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互动牵动国际视线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安峥 时间:2025-03-14 点击:

3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将于3月14日举行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此前一天,中国、伊朗、俄罗斯海军“安全纽带-2025”联合演习海上演习阶段圆满结束。海上军演有何看点?北京会晤将围绕哪些问题展开?
军演四大看点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3月9日起,中俄伊“安全纽带-2025”联合演习在恰巴哈尔港附近区域拉开帷幕,主要分为集结准备、海上演习、港岸总结三个阶段。三国“安全纽带”联合演习始于2019年,至今已举行5次。虽是常态化的联合演习,但也不乏看点。
首先,地点特殊。恰巴哈尔港位于伊朗东南部,扼守战略要道霍尔木兹海峡入口,是伊朗唯一面向印度洋的深水良港,也是伊朗连接中亚、南亚的重要枢纽。
其次,装备亮眼。中方派出导弹驱逐舰包头舰、综合补给舰高邮湖舰参演。俄方派出“阿尔达·齐坚扎波夫”号护卫舰等。伊方参演兵力为“贾马兰”号驱逐舰等10余艘舰艇。南非、巴基斯坦、阿曼等国派海军舰队观摩。
再次,内容丰富。此次演习主要围绕打击海上目标、联合搜救等科目展开,大多指向反海盗、反恐等领域。
最后,目的明确。综合三方说法,此次演习“不针对第三方”,旨在加强区域安全,提升军事互信,深化海上安全协作和多边务实合作,展现三国维护世界和平、保障海上安全以及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能力。
加强沟通协调
据中方介绍,3月14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将主持会议,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来京出席,三方将就伊朗核问题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称,三方会议将重点关注“核问题和解除制裁的最新进展”,将为讨论“地区和国际发展”提供机会。
此次会议发生在伊核问题不断升温、伊核协议将于今年10月到期的背景下。自1月重返白宫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频频就核问题向伊朗施压,激起后者强烈反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3日表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伊核协议的参与方,中国一贯主张通过政治外交途径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北京会晤是中方最新的外交努力,旨在加强沟通协调,为早日恢复对话谈判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