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社区工作者,怎样克服“本领恐慌”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黄勇娣 时间:2024-07-06 点击:
闵行区在全市率先发布“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和“队伍能力评估报告”

去年10月,南桥源社区运河居委年轻社区工作者为求助居民上门送轮椅。均 本报记者 李茂君 摄

奉贤区南桥镇南桥源社区运河居委老一辈社区工作者留下的走访笔记。
 
      本报记者 黄勇娣

      “眼下,在上海,社工也‘卷’起来了!”昨天,在闵行区社区工作者品牌创新赋能推进会上,一位干部在台上情不自禁有感而发。

      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最近,吴泾镇招录30多名社工,报名者竟有600多人;今年上半年,闵行全区招录社工348人,报名参加考试者3963人。

      不仅如此,社工们也在能力素质上“卷”起来。在昨天的推进会上,闵行区还在全市率先发布“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和“队伍能力评估报告”,并据此构建了由3个模块、14个专题、35类课程组成的“1+N”赋能培训课程,全方位推动社区工作者综合胜任力的提升。

      目前,全市共有6万多名社区工作者,接下来,这支队伍还将进一步扩容。当前,哪些人在当社工?社工群体的现状如何?闵行为何要发布这个指标体系?当一名优秀社工到底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专业能力”相对欠缺

      1996年出生的小白,是一名刚入职一年多的社区工作者,目前在闵行区虹桥镇井亭苑居委会工作。在大学里,他学的是金融专业,之后,也在企业干过三年财务。“我喜欢与人打交道,但真正当了一名社工后,我发现自己沟通交流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居民一来电话就是各种诉求,我常常没法直接答复,只能一次次去问书记……”

      比他大9岁的周艳,是古美路街道的一名社工。虽然才入职半年多,但她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有清醒认识:“我之前在软件公司干了10年,从事销售管理工作。我觉得,企业里的一些经验,可以运用到社区工作中来。企业是围绕客户的需求,找到痛点,然后整合研发、销售等各个团队一起解决问题。社区里的工作也是如此,需要从居民诉求出发,协调整合居委、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和志愿者、上级部门等各方面资源……”

      不管是否有特长,他们都表示自己在能力上还是有所欠缺,希望能参加相关培训,不再有“本领恐慌”。

      记者了解到,闵行区目前在岗社区工作者共有7488名,平均年龄3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6.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九成的社区工作者有5年以上社区工作经历,基层经验较为丰富。全区社区工作者中,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793人,持证率达24%。

      专业化水平不够,只是一个笼统的表述。根据新发布的《闵行区社区工作者能力评估报告》,通过对全区14个街镇(莘庄工业区)社区工作者的问卷调查,研究团队发现,他们在“政治素养”“政策能力”方面表现较好,但在“个人能力”“专业能力”方面相对欠缺,更具体而言,则是公文写作能力、资源统筹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评估,社区工作者还面临基层任务过重、人力配备不足、资源相对缺乏等痛点和难点。

      “这些痛点和短板,正是我们推出‘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的缘由之一。”闵行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姚媚告诉记者,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对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能力建设至关重要。闵行推出“社区工作者胜任力模型”,提炼出社区工作者胜任力的核心指标,按照不同维度整合成胜任力模型,希望为完善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培养、绩效评价和职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比如面对群众利益协调问题,我们以老旧小区换梯及换梯后的维护为例,参考这个胜任力图谱,社区工作者就知道,要具备矛盾化解能力、信任建立能力和压力面对能力等,通过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群众利益协调等重点治理场景中的各种挑战,推动社区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能力模型如何“补短板”

      闵行区发布的“社区工作者综合胜任力模型”包括哪些指标?如何为广大社区工作者提供指引?

      记者在发布现场看到,这个模型将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划分为政治素养、综合能力和实务技能三方面;其中,“政治素养”包括价值导向、职业道德2个二级指标,“综合能力”包括事务操作、人际沟通、文笔写作、创新意识、心理素质5个二级指标,“实务技能”则包括公共事务、为民服务、多方共治、社区平安、应急处置、智慧治理6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还会被细分成若干个三级指标,比如“多方共治”包括社区动员能力、民主协商能力、资源统筹能力、资源维系能力4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共有39个。如此,通过三级体系指标,可以全面评估和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能力。

      业内专家指出,这套体系是结合了价值、实践、需求、问题四大导向的成果转化,能够帮助社区工作者以及社区工作者的培养者,直观地掌握社区工作者能力全貌。

      根据评估报告和胜任力模型,闵行区推出“1+N”赋能培训课程,推动社区工作者综合胜任力的提升。当天的会上,闵行区还发布了四个各有特色的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比如,与马桥镇华润有巢社区结对培育“新型居住社区共建共治”,与虹桥镇龙柏六村居委会结对培育“社区合伙人”,与莘庄镇康城社区委员会结对培育“社区组织动员”,与颛桥镇银都苑第一居委会结对培育“社区项目创新策划能力”。

      一个面向社区工作者的科学培训体系逐步形成。闵行区将依托“美好社区”治理学院,强化案例剖析、结构研讨、沉浸模拟、场景教学等功能,进一步为社区工作者赋能。

      关键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模型和培训课程看起来有点复杂,但不少社工坦言,关键还是希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古美路街道的社工周艳,最近组织了一场八段锦教学活动,但“如何发动更多居民参与进来”,似乎难度不小。而虹桥镇的社工小白,一旦遇到居民有困难和诉求,只能立马转身向居委会书记、主任请教办法。

      以前,基层村居靠的是能人治理,能人往往具有年纪大、经验丰富等特点。新出炉的《闵行区社区工作者能力评估报告》也显示,社区工作者工作年限越长,其在“公共职务专业技能”“资源统筹能力”“矛盾协调能力”“组织共治能力”“服务群众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得分就越高。

      但如今的社区工作者普遍年轻,难道还要让其能力随着岁月流逝“自然生长”?这个时候,实战训练、案例示范,就显得至关重要。

      记者在《闵行区社区工作者综合胜任力操作手册》中看到,一些“胜任力”的参考图谱都是以具体问题为例进行剖析。比如,群众利益协调能力主要以“老旧小区换梯及换梯后的维护”为例,社区平安治理以“非机动车飞线充电”为例,社区骨干培育以“业委会换届问题”为例等。

      相关专家团队也在《闵行区社区工作者能力评估报告》中指出,建议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考核时,注重评估解决问题的能力。前不久,作为社区工作者的带头人,闵行区600名居民区书记“打擂台”,他们上台比拼的,正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胜任力模型,我们希望可以助力社区工作者成长,也能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能力评估,重点评估在实际工作中问题解决与否、群众是否满意。这些将在街镇对社区工作者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得到体现。”姚媚说。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公考面试、低价购房 钱到位就能办? 男子因诈骗罪被判10年
    下一篇:居民需要怎样的社区干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