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知青

来源:原创 作者:谢光伟 时间:2024-06-14 点击:
初夏的北京,连续下了几天的雨,在5月26号这一天按下了暂停键。云开日出,暖阳和煦。天老爷犹似为了一群跨花甲越古稀老人们的到来,展示欢迎的笑脸。   
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二十多名老知青,怀揣一颗朝圣之心,由天南地北奔向祖国的首都,汇聚在国家最高的文学殿堂——中国现代文学馆里,在这里举办一场全国知青作家的文学盛会。    
宽敞明亮的现代文学馆B座一楼多功能大厅敞门迎宾,面带喜气的老知青们鱼贯而入。你们来自河南、河北、山东、内蒙;他们从云南、四川、重庆、贵州起程;我们出发于陕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安徽、上海、天津、海南、东三省、香港以及海外各地……天下知青是一家,不管相识与不相识,见面总觉得格外亲。握手、拥抱、拍照,会议在热烈,祥和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主席台巨大的弧形电子屏幕上,鲜红底色托出一行醒目的文字:“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纪念文集《知青之歌》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赫然入目,屏幕左上角是《知青之歌》一套五卷的精美照片和代表知青的镰刀、锄头、背袋图案。    
著名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知青作家学会名誉主席叶辛;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青之歌》主编孟翔勇;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振;中国《知青文库》主编、中华知青作家学会董事会副董事长张福臣;《文化大视野》主编、中华知青作家学会副董事长傅实;北京绿荫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张天芒等,在主席台就位,大会由张天芒主任主持。     
孟翔勇主编首先致词,介绍了第二届中国知青作家杯征文活动的工作情况:征文自2023年初开始征稿,先后收到全国各地知青作者发来的近三万份稿件,编辑部经过几个月的阅稿、审稿、评选,最后精选出两百余篇(首)作品,共二百多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和纪实文学等,编印成册,一套五卷的《知青之歌》隆重推出。     
曾经影响巨大,并且被改编后拍摄成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蹉跎岁月》《孽债》等巨作的作者、德高望重的叶辛主席作了主旨发言,他高度评价了《知青之歌》的创作和出版发行,向广大知青们表示祝贺!并且向作者们传经送宝,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鼓励大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时,与孟翔勇主编一道,当场为所有知青们签名赠书,赠送他们各自的新书《往日的情书》和《红地毯》。    
全国唯一从地级市作协主席岗位荣升国家级散文学会副主任的高振老师和张福臣主编等相继发言,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的他们侃侃而谈,牢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接下来的颁奖典礼,是大会的亮点。制作精美的水晶奖牌与几份纪念品一道,已于前一天下午报到时赠送给了获奖者,会场发放的是获奖证书和年度创作荣誉证书。获奖者依次从叶辛,孟翔勇等主席台人员手中接过证书,无数镜头记录下了这开心的一幕。      
第二届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会员大会同期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成员、各分会主任和理事会成员等。学会主席、副主席和各分会主任的任职门槛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会为各位任职人员颁发了聘书,为学会会员颁发了会员证书。     

会议最后两天的活动是重头戏。孟翔勇、高振、张福臣、傅实等名家讲座和本届征文获奖作品研讨活动等,让参会人员进入一个崭新的学习髙潮。名家讲座涵盖了对写作的方式方法指导、对文学作品深入浅出的分析,对写作习惯的培养等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和艺术,为参会的知青作家们灌输文学创作的精神食粮,大家受益匪浅。    
“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梁家河,留在了这儿……”习大大说出了所有知青们的心里话。可以说,知青,是共和国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的一代人。在特殊年代里,我们服从祖国的安排,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或三年五年,或十年八载,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广阔天地里。     
时光荏苒,我们都走进了秋冬之季的垂暮之年,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永远消失,一千七百万之众的庞然大军,不能有忘!为了向历史有个交代,在知青作家学会号令之下,翁妪之身纷纷拿起笔来,把曾经在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上翻耕的岁月记录下来,把当年流过的血汗和踩踏的深深印痕整理成文,交给历史寄存,交给子孙后代阅读,其深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非官方奖项的影响。     
感恩中国作家协会对老知青的关爱,为大会提供了场地支持,让一群白发苍苍的兄弟姐妹们昂首阔步,在祖国最高的文学殿堂里潇洒走一回。     
谨以下面这首歌(待谱曲)送给所有知青朋友,借以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华:
 
        《我们是知青》    
听从党中央一声号令   
 
打起背包就踏上征程    
 
告别了学校   
 
离开城镇    
 
广阔天地里沐风栉雨   
 
战天斗地中锤炼红心    
 
迎接朝霞    
 
送走黄昏    
 
三色土踩踏出深深的印痕    
 
啊,我们是知青    
 
我们是知青    
 
我们是共和国的长子和次子    
 
上山下乡履行使命    
 
酷暑搞双抢汗湿全身    
 
寒冬修水库戴月披星    
 
皮肤呀晒黑    
 
老茧硬深    
 
甩犁打耙中互显身手    
 
开山造田里冲天干劲    
 
忍饥挨饿    
 
顽强抗争    
 
心里头向往着美好前程    
 
啊,我们是知青    
 
我们是知青    
 
我们是最能受苦受累的一代    
 
为国分忧砥砺前行    
 
服从祖国的去留安排    
 
一颗红心有两种准备    
 
十年呀八载    
 
扎根农村    
 
时光荏苒里播种希望    
 
岁月往复中翻耕青春    
 
南疆北国    
 
高山平川    
 
处处留下我们搏奋的身影    
 
啊,我们是知青    
 
我们是知青    
 
我们有一千七百万庞然大军   
 
历史记载了走过的征程    
 
走过的征程……
 
【作者简介】谢光伟,湖南洞口县人。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洞口县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六月,一半诗意,一半烟火
    下一篇:知青之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