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浪牧场与上海知青

来源:《缅怀 回顾》 作者:龚洪飞 时间:2024-11-30 点击:
——纪念上山下乡55周年随想录


 
作者 龚洪飞

 
  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5周年,回首往事如梦如幻。

  时光穿越回1968年9月17日,是我们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五营(大庆银浪牧场)的出发之日。

  这一天,上海老北站红旗招展,人声鼎沸,广播喇叭中播放着高昂的革命语录歌曲,广场上载歌载舞。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普陀区革委会主任杨富珍同志也到车站为我们送行,整个车站的气氛显得格外热烈隆重。当一声火车震耳的鸣笛声,震荡在车站的上空,送行的人潮水似的涌向专列窗口,那种难舍难分的送行场面,让人终身难忘。9月20日深夜我们乘坐的专列抵达黑龙江萨尔图(兵团独立三团的团部所在地)。

  我们到达萨尔图的这一天,独立三团正在召开三级(团、营、连)领导干部会议。得知晚上有209名上海知青要到达的消息后,他们一直耐心地等待到深夜。食堂还特地为上海知青准备了热汤面条,大家吃完面条后,三团领导连夜召开欢迎大会。欢迎会上,不少知青还上台表演了节目,欢迎会开得既热闹又融洽。

  开完欢迎会已是第二天清晨,团部将209名上海知青分别安排到各个营,我们被分配到五营(银浪)。由于大家乘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身体感到格外地疲惫。在去五营(银浪)的路上,拖拉机行进在颠簸的公路上,好多人神情萎靡,像一只只“煨灶猫”似的,似睡非睡地倦缩在热特35拖拉机拖斗里。这时,天空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大家默默地体验着北方第一场雪的寒冷……。到了五营营部,映入大家眼帘是:一间间陈旧的土坯房,尘沙夹着雪一阵阵的从地上刮起。看到这荒凉的场景……,大家的心里咯噔一下,如同整个人掉进了冰窟窿里似的,太令人失望了,这哪里象我们心目中的军事化兵团啊!?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有的说我们是来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这是什么地方啊?有的认为我们被欺骗了,还有的说干脆送我们回上海算了。一个个都赖在车上就是不肯下来,在领导的左劝右说下,大家才勉强下了车,在营部招待所安顿了下来。
  
      一、认识银浪牧场

  我们的下乡地——银浪牧场(五营)实在是太小太小了,打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在上面也找不到银浪牧场这个地方,但是,银浪牧场有着自己的历史。

  据有关资料记载,银浪牧场始建于1947年冬,青年干部陈重按照中共中央北满分局的指示,为发展毛皮动物,解决军需物资,带着12个人从延安来到安达县萨尔图地区,建立起东北地区第一个种畜场,主要以发展羊和改良羊为主。在这片干旱的黑碱土上,生长着十万亩的羊碱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星星点点地散落着好几个盐碱泡子,碱泡子边上长满一簇簇的碱蓬,牧场的人经常去碱泡子打点碱蓬,煮熟了作为喂猪的饲料,有的人还时不时地到碱泡子里取些碱土熬成石碱后卖掉,赚上几个零花钱。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骑车带表,就得熬碱打草”。草原上除了羊碱草外,还有大片大片的黄花菜。以及各种各样无名野花和中药材,羊碱草、碱泡子、碱蓬、碱土都是大自然赐予银浪人的恩惠。

  银浪牧场(五营)在萨尔图的西北方向,离萨尔图大约30多公里,从让胡路到八百晌(大庆钻井指挥部所在地)的12路交通车每个小时一班车,银浪设有一个公交站。那时候,我们去萨尔图时坐营部的嘎斯汽车,回来时搭不上嘎斯汽车,就在萨尔图乘坐3路交通车到让胡路,再换乘12路,到银浪站下车,往西翻过铁道口就回到营部了。

  银浪站的东面是大庆银浪仓库。当年,五营没有洗澡堂,知青们隔三差五地到银浪仓库的职工澡堂去洗澡。营部往南约四里多地就是银浪火车站。北京开往(经让胡路火车站)齐齐哈尔的直达快车,到银浪火车站要停上几分钟,北京知青一般都乘这趟火车回北京。由于五营的交通比较便利,离哈尔滨又近,就有不少其他师团的知青通过关系转到五营来。

  我们刚下乡时五营共有六个连队,其中五个是农牧业连队,一个工副业连队。随着大量下乡知青的到来,富裕劳动力不断增加,又新建了507连(砖瓦、皮革厂)和508连(农牧),这样五营一共就有了八个连队。
  
      二、融入银浪牧场

  银浪牧场(五营)是以养东北细毛羊为主,农、牧、工业相结合的畜牧场。每个连队都有基本的畜牧排和农业排两支骨干队伍,各个连队起码有上千头羊,大一点的连队有几千头羊。有的连队还养殖了几百匹马,这些马看上去长脖子、细长腿、高个子的,据说是从苏联引进的品种,名为东北改良挽马。另外,每个连队还有数量不等的牛与猪。各个连队还按不同的情况耕种几百晌小麦、大豆、玉米等,耕地较多的连队还配备有苏联进口的康拜因收割机、播种机、东方红履式拖拉机、捷克进口的名叫“热特”的轮式拖拉机等,有的连队家属队还种有一定数量的土豆。

  在这一望无际大草原上,雪白的细毛羊群点缀着碧绿的草原,奔跑的羊群就象海面上翻滚的浪花,成为这块草原被称为“银浪”的最好理由了。银浪牧场是我国的优质牧场之一,在这得天独厚的大草原上,银浪牧场主要畜牧业——东北细毛羊,经过一代又一代银浪人的努力和奋斗,银浪牧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种畜场,并成为黑龙江省良种繁殖明星企业。银浪牧场的养殖业能得到国家和黑龙江省的肯定,其中凝聚着多少银浪人的汗水和智慧。

  银浪牧场的职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组成:

  一是由部队转业复员的退伍军人。他们脱下军装,放下了枪杆子后,扛起了铁锹和锄头。虽然,他们从军人变成了农场职工,但是,一直都保持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以军人百折不挠的姿态,投入银浪牧场的创业和奋斗,其中好多转业退伍军人成为牧场的领导干部和工作骨干。其中杰出的代表有:

  宗瑞林,营教导员,张渭卿,501连连长。当年,两人都是行政17级的领导干部,据说是红色草原农垦局莫余生局长的左膀右臂。一个思路敏捷、能言善辩,一个冷静睿智、善于思考。他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领导风格,在银浪牧场这个舞台上,展示了他们的领导艺术和工作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是相当部分的人是从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而迁过来的移民。因多种多样的原因,他们离开原来生活的故土,来到草原,成为农场的职工,在农场他们每个月可以领到工资,有一定的经济保障,生活条件也比老家要好一些,他们也就把自己作为银浪牧场的主人,与银浪牧场共进退,成为牧场的基础力量。刘贤启,他从一个普通的放羊娃成长为劳动模范。在北京见到了毛主席,着实让银浪人兴奋了好一阵子,成为银浪牧场牧羊人的骄傲,也是移民中的典型人物。

  三是从邻省投亲靠友到银浪牧场落户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上海知青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和打天下的革命老前辈、老职工、当地的青年,在同一块田地里耕耘,在同一片草原挥鞭放牧,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我们学会了坚强、乐观、宽容,经过上山下乡的历练,走过比他人更为艰难的崎岖道路,大家的骨头坚硬了,思想成熟了,知识面更宽阔了。艰苦的生活和体力劳动不但锻炼了身体,还磨练了精神和意志,使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上山下乡这段坎坷的人生经历,不但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而且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成为我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回归大上海

  70年代末期知青返城的大潮中,银浪牧场的上海知青也通过病退、困退、顶替父母等多种形式返城。我们终于挤进了上海这座城市,这里有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这座城市是我们儿时成长的地方。在下乡的年月里,我们曾经对它朝思暮想。但是,回到上海并不等于这座城市就接纳我们了。即使国家有了相应的政策,返城后的我们,都要不同程度地面对融入城市的重重障碍。回到上海后,我们面对最大的困忧,也是最直接最突出的生活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住房问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的住房矛盾十分突出,上海基层的家庭,本来住房就十分紧张,在“螺丝壳里做道场” 是对上海人住房紧张程度的比喻。随着知青大量涌入城市,有的家庭一下子增加了返城的子女,使住房原本就紧张的家庭显得越加局促。有的返城知青已经是拖儿带女,他们的回城使整个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当时上海老少三代或者几对夫妇同居一室也是不足为奇的。据了解,在我们这些上海知青中,没有出现因为住房问题而与亲人反目的极端事件。

  第二,就业难题。当时,顶替父母回沪的知青基本上不用操心工作问题(有的父母为了让子女能够用“顶替”的方式返城,而选择了提前退休,可谓天下父母心)。但是,病退、困退回沪的知青就面临着工作的难题。当时,大量知青一下子涌入上海,业已拥挤的城市职场留给知青们的工作岗位极少。有的回沪后只能等待分配,他们由于失去了经济来源,一下子陷入生活拮据的困境,有的只能依靠父母或兄弟姊妹接济度日。有的知青被安排到各系统办的(为了解决本系统职工的下乡子女返城后就业问题而开办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小企业就职。也有的在街道里弄加工组上班,做一天拿七角、八角的计件工资,做一天算一天,没有病假工资也没有劳保。后来里弄加工组改为街道工厂了,职工也拿月工资了,并享受劳保了,但街道工厂的生产条件较差,福利待遇依然相对较低。另外,进了全民单位的知青,虽然工作条件相对优越,福利待遇也比集体单位要好,但要想得到一个称心如意,得心应手的好工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三,上岗下岗。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红红火火。在恍恍惚惚中,我们迎来了改制的大潮,上海许多企业“关停并转”,许多单位都采取“竞争上岗”方式来精减人员,以减轻企业经济负担。虽然我们都是老三届初中毕业生,但是在上山下乡后,我们与职业教育和大中专教育基本绝缘(我们当中也有少数人,返城后,通过自学考、在职学习等形式取得大专、本科学历的)。在强调高学历和注重文凭的形势下,我们毫无竞争之力,被淘汰出局,“下岗”后又让大家“自谋出路”。我们在兵团这个广阔天地里,大部分从事的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无一技之长,想自谋也没有好的出路。只得无可奈何地办理“协保”或提前退休。而此时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们,家中上有老要孝奉,下还有小要养抚。我们在生活重负下接受了命运的又一轮冲击。

  我们与全国千千万万的知青一样,走过了上山下乡这条路,并与十四亿中国人民共同经历了改革开放,目睹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全面脱贫,中国已经一跃成为全球第二的经济大国。改革开放后,我们没有“先富起来”,也没有成为“社会精英”,仍是生活在大上海最基层的,依靠自己劳动获取工薪的一介布衣市民。但是,我们依然多姿多彩地生活着,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
 
  作者简介:龚洪飞,上海知青,中学66届毕业生,1968年10月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三团五营,返沪后在普陀区胶州路街道办事处、普陀区人民法院工作。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我在八连当老师
    下一篇:凌晨两点,总机铃声大作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