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会”今起登场,有何看点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安峥 时间:2024-05-31 点击:
中美防长互动的可能性备受瞩目

截屏图片
 
      5月31日至6月2日,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以下简称“香会”)将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将应邀出席并作大会发言。美国五角大楼官网宣布,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计划在‘香会’期间与中国防长会面”。

      分析人士称,在美国继续围堵打压中国、俄乌冲突延宕、亚太安全承压等多重背景下,今年“香会”的主基调与去年相似。不过,中国新防长的“香会”首秀、中美两军高层进一步接触的可能性备受瞩目。外界希望从中窥探、捕捉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亚太安全态势的蛛丝马迹。

      老问题显性化

      “香会”即亚洲安全峰会,是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起、获新加坡政府支持,始于2002年的年度多边安全对话机制,具有层级高、规模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因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而得名,至今已举办20届。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的“香会”共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550名代表出席。会议议程与往年相似,3天会期将被开幕晚宴、7场全体大会、6场特别论坛和2场部长级圆桌会议等一系列活动填满。

      开幕晚宴上,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将受邀发表主旨演讲。

      全体会议上,印尼当选总统普拉博沃将发表特别演讲;各国防长将作大会发言,主要议题包括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伙伴关系、在竞争中加强危机管理、中国对全球安全的态度等。

      6场特别论坛将围绕人工智能、全球人道行动等议题展开。

      结合今年的议题设置,曾参加过10届“香会”的军事专家赵小卓指出,今年“香会”的整体基调与去年比变化不大。在美国继续奉行对华遏制打压政策、俄乌冲突延宕等背景下,亚太安全形势持续承压,一些小问题正在被放大,老问题则显性化。

      比如,菲律宾近期在南海问题上频频挑衅,使得南海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台湾地区领导人发表分裂谬论,增加整个地区的不稳定性。

      但从另一个方向看,“求和平、求稳定、谋发展仍是亚太地区的主流意愿和基本共识”,赵小卓指出,亚太地区总体仍保持和平稳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不愿看到中美对抗。近日,中日韩领导人举行会谈,三国共同表达了维护东北亚和平稳定的意愿。即便是美国,也希望与中国保持对话、管控分歧,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中美两军关系引关注

      作为亚太安全合作的参与者、建设者,中国一直以来积极参加包括“香会”在内的地区多边防务安全对话,一直致力于为“香会”注入正能量。

      今年,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将应邀率团出席“香会”并访问新加坡。据国防部介绍,他将围绕“中国的全球安全观”作大会发言,会见有关国家代表团团长。

      “这是中国防长董军的‘香会’首秀,被视为本届会议的一大看点。”赵小卓指出,大会发言时,预计中国防长会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进一步阐释中方的政策主张,指明当前局势紧张的症结以及中方的立场底线,介绍中国军队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地区安全合作方面的具体行动等。

      中国防长此次新加坡行,恰逢新加坡刚刚完成领导层交接后不久。董军将与新加坡新政府和防务部门领导举行会见会谈。中新继续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将为中新关系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与往年相似,“除了中国防长的发言外,中美防长互动也是一大看点”,赵小卓指出。

      五角大楼官网5月24日宣布,“继上月举行视频通话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计划在‘香会’期间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会面。”如能实现,这将是中美防长自2022年11月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

      “在美国继续对华遏制打压的大背景下,两国防长会面不可能对两国关系、两军关系带来重大突破。但外界为何还是给予高度关注?”赵小卓认为,主要与机会较少、意义特殊等因素有关。

      一方面,中美防长有望举行会晤的国际场合不多。一是三年一次的东盟防长扩大会,二是一年一次的“香会”。与前者相比,后者的媒体曝光度更高、影响更大。

      另一方面,中美两军互动正处于关键时期。自去年11月中美元首会晤以来,两军交往趋于频繁,此前暂停的对话机制(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相继恢复。上月,两国防长进行了视频通话。本月早些时候,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领导应约与美国助理防长视频通话。这次,如果中美防长举行会晤,将标志着两军沟通交流的全面恢复。

      “大家都想知道中美关系下一步会怎么走。”赵小卓指出,而中美两军关系一直被视为两国关系的“晴雨表”“温度计”。去年6月,两国防长在“香会”上只是握手寒暄,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面临的重重挑战。今年,两国防长会有怎样的互动,现场氛围如何,比如握不握手、握多久,笑还是不笑等,都会成为外界观察、解读中美关系走向的信号。

      此外,在南海问题屡屡被炒热的背景下,外界关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主旨演讲会讲什么,以及美日韩三国防长今年会有哪些新动作。

      “与西方代表不同,菲律宾代表在‘香会’上一直较为含蓄和克制。”赵小卓指出,今年,菲律宾总统的演讲会不会延续这种风格,值得关注。如果这一传统被打破,或意味着菲外交政策的某种转向。届时,会场的“火药味”可能会比较浓。

      中方展示大国形象

      对“香会”参与者和全球观众而言,“火药味”并不让人陌生,甚至已成为近年来“香会”的新标签。

      究其背后,一方面,这与“香会”“一轨半”的特点、参与者的身份有关。

      “各国利益诉求不同,与会代表大多是军方人士、防务官员、专家学者,表达观点时往往会比外交官更直接、尖锐,更容易产生争执。经过媒体报道,声量放大,就会让人觉得对抗性比较强。”赵小卓指出。

      另一方面,它折射出不同安全观的碰撞较量,故而引发外界对“香会”失衡、走偏的质疑。

      回望过去20多年,作为由西方搭建、受西方价值观引领的多边舞台,“香会”一路走来,主要展示了美西方的地区安全战略、对安全问题的看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对话的平等性、平衡性。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调整,不同安全观念之间的碰撞更趋激烈。中方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美方则不断在亚太拉帮结派,制造分裂对抗,搅动地区安全,以维护其世界霸权。

      受此影响,“香会”正在“变味”。

      “在议题设置上,或明或暗地带有指向性和挑战意味;发放邀请时,选择性愈发凸显。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俄罗斯官员学者未曾受到邀请,乌克兰总统却在大会上高调发表视频讲话。”赵小卓指出,对话会本应成为地区安全的助推器,却因自身倾向性日趋明显、对抗性不断放大,日渐沦为制造新问题、新麻烦的“话语战场”,甚至对地区和平发展构成阻碍。

      “坊间一直有种说法,‘香会’是美国摆的‘鸿门宴’。但为何中国还是坚持参加?”赵小卓指出,因为中方希望借此平台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增信释疑,展示开放、包容、自信的大国姿态。这也是对“香会”的一种纠偏。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中方就世卫大会涉台问题点名:日本跳得尤其高
    下一篇:推行医养结合 老人更有“医”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