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 视觉中国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美国拜登政府任期已进入倒计时,美国国会正抓紧时间推进涉华议题。本周,刚复会的联邦众议院安排了密集的涉华议程,将表决二十余项与中国有关的法案,这一周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周”。
名为“中国周”,实为“反华周”。美国众议院议长、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人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今年7月就已预告将推动多项针对中国的立法,宣称“国会必须集中精力用我们掌握的一切手段对抗中国”。
从一系列法案内容来看,涉及议题从对抗中国科技、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到支持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盟友。此外,还有两项分别涉及香港特区和台湾地区的法案——《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和《台湾冲突阻遏法案》。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田飞龙9月10日对观察者网表示,“香港牌”、“台湾牌”是美国对华新冷战与战略、地缘遏制政策的重要抓手,此次批量涉华法案中出现涉港、涉台法案并不奇怪。
田飞龙指出,港台在美国的战略心理与制度布局中存在角色差异,美国涉台立法及其执行的深广度远超过香港。9日已获众议院表决通过的《台湾冲突阻遏法案》可视为美国在制度上预料和构想了台湾冲突场景及美国的介入条件和方式,甚至具有“战争动员法”的性质和危害性。
综合外媒及港媒报道,由共和党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提出的《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要求美国国务卿对香港特区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和旧金山的三个经济贸易办事处进行认证,若认定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可取消香港驻美经贸办的特权和豁免,而经贸办也将在认证后180日之内停止运作。
美媒称,这项法案的早期版本分别在去年7月和12月获得参众两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之后便一直停滞不前。港媒则注意到,此次在众议院表决的修订版法案,将认证权力从美国总统改为国务卿,并删除了有关美国联邦政府检视现行与经贸办合约的内容。
去年11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后,香港特区政府曾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国会干预香港事务。特区政府同时强调,三个驻美经贸办的成功顺利运作,有利于扩大香港特区与美国不同范畴的务实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事。
田飞龙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并逐步走向由治及兴。美国以香港为“颠覆基地”的战略布局被打破,在港代理人网络和情报系统也遭到了香港国安法的制度性压制。
“因此,美国决定性调整了对港政策。不仅于2020年7月通过所谓《香港自治法案》予以针对性干预和制裁,而且在每年的‘香港政策法报告’中连续否定香港的高度自治 ,损害香港的单独关税区地位和国际法上的合法贸易权利。”
田飞龙指出,此次美国联邦众议院表决的《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意图将香港经贸问题政治化。威胁取消香港在美经贸办事处并策动盟友跟进制裁,其最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制度性手段制裁打压香港国际地位和自由贸易权利,进而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于“一国两制”制度杠杆作用。
田飞龙表示,如果这一涉港法案最终签署成法,预计会对香港的国际地位和经贸权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香港特区政府需要做好研判和反制准备,中央政府也应当介入以保护香港合法权益。
“美国的一系列举动表明,在香港国安法及23条立法完成后,涉港涉外斗争特别是法律斗争出现了议题和场域的转移,‘港独’国际化和外部干预制裁密集化快速发展。”
“因此,必须将香港平台的涉外法律斗争纳入国家整体的涉外法治建设中来,以‘一国两制’框架下中央与香港共同的反制合力应对来自美西方的非法制裁和干预,既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又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与‘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田飞龙说。
据《南华早报》10日报道,美国众议院对《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的表决已被推迟到本周晚些时候。
而由共和党众议员法兰西·希尔(French Hill)在去年1月提出的《台湾冲突阻遏法案》则在9日当天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该法案要求,一旦美国认定中国大陆对台湾“构成威胁”,将对大陆相关人员的金融活动进行报告和限制。
美国共和党联邦众议员法兰西·希尔 视频截图
田飞龙表示,相比香港议题,美国对“台湾牌”的政治利用更加露骨和具有挑衅色彩。
“港台在美国的战略心理与制度布局中存在角色差异,美国虽将香港视为可影响的‘颠覆基地’,但主权与治权并不被其控制。且在香港国安法下,美国逐步产生了‘部分承认’中国新管治权事实的倾向。但美国将台湾严格视为其势力范围和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对台湾进行了军事安全、‘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渗透和控制,故涉台立法及其执行的深广度远超过香港。”
在田飞龙看来,美国对台湾的角色存在“东方乌克兰”想象,即以俄乌战争为参照系,加强对台湾的军事武装化和政治代理人系统建设,同时研判和推进在台海发生武装冲突情况下对中国大陆实施类似对俄的“全体系制裁”,“此次所谓涉台立法就是服务于这一‘东方乌克兰’的战略想象和政策行动目标。”
田飞龙认为,《台湾冲突阻遏法案》可视为美国在制度上预料和构想了台湾冲突场景及美国的介入条件和方式,为美国深度介入台海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引,甚至具有“战争动员法”的性质和危害性,“这就不得不警醒我们对美国涉台行动作出底线思维上的研判和反制准备。”
田飞龙表示,包括此次两项涉港涉台法案,涉华法案在美国国会政治中属于“跨党派共识”范畴,即将中国设定为“主要对手”与“战略竞争者”,宣扬对华“脱钩断链”与“去风险化”。
他提醒道,从美国国会近期涉华立法新动态来看,无论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如何,无论中美任何层次的政治会晤成果如何,中美长期新冷战及美国对华持续制裁打压的斗争态势不会改变。而对于中国来说,坚持自身发展道路、政治体制与涉外法治建设方向的基本立场与反制策略同样不会改变。
观察者网
责编: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