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到底是个什么节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赵逵夫/夏未凉 时间:2024-08-09 点击:
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几名演员在表演传统“乞巧”民俗改编的舞蹈。 新华社 发
甘肃省西和县姜席镇的年轻女子在展示刺绣技艺。新华社 发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那么,七夕节到底有什么来历?它是中国的情人节吗?请听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逵夫在甘肃卫视“丝路大讲堂”上讲述七夕节的前世今生。

      从牛郎织女的传说到七夕节,再到乞巧歌、乞巧习俗,其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核和传统底蕴,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中国民俗中的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赵逵夫

      ■赵逵夫

      各地有不同的七夕风俗

      说起七夕节,这是一个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很多少数民族也有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而且,七夕节在亚洲邻国也有影响力,像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也都有七夕节。那么,七夕节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是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我们先来看看今天全国各地是怎么过七夕节的。

      在中国各地,七夕节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比如,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这是由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在浙江农村,流行一种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相传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七月七的七娘会是一种大型祭祀活动,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地区则称为“拜七娘妈”。

      一般来说,全国的大多数地方,都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过七夕节,这天晚上,家里或者村里的姑娘们会聚在一起探讨针线、刺绣等方面的技艺。只有甘肃省陇南市天水一带的地方,七夕节是举行七天八夜的。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开始做“巧娘娘”的像,到七月初七的晚上子时把这个像烧掉,这七天八夜的时间都在举行各种民俗祭祀歌舞活动。除了陇南天水一带,还有汉水流域,包括陕西省汉中市南部、湖北省西北部的一些地方,七夕节是举行三天三夜的,至今仍完整保存着传统风俗。

      我们家是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人,从小我就知道乞巧节,身边的老人也常常给我们讲乞巧的故事。在西和,乞巧节的民俗是代代相传的。1924年,我父亲在甘肃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求学时,读到了由北京大学的学者编辑的《歌谣周刊》。受此启发,他于1936年回到西和县在鼓楼南学校任教时,组织学生把全县流传的乞巧歌的歌词收集在一起,编了一本《西和乞巧歌》。《西和乞巧歌》收录了当地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乞巧歌,曾经印成线装本,引起了国内很多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和民俗学家的重视,给予了充分肯定。

      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工作以后开始对乞巧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七夕节是中国情人节吗

      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礼县一带,乞巧节已经流传了1800多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这些持续时间最长的七夕节活动是怎样开展的呢?

      小时候,每到乞巧节,县城里的每条巷道都会有一个乞巧点,整个县城有十来个乞巧点。“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参加乞巧活动的多为待字闺中的姑娘,她们以虔诚的信仰、隆重的仪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祈愿自己婚配如意、生活幸福。

      西和县的乞巧节活动一共经历七天八夜,由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和送巧组成。农历六月三十那天,姑娘们成群结队地来到县城,那些纸货店里已经准备好“巧娘娘”,大体有二三尺高,黑头发,穿花衣服、裙子。活动中既有歌舞相伴,又有一些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

      乞巧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唱乞巧歌。“娱巧”这一天,从白天直至深夜,女孩们都在巧娘娘像前按一定的程式唱不同的歌曲。乞巧歌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歌词有传统和新编之分,一些年龄稍大一点、有经验的女孩子每年都会创作新的乞巧歌。

      这些新的乞巧歌主要反映什么内容呢?一方面,表达她们的情感与愿望;另一方面,对社会上一些重大事件表达她们的看法。比如,在《西和乞巧歌》里,有反映妇女生活和反抗封建礼教的内容,也有真实反映旧社会那些腐败的官吏压榨老百姓的内容。

      要知道,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西北各地女孩子上学的很少。但是,通过编乞巧歌,锻炼了她们的创作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她们成了小诗人、小艺术家,也锻炼了她们的分析能力,培养了她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这在礼教森严的封建社会,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乞巧活动完全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女孩子们被全部动员起来,善于制作面食的被分派去做供奉的面花,能唱歌的负担起乞巧活动中的领唱任务。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乞巧点之间的“走亲戚”,也叫访巧。各村的女孩子相互走访,参观学习。我感觉这就像是女孩们自己组织的一个自修学校,锻炼了她们团结人、组织人、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乞巧的过程完全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七夕节、乞巧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乞巧节是中国的女儿节,传统的七夕节是未婚女孩子参加的节日,这和西方的情人节完全是两回事。

      织女星、牛郎星的来历

      七夕节(乞巧节)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认为它形成于先秦或者更早的时候。

      七夕节的形成与织女星、牛郎星的传说密切相关,那么,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命名织女星、牛郎星的呢?

      在西汉初年的文献中已经有所涉及。《史记·秦本纪》的开头这样写道:“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意思是说,秦的祖先是“五帝”里的颛顼帝的孙女,名字叫女修。一天,女修正坐在那里纺织,一只燕子飞过,掉下了一颗蛋,女修捡起来吃了,后来就生下儿子大业。大业是秦人的第一个男性祖先。那么女修是怎样一个人?关于女修的事迹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织”。实际上,女修就是最早的织女的原型。

      秦人最早生活在今天的山东一带,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地处沿海,海上经常能够看到日月运行和星星密布,所以,秦人是较早对天文有深入了解的一群人。据清华简(清华大学所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记载:西周初年,周公把在山东奄(山东曲阜之东)一带居住的秦人全部西迁了。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迁于朱圉山。朱圉山就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的一座山,与陇南市礼县交界。这是清华简中明确记载的。

      根据甘肃省历史学家祝中熹先生的研究,秦人第一次被迁于陇右是在更早的尧舜时代,因为当时要派懂得天文的人到西部去考察日月运行的情况。到了西周时期,秦人被迁到朱圉山后,有一部分人逐渐沿着西汉水上游进入礼县、西和县等地。所以史书上说,秦人早期生活于天水西南的古西犬丘地区(今礼县、盐官一带)。20世纪90年代,在礼县城东的大堡子山发现了早期秦文化的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铜器和乐器。学界研究认为,这里就是秦公先王的大墓,这也证明了秦人正是从这里发迹的。

      秦人自遥远的东方迁到西汉水流域以后,非常思念自己的故乡和祖先,于是他们就把西汉水附近的星带——一片能够在秋天看到的、像河流一样的星带命名为“汉”。因为他们在西汉水上游居住,所以他们把天上的那条星河命名为“汉”。上古时候天河不叫天河,也不叫银河,就叫作“汉”。《诗经》中就有《云汉》这首诗,云汉的“汉”指的就是汉水,也叫天汉。然后,他们又把天汉边上一颗最亮的星,也是整个北半球看起来最亮的一颗星——零等星命名为织女星,以此来纪念他们的始祖。这就是与七夕相关的织女星的来历。

      再来说说牛郎星。在古代,牛郎星也被称为牵牛星。这个牵牛星是怎么来的呢?它是为了纪念周人的祖先。周人发祥于甘肃陇东一带,尤其是在庆阳,到现在还有周先祖的灵庙、遗址等。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认为,庆阳有一条河叫马莲河,周人最早的居住地就在马莲河流域。学术界普遍认为,先秦时期的陇东庆阳地区是一处农牧交错地带,有可资早期农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广袤而深厚的黄土地,所以甘肃陇东庆阳一带曾经是周人长期创业、发展的地方。

      周人也学习秦人,以命名天上星星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祖先。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周秦文化之间有交流,也有竞争。

      在天河的另一侧,也有一颗很亮的星——一等星,周人就把它命名为牵牛星。为什么把它命名为牵牛星呢?《山海经》中有明确的记载:“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又说,“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文献记载中的周人历史是从其始祖后稷开始的,“后稷”曾经是上古时期负责农业工作的最高职官名。作为周人祖先的第三代,叔均继承了后稷的业绩,发明了牛耕。牛耕的发明意义重大,它一下子推动了整个农业的发展,因此周人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在《诗经》的很多诗中都有所反映。中国几千年来是一个农耕文化的国家,而上古时候周人掌握了最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说在农业科技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而牵牛星正反映了周人在农耕文化中留存的传统。

      周人在陇东一带,秦人在陇南一带,地缘相近的周秦文化交融,诞生了牛郎星和织女星。而更重要的是,牛郎星和织女星真正反映了中国农耕文化的特点,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基本形态就是男耕女织,这既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可见,甘肃陇南的乞巧风俗,虽然目前只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县里完整地保留下来,但它们保留了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最古老的形式。所以,对陇东南的风俗文化作整体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七夕文化流传世界各地

      考古发现,在出土的秦简上就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随着秦人东迁,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传说一路传播到了今天的西安。

      《诗经·小雅》中这样写道:“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汉代《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一首自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见,大致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象与传说。

      明代学者罗颀著有《物原》一书,主要介绍我国古代先民的发明创造。书中这样写道:“楚怀王初置七夕。”说是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最早设立七夕节。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的节日,并无牵牛织女的爱情故事。直到汉代,七夕节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

      在东汉学者应劭所撰的《风俗通》中有这样的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西汉刘歆著的《西京杂记》中这样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据文献记载,汉朝宫廷中已有七夕节俗,七月七日那天女子可以穿着新衣和小姐妹们一起玩耍作乐。那时候穿新衣服是很难得的,可见西汉的宫廷很重视七夕。

      七夕节俗是从西汉宫廷逐渐流传到民间的。再后来,随着东汉王朝迁都洛阳,七夕风俗较集中地传到中原一带。后经大量人口流动和长期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各地都有了七夕节俗。

      七夕文化在唐宋年间可谓达到了巅峰,过节十分隆重。不仅有专门售卖乞巧饰品的乞巧市,诗人们还创作了大量有关七夕的诗词歌赋,就连唐高宗李治也在七夕宴席后作诗《七夕宴悬圃二首》。

      七夕节在古代女性的成长过程中意义重大。古时候,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就是“乞巧”这个名称的来源。七夕节期间,无论贫贱富贵,女孩们都可以在一起切磋和提高纺织、刺绣、缝补、茶饭等方面的能力,它给予了广大女性一个学习实践、交流观摩的平等的平台。久而久之,七夕也就成了“女儿节”。

      七夕节还传递出古人打破门第观念、对感情忠贞不渝的婚恋观。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织女是仙女,牛郎是农民,织女看中了牛郎勤劳、善良、真诚的品质,愿意嫁给他,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体现出追求婚姻自由的观念,深受底层民众的欢迎。

      后来,七夕节逐渐流传到东亚的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牛郎织女的故事从中国传播到亚洲其他国家时,也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比如,日本的牛郎织女故事中加入了木屐、草鞋、竹子等民族特色的事物,在朝鲜,牛郎织女变成了王子和公主,韩国的牛郎织女故事则透露出孝文化的传统观念。

      日本最早的一部和歌集《万叶集》中,从第八卷到第二十卷共收录了130多首七夕和歌,大多与牛郎织女有关。很多有关七夕的习俗也随着当时的中国典籍传入日本。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是中国的习俗,后传入韩国。在高丽时代,恭愍王和王后曾经一起祭拜牵牛星和织女星。在朝鲜半岛的李朝时期,妇女们的乞巧主要有投针验巧、斗巧、晒衣等活动,文人则在七夕饮酒赋诗。越南有很多咏诵七夕的诗句,比如《牛郎辞织女诗》《织女忆牛郎》《咏乞巧》等唱和之作,反映出牛郎织女的传说在越南流传之广。

      2008年,西和乞巧节因历史传承的独特性和珍贵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县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我认为,从牛郎织女的传说到七夕节,再到乞巧歌、乞巧习俗,其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核和传统底蕴,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中国民俗中的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夏未凉整理)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村干部亲属晚上驾车将救灾物资搬回家?湖南华容团洲乡:公安介入
    下一篇:“地铁里老人殴打小伙”无关让座,真相击碎想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