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料瓶商店

来源: 上海老年报 作者:周钰栋 时间:2024-06-22 点击:

 
  早年,国民经济困难,物资匮乏,家家户户节衣缩食、开源节流。遍布市区角角落落的“料瓶商店”,就是在那个时期诞生的。

  所谓料瓶商店,就是专门出售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各种瓶瓶罐罐的商店,比如油瓶、酱油瓶、酒瓶、花露水瓶以及盐罐、糖罐等。我第一次光顾料瓶商店是和姐姐一道去的。进入商店后我们就分别在柜台前头仔细挑选,最后姐姐花了三分钱买到了一只造型别致的雪花膏瓶,我花了一分钱买了一只墨水瓶。走出料瓶商店,我们直接来到百货商店的零拷柜台,姐姐花了一角五分,用刚买来的瓶子拷了满满一瓶雪花膏,我则花了四分钱拷了一瓶蓝黑墨水。当年,许多女孩和正在读书的人会和我俩一样。因为便宜呀,用自己的零花钱就能达到目的。

  当然,到料瓶商店里去淘一只油瓶或老酒瓶也是许多当家人的最爱,毕竟日常拷油、拷老酒都用得到。当年很多物品都需要凭票供应,而且还限量,就拿食用油来说吧,每人每月只配给半斤,所以只能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每次买油只能自带油瓶,以“两”为单位购买,以免寅吃卯粮。

  料瓶商店最热闹的时间要数冬夏两季。冬天用于取暖的热水袋不仅价格贵,而且还要凭工业券供应,所以大家的目光瞄准了料瓶店里那些医院里打吊针用的盐水瓶。一只盐水瓶只售一毛钱,它那特殊的瓶盖可以确保灌满水后滴水不漏,真是价廉物美。买回来后灌满热水,白天捧在手里可以暖手,晚上放入被窝可以暖脚。而我,每到学校组织春秋游时,还会将它当水壶用,用它装满开水后放入书包,途中用于解渴。到了夏天,料瓶店里最吃香的要数啤酒瓶了,因为居民们在购买啤酒时需要用空瓶来调换的,如果没有空啤酒瓶就买不成啤酒,再说食品店里的啤酒还经常断货,常要间隔十天半月才有供应,一旦有货供应就得排长队,所以居民们在料瓶店里买啤酒瓶时大都一买就是五只、十只,甚至一下子买上二十四只(正好一箱)放在家里备用。

  1968年底,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料瓶商店里用马口铁制成的月饼盒和茶叶罐紧俏起来,许多做父母的会用月饼盒装上自家炒制的炒麦粉,让出远门的儿女带上,以备饥饿时能点个饥、救个急;用茶叶罐装上针头线脑当做针线包,或装上医用纱布、橡皮胶、红药水以及磺胺粉、阿司匹林、黄连素等常用药,使它成了一只保健盒,让战天斗地的孩子以备不时之需。这些瓶瓶罐罐与“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万般情愫一起,伴着许许多多的知识青年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市面上兴起自制家具热潮。由于五斗橱、茶几等做好后,柜面上空荡荡的不好看,于是人们又想到了料瓶店,大家到店里去选购大号的饼干听、麦乳精罐和月饼盒来加以装饰。这种大号的饼干听四面或印有样板戏剧照,或印有花鸟虫草图案,美观又大方,买回来后往五斗橱上一放,那真是蓬荜生辉。而若在空麦乳精罐或月饼盒里装上一些糖果、干果之类的小吃,将它放在茶几上,既是一种点缀,待客时也显得大气。

  感谢料瓶商店,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种种方便,也节约了市民群众的日常开支,更重要的是为物资的循环利用树立了极好的样板。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诗人柳亚子的上海往事
    下一篇:“知青学”研究的岁月记忆 -----我与朱政惠教授的一段学术交往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