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青带队干部的直白

来源:知青研究虚拟文献馆 作者: 周恩锡 时间:2017-03-01 点击:
 
   没有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就不会有红卫兵运动的偃旗息鼓;知青运动的返城风暴是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推手。
   1968年12月21日,伟大领袖发布最新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展开。在约十年的时间内,共有超过一千七百万青年离开家乡奔赴农村和山区。今年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45周年,内地知青自我纪念再掀高潮,一些报刊也相续进行了报道,如何认识和评价这场运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曾是一名1974年鞍山市知青带队干部,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今年观看北京“复兴之路”展览,“实事求是”匾额赫然在列,愿意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再谈看法。
  
   一、发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主因:
  
   1、结束红卫兵运动:文革初期,毛泽东曾十一次在天安门接见和检阅到京的红卫兵,表示对他们的支持和希望,壮大起来的红卫兵在毛泽东红司令指挥下所向披靡,为毛泽东的战略部署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红卫兵运动就不会有1968年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除台湾省外)。红卫兵运动为各个省市相续成立的革命委员会功劳显赫。各地方成立的红卫兵在随后的运动中大都分成两派(造反派、保守派),北京各高校大都分为天派,地派两大派别,匪夷所思的是每一次中央文革领导对北京两派的讲话,两派都欢呼,两派领袖传达讲话内容,都是传达对自己派有利的方面,双方各取所需,为了摽榜自己这派更忠于毛泽东,两派从来没有停止过派性斗争。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清华井冈山兵团与清华4.14兵团争吵不断,武斗不断,毛泽东的“斗、批、改”已经转化为造反派内部的互斗,为此使毛泽东对红卫兵从希望到十分失望,“斗、批、改”结束遥遥无期。从1968年7月底起,毛泽东派解放军和工人的宣传队进入大学,强行制止派性、恢复秩序,紧接着就掀起了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迅速结束红卫兵运动的关键一步,宣告成立两年多的红卫兵运动完成了历史使命寿终正寝。
   2、意识形态:毛泽东认为新中国建国十七年以来,中国的学校教育是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教育,青年越来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革命理想,因此,他们必须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才能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红卫兵无休止打派仗间接验证了他的看法。与此同时,上山下乡还能为缩小“三大差别”(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做贡献。
   3、经济领域:⑴中国农村历来落后,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需要城市青年把知识、文化、科技带下去,而边疆是“反帝反修的最前线”,需要增加防卫力量,建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就是基于这样的考量。⑵解决城市青年就业和城市人口膨胀等问题,据说失业只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问题,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为此从1956年起上山下乡就和解决失业“结合”起来了,为此,党中央树立了“邢燕子,侯隽,---”等典型人物,成为国人学习的模范,那时被称为知青上山下乡。三年文革,全国抓革命是实,促生产是虚,不可能通过大规模投资扩大内需提供职岗。同时,大学停办,高中缩招,初、高中积压的毕业生必须安置,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为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发表的毛泽东指示,这篇报道的题目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结合当时苏修亡我之心不死及“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需要,疏散大量的城市人口,减轻城市供应负担是必须的。
   毛泽东发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可以达到上述三个目的:⑴结束红卫兵运动,⑵遮掩可能出现的大面积失业困局,⑶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真可谓“一箭三雕”。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能够达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人物众多,但毛泽东能调动全国百姓呼应已达炉火纯青地步,实为当今世界第一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至于将城市人口和青年精英送往农村——工业化的相反方向,会造成怎样的历史后果,在文革没能按预期设想情况下结束,只能先行一步,解决当前问题。后续问题如给李盛霖信所言,容“统筹解决”。
  
   二、知青返城风暴是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力
  
   4、毛泽东去世,四人帮被捕,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失败,也预示着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社会的现实是知青通过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他们认识了农村,通过认识农民而真正认识“与工农相结合”,通过尝到“再教育”而意识到“再教育”的实质内涵,从宏观上,知青上山下乡完全与现代化背道而驰,通过简单的农业劳作怎么可能进至科技化?开荒种地、挥镰收割怎么比得上机械化操作,知青的青春热血挥洒错了地方,对于国家来说,除了“浪费”一代人的智力,还支付了巨大的道德成本,动摇了“实事求是”这一社会之本。笔者在青年点就遇到某些知青为了躲避下地劳动,为了早日回城编尽瞎话,方法和手段无所不用。
      文革结束,1979年2月,云南勐腊农场千余知青跪地向农垦总局局长哭求:“我们要回家!”开启了全国知青的返城风暴。各地知青返城请愿成为最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北京知青返城后,政府不能安排工作,知青们卖大碗茶谋生,成为当时媒体竞相报道的话题,现在前门老舍茶馆还保留着二分钱大碗茶的传统,只是现在青年人已经不知道当初的来历了。在人民币贬值的今天,二分钱居然能在首都买碗茶,不能不说是当今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78年李先念说:“国家花了70亿,买了四个不满意。”——青年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迫使政府 认识到不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的政治后果,从而推动政府工作重心从意识形态向经济建设转移。返城知青成为结束文革,促成经济改革开放的生力军,这是不言而喻。
  
   三、进入国家领导层知青群体的意义
  
   5、知青运动结束已45年,1800万知青大都进入垂暮之年,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产生的中央决策群体有一个鲜明的时代特色,即有一部分人具有知青经历,按照任何事情一分为二的观点,上山下乡的正能量就是上山下乡“运动”使毛泽东的红卫兵走近现实,特别是居庙堂之高的高干出身红卫兵知道了中国的现状,如果说毛泽东是最接近农民的领袖,那么上山下乡运动使知青特别是高干子弟知青们接通了中国农村、农场的地气,以习近平为代表的知青群体走入中国领导层可谓中国人民的幸事。
   迄今为止,规模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的上山下乡运动与文革一样在“复兴之路展览”淡化处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1977~79届,只有43.9万知青进入大学,加上其他渠道进入“上层建筑”的知青,估计总数不会超过百万。1/18的成才率,既是1700万多知青的个人不幸,也是整个国家的灾难。著名知青作家叶辛指出“在知青群体中产生知青作家群,但是我们这代人几乎没有优秀化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蹉跎岁月给整整一代人造成了很大伤害,有许多没有还清的债”。在党的十八大产生的有知青背景的高干子弟进入国家领导层是距知青作家群体后最大的收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知青来讲,当前知青的回忆大多为知青亲历。笔者手头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局限于下层个体亲历,即便涉及宏观整体,亦受到“必须克制”的局限,尤其必须面对出版那道严审雄关,多少资料由作者本人就“自觉”过滤掉了。失去资料等于失去准确判断的前提。
      现在知青的多数人还在世界,再不抓紧时间抢救性搜集这场运动的第一手资料,到他们离开这个世界在进行考古挖掘,实在有点对不起知青们付出的热血与青春。 “淡化”,“屏蔽”不是对历史负责的表现,特别是知青的佼佼者已经进入国家最高领导层,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一个时代沉重的话题,也是许多八0后父辈的话题,揭开一个民族烙下心灵创伤,也许很痛苦,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该是“实事求是”给出党和政府层面答案的时候了。
  
   四、纪念知青上山下乡运动45周年
  
   没有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就不会有红卫兵运动的偃旗息鼓;知青运动的返城风暴是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推手。“谁要是不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终结而高兴,谁就是没有心肺;谁要是追忆“如歌岁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谁就是没有头脑”。
   6、无论个人如何“无悔青春”还是媒体如何“岁月如歌”,它毕竟标志一个“永不复生”历史时代的结束。21世纪的中国人民应该知道:没有“文革”,就不会发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知青本人和他们的家庭为国家的稳定、为国家分忧解愁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在“广阔天地战天斗地”为当地人民做出的成绩,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告慰非正常死亡、长眠在地下的知青闭上双眼,永远不会有再第二次上山下乡运动。让中华民族的后人永远记住他们—20世纪独一无二的上山下乡知青群体。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知青群体是一颗永远发光的的恒星,他将永远运行在中国历史的轨迹上,照耀着未来的中国人民前行的脚步。

(注  :本文转载自网络,供讨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国家利益面前,我们对乐天说“不”
    下一篇:罗援献反制萨德十策:必要时可定点清除萨德阵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