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健身 >

欧洲马术文化衍生出“中国味道”

时间:2016-05-02来源:解放网 作者:秦东颖 点击:
马术运动的百年历史背后,是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传承,这也与上海的城市精神不谋而合。

一名外国选手在团体赛中的雄姿。 解放日报记者 邵剑平 摄



       上海之跃,因跃而悦。2016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昨天落下帷幕。顶级马术赛事特有的观赏性,赛场外“英国小镇”琳琅满目的铺子,无不让观者仿佛穿越到20世纪某个英伦小镇。起源于欧洲的现代马术运动有着数百年的历史,环球马术冠军赛落“沪”三年,中国的土壤也让数百年的欧洲文化衍生出“中国味道”。

  
越来越多女性盛装出席

  几百年历史沉淀,马术运动已经形成自己固有的着装礼仪。一开始用来防晒与保暖的帽子,后来慢慢有了装饰意义,并成为赛马场的传统保留至今。马术观赛除了热闹,还多了份优雅。随着马术冠军赛在上海的举办,本土的观众也跟着赛事一起“入乡随俗”。特别是女性观众戴各种漂亮帽子的盛景,在其他体育比赛中难得一见。
  上海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澜告诉记者,“其实第一年要举办马术比赛时,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为是什么‘跑马场’?就像网球大师赛最早来上海时,还有人以为打网球跟打羽毛球差不多。这其中有一个文化培育的过程。”
  跟三年前相比,现在盛装出席的女性观众比例明显增加。受到现场氛围影响,一些忽略了着装的女性意识到,“哎呀!明年我也要这么穿。”而“英国小镇”的帽子摊位前更是人头攒动。从“一顶帽子”悄然发生的变化,正是马术文化落地的第一步。
  以中华艺术宫为背景,骏马跳跃1.6米的障碍,这个画面已经定格,并成为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的标志性画面。走过埃菲尔铁塔、迈阿密海滩、摩纳哥海格力斯港,当马术遇到上海,它成为城市体育营销的又一经典案例。
  姜澜表示,简单地模仿是不会像的,只有兼容并蓄上海城市的特点,体现赛事文化的丰富多元性才对路。“我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在寻找哪些东西能成为赛事的亮点,并且组合起来相得益彰。”今年的赛场,场内观赛,场外社交,就连外国选手没有比赛也经常流连于“英国小镇”。

  
实现赛、会、展的联动

  今年赛事的另一大亮点是马产业论坛和马博会。一场中欧马产业研讨会,短期内发出邀请就得到热烈反响,吸引了如荷兰卢卡斯律师事务所的专员风尘仆仆赶来。这也是一家从事马产业链经济的世界著名公司。马博会则吸引了50多家参展商,数量是去年的4倍。充分发挥赛事平台的作用,真正实现了赛、会、展的联动。
  在马博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企业。比如一家意大利品牌的马靴制造商,为一个客人定制皮靴,仅测量脚型就花了20分钟时间。据了解,很多参赛选手,甚至皇室成员都是他们家的客户。还有一家中东马场经营世界有名的观赏马,而繁育好的马种,没有几十年功夫是根本做不到的。其他如马掌、马鞍、马饲料等品牌,无一不是经历了岁月的打磨。
  马术运动的百年历史背后,是专注敬业的“工匠精神”传承,这也与上海的城市精神不谋而合。




(责任编辑:树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