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日记》序(原名《山那边呀好地方》)
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 贾植芳 时间:2024-06-08 点击:
读罢孙小琪同志的第一本散文集《山那边呀好地方》,一股生活的激流迎面而来。她笔下所描绘的虽然不过是我们这个复杂而又平凡的生活世界的人生百态,对我这个已年逾古稀的人说来,却在感到陌生的同时,又感到十分亲切。因为从她坚实的笔下描写的生活本身所闪烁的亮光下,给人以喜悦和慰籍,给人以一种新的生活美感和精神鼓舞。
多年来的历史风雨,使她对社会和人生有着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认识和评价。正因为她对生活和人生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加上她笔墨实在、朴素,没有渲染,也没有夸张,更没有陈言套语。虽然从题材和主题看,都是些小题材,不外婚恋、家庭、儿女情、生活琐事等等,乍一看来,甚至显得有些琐碎,雷同,但它们的意境是统一的,那就是作者热爱人生,热爱我们这个开放的新时代,热爱我们这个在变革中的国家。从这个基点上,她投入生活的洪流,在事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又能保持冷静的观照生活的清醒头脑,从平凡纷纭的生活百态中,发掘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从历史阴影中,发现人身上闪光发亮的东西,歌颂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些小文章之所以有可读性,使人喜爱,更因为作者感情真实、诚挚,在她的笔下充满了丰富的感情色彩,通过这些杂色文章,我们看到一个从历史的风暴中走过来的,新时代社会妇女的充满活力和勇气的饱满形象。
书中的一些各界妇女人物访问记或特写,尤其是使我感兴趣的文章。大概因为是妇女写妇女,感情上更易于接近和合流。这是些我们同时代的又是不同年年龄层次的人,但都难以避免那些岁月里的各种政治运动的风暴,给她们带来的各种灾难和创伤,她们所付的代价是沉重的,生活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但在雨过天晴以后,她们依然能挺起胸膛,开辟自己的新的生活天地,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价值而继续奋斗,这也可以说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投影。在作者感情充沛的笔墨下,不仅展示了历史的阴影,更描绘了新时代的风采,给人以沉思的同时,又给人以启迪、鞭策和鼓舞。
孙小琪同志,虽然像她们这一代青年人一样,上过山,下过乡,批过资产阶级,然后又被送到大学读书,但从这些文章中,又说明了在这个历史颠倒的不幸岁月里,生活上的坎坷曲折,并没有从精神上摧毁她对美好人生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她能利用非正常的生活环境,“惜时如金”发奋地读书,籍以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她并没有辜负青春的大好时光;并在勤学苦思中,培养了自己能从一个更高的文化视点上来清醒地认识时代和历史,剖析这些复杂变化的生活现象的能力,并握起笔,从这里汲取素材,从复杂纷乱的生活现象中发现那些生活中的亮点,鞭打那些假丑恶的东西,作为自己对变革时代的献礼,也使自己的人格世界得到了升华。
我1978年秋天,回到中文系资料室上班以后,通过借书还书开始认识了孙小琪同志。她有时就某本书,某部作品,和我谈论半天。也许她那时还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我也总是像我们商店的一个营业员似的,就商品的性能、用途、产地,职业性的回答顾客的询问。但时间长了,从旁人的言谈中,我才知道她是工农兵学员,留校任教的。因为她不时来借书,那种执着的从书籍中追求知识的精神,却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显得很突出,从而使我对她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印象。认为这是个虽然生不逢时,但能超越历史的限制,发奋读书,努力攀登人生高峰的有出息的好青年。后来又听说,这年(1978年)春天,中文系一个学生在墙报上贴了一篇题名《伤痕》的小说式的文学习作,是她从这篇文学习作中发现了它的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它在文艺创作题材上的创新意义,出面推荐给报纸公开发表,并自己写了评论文章,从而引起了文艺界和社会的震动。从这一事实中,我又进一步地认识了她不仅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青年教师,也是对生活和历史善于思考和敢于思考,又具有学术胆识的有为青年。我最不喜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的人,而喜欢勤于和善于读书,又能在读书中思考,而又勇于见义而动,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读书人。因为书本来是使人变得聪明而勇敢的东西,不是使人变得愚蠢而又狡诈的东西。
一年多以后,我离开了资料室,因为头上的帽子没有了,我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来了,并开始招收研究生,从此,孙小琪同志又在无形间成为我家的一个常客。从她的言谈中,我得知她已经离开学校到了妇联,主持《现代家庭》《为了孩子》这两个社会性杂志的编务。从此我常从各种报刊上读到她的一些大小文章。由于我性喜杂读,因此像《现代家庭》《为了孩子》这类社会性刊物,便成为我了解社会生活信息的一个窗口。我也知道她是个有事业心的人,她的这些大小文章,都可以说是她在干工作、忙于家务琐事中挤出来的,但是她写的认真、实在,文笔又洒脱、清丽,都有些实质性的内容,所以也惹人喜爱。现在她经过筛选,选出三十篇成为一个集子出版,并希望我能为它写篇序文,我当时就满口应承了,但是到底我上了年纪,加上打杂的事情又多,拖到现在,只能杂乱的写一些零碎的读后感受和认识,草草交卷。但我相信,读者同志从这本小书中,定会在开拓了自己的生活视野的同时,又会得到一些对人生的新的认识和领悟,激励和鼓舞;也会像作者那样,为充实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我们时代的新生活,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91年1月中旬,上海)
(责任编辑 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