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由心生、病从口入,要想战胜肿瘤,也得从调整饮食与调节心情入手。 在潜心钻研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同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肿瘤二科主任许玲教授还格外关注病人的饮食和心理问题。在她看来,如果只会开药方而忽略病人的这些问题,那再好的药也未必能取得好的疗效。
许玲教授
► 六颗猕猴桃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直肠癌手术后伴有放射性肠炎患者,因为频繁腹泻专门来找到许玲看病,可药吃了一周,症状还是没有控制。 “许医生,你的方子不管用。”患者有些生气。 “你平时的饮食情况怎么样?”许玲仔细询问。 “我每天都吃很多水果,一天要吃六颗猕猴桃,因为猕猴桃里有很多维生素,而且还能抗癌。” 许玲告诉他,问题就出在这儿,他的肠胃不适合吃大量的水果,尤其是寒性的水果会加重腹泻。听了许玲的建议,病人的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 有一位胃癌病人曾经告诉许玲,自从得病后,她的先生就与她一起“总结人生”,他们认为一定是过去的饮食习惯不好,才会得癌。所以在手术后,她严格要求自己只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绝不再吃肉。结果人越来越消瘦,每到晚上,还会觉得胃痛难受。 “晚上胃脘痛,说明脾胃已经虚寒,再吃寒凉的水果或者难以消化的杂粮,胃自然会受不了。”许玲告诉她,手术后她最适合吃的是容易消化的面条和馒头,而生冷的水果以及甜食则都要忌口。 饮食处方一开,再配以温中理气的中药,没过多久,这位病人的胃痛就消除了。 类似的情况,许玲遇到过不少,有些病人还常常会拿着网络上流传的关于饮食的种种文章来询问。她深深感到,如果不重视饮食问题,再好的医术也无法解除病人的痛苦。 许玲认为,最重要的饮食原则无外乎:顺应四时、胃喜则安和因病制宜。“每个人的体质都有寒热温凉之分,食物也有,只有不断了解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适合吃什么,不适合吃什么,才能吃对食物。”许玲说。
► 快乐也是重要的“药方”
2003年,有一对英国夫妇双双罹患癌症,医生认为他们的生命仅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夫妇二人决定用“最后”的时光来完成生命中最想完成的事——环球旅行,他们与旅行社订下合约,倾尽家产,做一趟豪华的环球旅行,只要夫妻中任何一位在旅程中去世,合约就自动终止。 出人意料的是,原本计划一个月的旅行却持续了一年半,这对夫妇赴医院检查后发现,恶疾竟在旅行中不药而愈。 许玲告诉记者,这个真实的故事并非奇迹,在面对癌症以及许多疾病时,快乐都是非常重要的药方。 “医生,我为什么会得病?我工作那么努力。”这是在与肿瘤病人打交道的20多年里,许玲经常要面对,却又难以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 她发现,许多不幸遭遇癌症的病人都有些完美主义的倾向,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精神压力下,容易悲观、焦虑。 “中医认为,气在人体内不断地循环着,从而推动血液的运行。情志失畅,最受影响的,就是气的运行,气血受阻,日积月累,负能量就会在身体里堆积,从而引发疾病甚至肿块。”许玲说,“我们不仅要用药物化解病人体内的肿块,更要用关怀化解心理的负能量。” 如今,许玲十分重视肺癌患者的全程身心管理,“身心管理,就是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给病人更多情绪与饮食上的指导,重视非药物疗法的作用。而‘全程’就是从肺部小结节开始,一直到手术后的康复,都给与病人以指导和帮助。” 在岳阳医院肿瘤二科,许玲与她的团队专门为部分肺癌患者辟出了一个音乐治疗室,邀请气功研究所的专家来传授专门改编的八段锦,他们还为病人们安排了一系列音乐疗法。 早在2008年,许玲就做过随机对照研究,接受化疗的肿瘤病人被分为三组,每天早晚分别聆听中国五行音乐、西方音乐和新闻。结果发现,每天听音乐的化疗病人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情况明显减少,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每天听新闻的患者。 在许玲看来,做医生最重要的是要让病人放心,只要病人有需要,她还常常会热心地推荐最适合他们的其他科室甚至是其他医院的化疗、手术或放疗专家。 (解放日报旗下公众微信号“哎哟不怕”将于3月20日下午2点30分,在岳阳医院1号楼4楼举办公益讲座及咨询,主讲人:许玲主任;讲座题目:肿瘤患者的饮食及情志调护。 (责任编辑:日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