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式养老还需补齐乡村短板
来源:快乐老年报 作者:时言平 时间:2017-02-10 点击: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日前公布。从2004年至今,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工作”的,今年又与时俱进地提出来一些新举措。譬如,在用地政策方面,这次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严禁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
无论是出于对城市环境的忧虑,还是出于对乡土情结的怀念,如今,向往回归乡村养老的城市离退休老人不在少数。在很多人的设想中,寄情山水或者躬耕垄野,在十里八村怡然自乐,这样的晚年生活方式值得尝试和体验。在这样的需求之下,盘活闲置宅基地支持乡村养老事业,对于激发乡村活力,促进农民增收,扩充社会养老服务,无疑大有裨益。
实际上,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也曾于去年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不难看出,中央一号文件此番将“闲置资源”从城镇延伸到了农村,从废弃厂房、多余办公用地延伸到了村庄宅基地,对养老领域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大。这对于农村、农民,以及社会资本来说,显然也意味着机会。不过,养老“下乡”,远不是有了政策支持的“一亩三分地”就万事俱备,完善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条件同样不可或缺。而这,恰恰是当前大多数农村的短板。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最大掣肘,这使得城乡医疗、交通、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水平相差甚远。如今,面对政策释放的红利,即便乡村不缺青山绿水,即便民间资本不缺投资热情,如果医保、社保等公共服务不能尽早实现城乡无缝对接,助餐、助浴、助医等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和对养老事业的扶持政策不能城乡同步发展,那么,田园式的养老蓝图恐怕也难在广阔农村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