在拔牙前服扩张血管药物,并备好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经医生同意方可拔牙。②对口腔颌面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认为在放射治疗后3-5年内不应拔牙,否则可能导致拔牙创口长期不愈合。如果必须拔牙,手术前后均应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③某些血液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患者的凝血机制比较差,不可随意拔牙。④糖尿病患者、患病期间的甲亢患者、孕期妇女拔牙都要谨慎。 张居正:砒霜治痔疮中毒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仅仅做了10年内阁首辅就死了,享年57岁。关于张居正的死因,比较主流的说法,认为张居正是死于痔疮发作。万历九年,从张居正故乡荆州来了一位民间医师给张居正治病。医师的方子对痔疮治疗效果不错,但极大损害了张居正的健康。据张居正奏章说,“臣宿患虽除,而血气大损,数日以来,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寸步难移”。 治痔疮何以造成如此严重的健康损害呢?张居正说他的医生将痔疮“拔其根”,那个年代对痔疮“断根”的方法,不是切除,而是“枯法”,是使用一种叫枯痔散的药物涂在痔疮上,令痔疮自行干枯坏死并最终脱落。这种枯痔散的成分是:白矾、蟾酥、轻粉、砒霜,还有童子的天灵盖。蟾酥是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轻粉是氯化亚汞结晶,两者均有毒。而砒霜更是大名鼎鼎的毒药三氧化二砷。 需指出的是,直肠黏膜的吸收能力相当强。有孩子的人大概都使用过退热用的消炎痛栓,该药就是从孩子的肛门塞入,用药不久孩子体温就会下降,可见直肠黏膜的吸收能力。 急性砒霜中毒的症状有两大类:一类是急性胃肠炎表现,一类是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小剂量反复摄入者症状较轻且起病较慢。张居正死前“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四肢无力,寸步难移”,很符合砒霜中毒的表现。 疾病科普:痔疮发病率高。现代医学认为,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针对于有症状的痔重在消除、减轻症状。 痔疮一般分为三级:轻度痔疮看上去不明显,突起不超过蚕豆大小,症状不重,偶尔出血,可以不用药,不需要到医院去治疗,多注意卫生和饮食习惯就可以;中度痔疮就不一样了,会频繁出现肿胀和出血,突起大于1-2个蚕豆,稍微吃点辣、喝点酒,痔疮就肿起来了,这时要用药物治疗;重度痔疮的突起体积较大,个数也较多,症状发作得更频繁,比如环状痔,这时用药效果不明显,需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 宋太宗赵光义:慢性骨髓炎 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北上攻打幽州惨败,右大腿中两箭,坐驴车逃亡。此后,腿伤始终没能彻底痊愈。“身带旧创,每年发病,痛苦殊甚”,18年后,赵光义腿伤复发去世。 以现代医学观点解读,赵光义这种迁延不愈的腿伤可能是慢性骨髓炎引起的全身感染所致。 古人没有细菌学知识,不知道感染的原因和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看到伤口反复发作,想当然地认为箭伤有毒。我们看影视作品,古人被箭射伤,往往咬牙拔除箭头然后敷上金疮药包扎起来。这种处理是非常危险的。把积血和坏死组织闷在伤口里,脓液无法排除,又没有抗生素,想不感染都难。 当感染发生后,脓液和细菌很容易累及被箭头损伤的骨头,如果病人身体健壮,有可能扛过伤口的急性感染,伤口得以暂时愈合。但这种愈合并不是真正的痊愈,伤口内依然有细菌残留。一旦出现全身或局部的抵抗力下降,就会出现炎症的急性发作,周而复始。在患者年龄较大或体质较差情况下,这种感染可能发展成全身的感染或脓毒血症,导致患者死亡。 疾病科普:对慢性骨髓炎,现代医学有较成熟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彻底清除死骨和坏死组织,以血运丰富的肌瓣或皮瓣填塞死腔,再针对性地规范足量地用抗生素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痊愈。但该病较顽固,一些患者可能需多次手术。治骨髓炎所需的清创技术、皮瓣和肌皮瓣修复技术,以及抗感染治疗等是烧伤科的特长,因此在很多医院,慢性骨髓炎由烧伤科治疗。 “诗圣”杜甫:急性胰腺炎 “诗圣”杜甫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但获得最广泛认可的是正史的记载。《新唐书》本传记载:“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在耒阳被洪水困住,10天没饭吃的杜甫大醉一场,当晚死亡,虽然可能性有多种,但从医学角度,应首先考虑两种疾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胃扩张。 酗酒和暴饮暴食是诱发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在外科急诊里,暴饮暴食后突发剧烈腹痛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急性胰腺炎。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大吃大喝的时间段,就是急性胰腺炎的高发时期。重型胰腺炎患者病情进展极快,部分患者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可以小时计算。急性胃扩张大部分情况下是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但过度暴食也可以诱发。 疾病科普:成人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胆结石使胆管功能失调,胆汁排泄受阻,胰液返流引起胰腺炎;二是暴饮暴食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导致重症胰腺炎。因此,有胆结石的老人最要提防暴饮暴食。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胰腺炎病人出现上腹部疼痛症状后,大多数选择先去看内科。建议高脂血症、脂肪肝或肥胖患者一旦发生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应首选外科就诊,在排除了急性胰腺炎等外科急症后再转到内科就诊,以免错过最佳诊治时机。 诸葛亮:上消化道出血 《三国演义》中,一代奇才诸葛亮死前的症状,是七八天反复吐血和昏迷。 上消化道的少量出血,一般表现为黑便,出血量很大时才表现为吐血,严重的失血会导致休克和昏迷。其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可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半左右。诸葛亮的病情很符合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表现,以胃溃疡的可能性最大。 疾病科普: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现在已研究得比较透彻:是一种叫幽门螺杆菌的细菌破坏了胃十二指肠的黏膜屏障,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对其下方的黏膜组织进行自身消化导致。通过药物清除幽门螺杆菌和抑制胃酸分泌并保护胃黏膜,绝大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可治愈。即使早期未能及时治疗以至于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这样的严重并发症,也可以通过内镜和手术方法及时止血,配合输血和抗休克疗法,挽救患者生命。 华盛顿:急性咽喉炎 1799年12月12日,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骑马来到了家乡维尔农山。第二天,他的咽喉开始有些嘶哑,感到疼痛。第三天凌晨,他开始发烧,全身发抖,喘气粗重,呼吸很困难。但当时华盛顿和医生做了完全错误的决定:用黄油、蜜糖和醋等配制的冲剂漱口,人为地加重了咽喉部刺激;先后放了4次共计2000毫升的血,相当于他全身血液的1/3至1/2。这非但没有任何治疗作用,还会导致严重的失血和休克。12月14日晚11点30分,华盛顿死亡。 华盛顿发病急,病情进展飞快,主要症状为咽喉疼痛、嘶哑、呼吸困难,伴有寒战和发热。这是比较典型的急性咽喉炎的表现。 疾病科普:急性咽喉炎有个最大的危险,就是引起呼吸道梗阻。由于局部的炎症,咽喉部会变得容易激惹,一旦受到刺激,非常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和喉痉挛,导致窒息。 实际上,华盛顿当时并非没有生还的机会。当时在场的一位年轻医师Dick,曾提出了一个方案:气管切开术,这是当时唯一可能拯救华盛顿的办法。气管切开术在当时是旁门左道,在如今已非常普遍。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