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知青故事——我的知青岁月
来源:五材堂 作者:梧桐雨 时间:2024-10-03 点击:
5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已成为历史,50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成为了回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像一道狂飙,在中国历史的平面上轧出了深深的轨迹,永远不可磨灭。作为一场震撼中华大地的大规模青年运动,上山下乡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渊源。
因果
这是必然
这是历史长河不可磨灭的一笔
50年代中期,国家还不可能马上就完全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家在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生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困难,60年代,单一的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就业的出路越来越窄。
党中央针对具体国情,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缓解城市的压力,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长期工作被确定下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这一作法逐渐成为调节城乡劳动力的重要一环。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于第一批北京知青于1967年10月上旬自发组织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插队落户。开创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例。
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掀起了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被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所代替。
回首岁月
感慨接踵而至
所思
这一代人都己步入老年社会,我们已不再青春,我们的容颜已没有了年轻时的痕迹,这一代人经历了时代的洗礼,在共和国的改革开放及四个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回首那段难忘的岁月轨迹,感慨良多,梅花香至苦寒来。
那份厚重的历吏印迹和成长的历练。一段难忘的知青岁月,一种永恒知青情结。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知青大学,知青公会,知青文研会等知青社团组织。以及自发组团回到当年战斗生活过的土地去追寻那份遥远青涩的青春岁月活动。以至于出现北大荒,黑龙江的知青候鸟养老基地,山西的知青城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知青情结的养老、旅游基地。
我和我哥都是同时代的人,他没经历上山下乡历程,在我下乡的同时他就职于中学校工,后来成为一名教师。他的生活波谰不惊,很平静的。殊途同归,我俩都步入了老年社会。回首人生,我更觉得自己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倍感欣慰。
因而从内心深处感恩幼年时有父母的疼爱,感恩少年时有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感恩青舂期有朴实的村民的热情帮助。感恩职场深涯有领导同事的助力。感恩那个时代。感恩伟大的祖国。
一
我的知青岁月
我出生于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是建国后首批师范学校毕业生。新中国第一批人民教师。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一所小学的教导主任,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任教。我和哥随母亲生活。1971年我高二时母亲病故,教肓局将我哥安排在一所中学做校工。
母亲病故对我打击特别大。面对陌生的人生觉得自己好无助也好迷茫。当时面对我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完成高中学业,一个是上山下乡。因过往母亲“好男儿志在四方”“生要为人杰,死要作鬼雄”“有志者事”“一个人要多历练,历练是一种财富”的教导,加之青春期渴望自由、男人都有一棵流浪的本能基因。再加上即便高中毕业仍然改变不了上山下乡的命运。
我毅然决定放弃学业踏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征途。在知青办我母亲的一个好姐妹的帮助下,办理了挂勾插队的一应手续。
未知的旅途
落户生产队
寄托
1972年4月5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夏交替艳阳天,也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理程碑。没亲人相送,也没任何欢送、欢迎仪式。独自一人踏上未知的人生旅途。
因我多次在寒暑假去过农村的姑姑、姨妈家玩过,对农村并不陌生所以没有孤独与恐惧感,反而有一种已成为了一个男子汉,向往新的生活的感觉,心情是愉悦的。
到公社报到,然后在公社食堂午餐,约下午3时公社秘书让农技员送我去我落户的生产队。到达时已是傍晚撑灯时分,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青瓦房与茅草房交错的大院子,犬鸣声伴着冉冉上升的炊烟,好似一幅田园夜归图。当晚在生产队朱队长家吃晚饭,全队老少爷们,大妈小姑娘们陆陆续续集聚在生产队长家外的石板晒场,轮流拥入队长家门口,有的还端着饭碗。像看稀奇一样探头探脑的“参观”我。开始很紧张,慢慢地从他们的眼光里我读到了新奇、友善、关爱、怜惜的成份放松不少。但接下来七嘴八舌的提问,“小芽子家在那儿啊”“今年多大啊”“家里有些么里人”“来我们这乡坝头习惯不”还听到“这娃儿这么小”“白白嫩嫩的能干么子”的彻彻私语。
从没见过这阵仗心里着实有点慌乱,刚好大队支书来了,笑着对大伙说“你们还让不让人吃饭啊,大家的热情都表达了,都散了吧,来了就是你们队的人了,天天在一起有你们看的,二天都多关照点,散了吧”。热情的乡亲们才三三两两的散去。
从大队支书那知晓我们大队不富裕,坡地多水田少,望天地也多。公社安排的知青不多,全大队加我只有4个知青,没有知青点,都是单个按排在生产队。就这样我算正式成为知青队伍的一员,也正式成为我们生产队的一名社员群众。
(晓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