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新华:《永远的眷恋》——西双版纳游记(一)
来源:知青之春 作者:顾新华 时间:2025-03-18 点击:


螺旋桨在飞速地转动,飞机在暴嚣轰鸣地抖动着。从上海浦东机场飞往西双版纳嘎洒机场的飞机,载着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和知青家属,又一次踏上了回归第二故乡的旅程。
回望
望着弦窗外四散飘浮的朵朵白云,我的脑海中仍然亲晰地记着那四十七年前,受尽了煎熬的我们,当时毅然决然舍弃了自己所有的一切,拖儿带女匆匆忙忙逃离这荒蛮落后的西南边陲西双版纳,回到了位于东海之滨上海的场景。想当年离开时也曾发誓,此生再也也不会踏上这片洒尽我们热血汗珠的红土地了!可是时过境迁,光阴似箭,一转眼,我们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已经步入了古稀之年!但这思念之情,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思夜长,哪怕就是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那在兵团农场时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时常想起,怎么也难以忘却!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时,就是在梦中,也会时不时地经常梦到,这西双版纳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战友,老领导。当我和一些战友们相聚时,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提起。这种梦牵萦绕,日思夜想煎熬着我们。终于,我们都实在忍不住了,就一次又一次地相约了,结伴回来,一次又一次地踏上这片红土地,去寻找、去看望、去回忆那已过去的曾经。要知道,这逝去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当年火热的青春留下的印迹!

而这一次,我们不但是自己又一次的回来了,而且把我们的知青二代、三代,甚至是把一些知青亲友近邻统统带了一道来,让他们也能真切地感受一下我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第二故乡的山山水水,领略一下美丽的西双版纳大自然秀丽的风景。
下午六时许,在内地这时已经是日落西山,暮色匆匆了,但是西双版纳独特的气候,机场外仍然是艳阳高照,风和日丽。机场出口处,“寻梦傣庄”迎候我们的大牌子,高擎在傣妹小龙英的手中!身穿傣族靓丽服装,长得身材秀丽,婀娜多姿,青春活力的几名傣族姑娘,在早一步从成都飞到西双版纳“寻梦傣庄”,专门来迎接我们的刘艳红刘总带领下,热情地把我们迎上了来接我们的车辆!
当我站在机场大门外“西双版纳欢迎你”的大幅标语之前,不由自主地喊了出来: 我终身难忘的第二故乡,西双版纳,我们今天又来了!
大巴车行驶在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宽敞的马路上,一路上车水马龙,马路两旁绿树成荫,长滿了只有热带地方才有的植物。街道上身穿各民族鲜艳服装的行人行色匆匆,商家门前挂了很多推销打折的宣传横幅标语。我注意到,和内地不同的是,有很多卖水果和一些小吃的摊贩,在马路或者是街道两旁随意设摊,但也没有看见什么城管之类的赶过来,进行大声呵斥和驱赶!见识了这种祥和和松驰的场景,让我们这些从上海过来的许多人都觉得诧异,这儿为什么没人管啊?大家不由得都发出了这样子的疑问。同车的刘总就给我们解释说,由于这儿是边境地区,地广人稀。老百姓来城里出售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是不受限制的。政府还鼓励百姓勤劳致富。而你只消在离开时,随手将垃圾清理干净就可以了!我们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确实可以用不着那些如狼似虎的城管来管理的。这老百姓自产自销的一些设摊贩卖,并以此来谋生,说明存在就是合理的!
行驶了二十分钟,车子拐进了曼广傣寨。这儿就是当年云南大返城知青英雄丁惠民为顾问,和一些企业家在一起历时几年,创办起来的知青养老基地。取名为“寻梦傣庄”。他们与这个寨子里每家每户傣族都签订了协议,把他们住房的下层都租赁下来进行了改造。(傣族一般习惯都居住在二层楼上。这底楼都放置杂物的)这样一来装上水,电,煤,铺上地砖地板,改建成二室一厅,或一室一厅的民宿。内里配置了洗衣机,冰箱,微波炉,沙发,淋浴,灶具,大床,橱柜一应俱全有条件的住房,还配值了室外的小花园。有西双版纳这样子的气候风景,加上这样的装饰配置,客人只须拎包入住。因此非常适宜那些前来避寒,养老,度假的各类人群居家使用。
今天我们的到来,让这个养老基地的全体人员全部行动起来了!从总经理到下面的员工,都为我们大开绿灯,全力配合,24小时精心服务。尤其是烧菜的大厨师傅,从这时候开始,就尽量按照我们南方人不吃辣的口味,每顿都变换着花样,从早餐到晚餐,给我们煎炒烹炸蒸煮一些我们喜欢吃的菜肴。哪怕就是早餐,也是馒头面条,米线米干,甚至包了馄饨,搞得花色品种繁多。而那用粮食玉米制成的,酷似茅台酒味道的包谷酒,则成了男同胞们每顿的最爱。每天都能够听到“水,水,水”热闹的祝酒声!大家都食欲大开,放开了肚皮,大朵快颐。在这儿真的不必去操心和担忧,会吃到什么农药添加剂!告诉你,在西双版纳这儿,只有新鲜纯天然的绿色蔬菜!
寻梦傣庄

说起位于嘎洒曼丁的这个“寻梦傣庄”,可真是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物产丰富,地杰人灵的好地方。西双版纳大力改革开发开放,嘎洒机场正在扩建。这扩建的地边位置就已经到了这个傣寨的旁边了。而与之配套的从景洪到嘎洒机场的快速车道,以及联接公路交通的神仙谷大桥,也已在今年二月份开始通车了。把嘎洒机场到景洪市内的交通时间缩短到了一个小时之内。现在的西双版纳,各种基建项目施工随处可见,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
而“寻梦傣庄”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以它独树一帜的定位,正在不断茁壮成长发展!它每天迎送着全国各地南来北往的游客和专程来此养老避寒的客人,在这中间,尤其是有很多已步入老年的知青朋友!傣庄给予他们最负责任的允诺:一定会给他们最热情的接待,最真切的关怀,最贴心的照顾,最优惠的价格。提供24小时全方位的服务。凡是来过住过“寻梦傣庄”的游客朋友们,对这“寻梦傣庄”大家都深有感触,纷纷交口称赞,一致给予好评!

来到植物园
我们一行四十余人,乘上包租的大巴车,在聘请的导游带领下,风驰电掣,很快来到了位于小勐仑的国家热带植物园;走进景区大门,绿树成荫,迎面就觉得滿园翠绿,那高大的热带乔木,高耸入云,五颜六色的鲜花琳琅满目。游人摩肩接踵,我们这些农民知青,以及他们的家人犹如走进绿色植物的海洋,顾盼生辉,两只眼睛都觉得不够看的。那枝叶茂盛的大榕树,每一根缠绕的树滕,犹如上海黄浦大桥的斜拉索毕直斜挺着。独树成林的奇特现象让人觉得惊诧异常!湖面上神似盛开的莲蓬,足够承载一个小孩的重量,同行的朋友,不失时机,马上让我们带去的一对金童玉女儿童,坐在水面上,拍了好几幅惟妙惟肖的照片。那种真实的场景,那样的色彩效果,完全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拍摄出来的!“喀嚓,喀嚓,喀嚓”众人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这里实在太美了,一步一美景,无论如何也拍不完,怎么也逛不够!听了音乐会跳舞的树叶,色彩斑斓的蝴蝶,穿着民族服装的特写,让我们这些从东海之滨大上海来的游客,好似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走进了神奇的大观园,让大家真的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导游再三的催促下,大家还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地才登上了返回的大巴!
游玩野象谷

而我们全部人员到西双版纳著名景点野象谷去游玩时,则又是另一幅画面。在去野象谷的车上,导游为大家作了精彩的介绍,作为唯一存在亚洲象活动的地区,这野象谷早已扬名中外,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这更让我们中很多从没有到过野象的人激情膨湃,遐想万千。车子进了野象谷,但一下子无处停靠。看过去这野象谷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挤得是水泄不通。排着队走到公园门口,那导游的扩音器中的招呼声,小贩口中的吆喝声,景区周围的喇叭声,此起彼落,充湛了我们整个耳膜。大家必须用自己最大的声音,才能让近旁的别人听见。当看到大象第二场表演的时间为时尚早,导游在安排嘱咐了具体事宜后,就给所有人放了羊,让大家自己去各处转悠闲逛拍照。同时一再叮嘱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大象表演的时间和中午到景点餐厅去吃预订的象餐。

同行女同胞走在荷花池旁,情不自禁地驻足下来,对这美景,她们以荷花池为背景,乐此不疲,接连拍了一张又一张。还有几个女同胞,则花钱租赁了民族服装,准备过一过少数民族风情瘾头,当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看这拍出来的照片,真是神似边疆的少数民族,让人难以分辨真假。我适时提醒大家赶紧去大象表演场地抢占好位子。话音刚落,所有人就呼啦一下,蜂踊而去。看他们那大步流星匆匆忙忙的脚步速度,我竟然想起那比赛场上的体育竞走项目,现在这情景完全可以和比赛相妣美!
走到这大象表演的场地,只见四面都被游客们围的左一层右一层,简直是水泄不通。那观看大象表演的游人们摩肩接踵,汗流浃背都顾不上擦一下。全神贯注,双眼直盯着场地当中!一会儿规定表演的时间到了!只见高大雄壮的几只大象,首尾相连,在驯导员带领下,低眉顺眼一步一步走到场地当中!这样的庞然大物,俯首帖耳依据驯导员的指挥,进行着喷水,接物,高空采食,长鼻卷沙等表演。看着这些重达三吨多,高大近三米的大象,灵巧地甩动自己的长鼻子,做着各种运动,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当大象长长的鼻子,向外甩水时,那些有幸被溅到水的地方,立即会树起花花绿绿的伞来抵挡,随即人群中总会发出一阵阵激动的欢呼声!
我已经来过几次了,感觉大象的表演与观众的互动,已经是进行了不少调整,增添了不少新的元素。
虽然说大家意犹未尽,但是还是的赶着去景点的餐厅里吃象餐。顾名思义,这个象餐就是有不少食物与大象有着密切的关连。只见密密麻麻几百个人纷纷在长条形的餐桌旁就坐,一人一位六人一桌。由服务员端上来给大家就餐。这样傣式的象餐是这野象谷的一大特色。我们则随乡就俗,也吃的不亦乐乎。我询问下来,发觉所有人都表示非常滿意。这样子的氛围,让我们觉得既新鲜又神奇。体验了美味的象餐,我们也只能忍痛离去,因为根据行程安排,我们要抓紧时间,赶赴下一个大家期待以久的景点所在地——傣族园,去观看激动人心的泼水活动。
敬请期待下篇游记(二)

(作者:顾新华)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