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鼓舞》(1959年摄于上海市四达路幼儿园,正面中为作者) 老来开始学舞,是在“艺术创意西宫舞训班”,舞堂设在沪西工人文化宫(简称“西宫”)一隅。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占整面墙的练功镜上方,有一幅白底红字的标语:“学舞蹈,从现在开始都不晚”。舞训班每堂课两小时,前一小时练基本功,后一小时学舞蹈。入学那年,刚做完腰椎间盘手术不久,见到学员练基本功的架势,我吓退了。一位同学见我打退堂鼓,便热情地对我说,来试试吧,有几个同学习舞后,腰腿病都好多了。我心里疑疑惑惑的,那就试试吧?这一试,就十年了。 有一次去“西宫”上课,走在通往教室的偏道上,一位正在打羽毛球的老人,友好地与我打招呼:是舞训班的吧?我感到很惊讶,我们素不相识啊?他说:看你走路的样子就知道了。还真是,自从学舞后,很多朋友都说,我的体态轻盈,面带笑容,心胸宽阔,变得年轻了。学舞蹈,真有这样的魅力吗? 学舞是一个心境愉悦的过程。舞训班有一个固定课目《晨曲》。每当清心悦耳的音乐响起,或悠远,或明快,或缠绵,或激荡,我跟随音乐的节奏,踮脚、扭腰、甩手,眉目顾盼凝神,身心悠然若醉。脚步的挪移带动着手臂的摇摆,尽情舒展着平日里拘促的身姿。舞者用肢体语言,表达迎接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早晨,振奋精神、放飞心灵的快乐。 学舞是一种文化积攒的过程。以舞蹈《化蝶》为例,这是《梁祝》故事的片段,哀婉的乐曲,吟诉着千古传唱的凄美爱情悲剧,每一个动作,都需不断理解剧中人物或甜蜜、或愤懑、或无奈、或抗争的思想追求和崇高意境,才能准确地把握好舞蹈动作的刚而不拙、柔而不懈、韧而不僵、脆而不浮。 舞蹈《女理发师》(1964年摄于四达路小学,左一为作者)
舞蹈《游春》(2016年,西宫舞堂,李萍摄)
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学舞蹈后,首先改变了形体。舞训的过程中,始终要求身胸颈挺拔、腰腹臀收紧、腿脚趾着力。久而久之,走在路上,就自然挺胸收腹,眼观远方,流露出一种内心的稳健和自信。其次,有了对生活的新追求,开始着意妆扮自己。衣柜里不断增添新的服饰,春有春的妩媚装,夏有夏的飘逸款,秋有秋的玲珑花,冬有冬的梦幻色,衣裳妆点了生活的多彩,也提高了审美层次,举手投足间显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再次,心理上没有老去的感觉。在我们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已78岁,无论是体态、面容,都至少比同龄人年轻十岁。练功(摄于2016年,西宫舞堂,左一为作者,李萍摄) “学舞蹈,从现在开始都不晚”。学舞蹈,让我收获了健康和美丽! (本文2020年7月16日《上海老年报》“休闲版”节选刊登。)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