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 汇千岩而为峰
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林 莽 时间:2024-02-21 点击:
冰心与谢冕
1959年1月编写《新诗发展概况》,在中国作协和平里宿舍楼前。左起:殷晋培、刘登翰、洪子诚、谢冕、孙玉石、孙绍振
◆林 莽
谢冕老师93岁了,但依旧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虽然91岁时因雪后滑倒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但他以坚强的毅力,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很快就康复了起来,现在依旧坚持每天慢跑,坚持洗冷水澡。他的生活节奏依旧是繁忙的,读书写作、出席各地的会议、接受采访……
谢老师是为我们这一代诗人扛起过诗歌闸门的诗歌评论家,他对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各个不同时期的判断之语,串接起来,就是一部精练的中国新诗史。而谢老师的散文写作,聚杂花以成束,汇千岩而为峰,日积月累,留下阅历与生命的芳华,为我们树立了文化人做人和写作的榜样。
1 中国新诗史撰写者
据我所知,2023年为了《谢冕文存》的出版和“紫藤学堂”(谢冕先生的中学母校,正在为他筹建的文学纪念馆),他曾两次从北京飞到故乡福州。这一年中他还到过青岛、扬州、泸州、成都等许多地方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作为一位已过了鲐背之年的老者,我看到,他在每次会议上都绝不随意讲话,都有精心准备的发言稿,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精炼、清晰的陈述,同他那些精彩的论文一样,具有学术的价值与文学语言的光芒。
谢老师新近出版的两本新书中,《以诗为梦》中的第一部分,收录了谢老师1948—1949年作为中学生时期的38首短诗。这些短诗表达出来的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真切的生命体验,以及语言的洗练和谋篇布局的成熟,令我为之震动。凡是了解那个时期中国新诗的人都会知道,这些作品虽然没有发表,但它们就是那个年代有一定代表性的最好的诗歌作品。
这些作品也让我想到许多事物绝不是孤立的,没有这些作品,就不会有1980年5月7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的那篇划时代的檄文《在新的崛起面前》。他在文章中说“有一大批诗人(其中更多的是青年人),开始在更广泛的道路上探索……他们是新的探索者。这情况之所以让人兴奋,因为在某些方面它的气氛与五四当年的气氛酷似。它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我们知道,在那个年代,谢老师是顶着很大的压力,为一代新诗的写作者扛闸放水的人。
谢先生早年参军、复员,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9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发生,那就是《诗刊》副主编徐迟先生找到还在北大上学的谢老师,希望他组织几位同学为《诗刊》就中国新诗几十年的发展写一篇《新诗发展概况》的大文章。谢老师组织了孙绍振、孙玉石、洪子诚等六位同学,利用那年寒假,从北大图书馆借了所有有关新诗的作品和书籍,进行了一次对中国新诗的彻底的通读,才开始撰写文章。从少年诗人到青年研究者,以及后来的对中国诗坛的观察、体会,因为对新诗的热爱,因为新诗的写作实践,因为对中国新诗的全面了解,才有了谢老师后来的敏锐的、有格局的对新诗发展的判断。的确是“风起于青蘋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后来谢先生的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混乱的美丽”新诗状态的判断,90年代提出的“有些诗歌正离我们而去”,以及21世纪初一些新诗写作者急于命名,对“先锋”和“主义”多有关注,但对诗歌的根本却很少问津的现象,他提出的“好诗不在主义”等等判断,就是一部指出中国新诗问题,划出新诗发展曲线与方向的精炼的中国新诗史。更可贵的是近几年,在新诗百年之际,谢老师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百年和解”。曾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们新诗的一百年,不是破坏,而是建设,而且是必然性的。传统一直传下来,一直没有中断,没有断裂。新诗和古体诗旧体诗必须和解,所以我提出来,这个和解叫百年和解。和解意味着什么?新诗要从古诗中取得营养。我们现在的语言太贫乏,旧体诗的语言非常丰富,就必须和解,以后融为一体,然后用新的表达方式,这是我这些年做的工作,新诗百年与中国千年诗歌传统连成一片。”
2 骨子里就是诗人
谢冕老师说:“一生只做一件事”,这件事就是诗歌。他还说:“诗歌是做梦的事业,我们的工作是做梦……”谢老师用自己的文论,用撰写的诗歌史,主编的大量的诗歌选本和诗歌总系等等圆了自己的梦。圆梦当然不能少了他写的那些落纸烟云的散文和从未发表过的诗歌。谢老师近些年用他的散文和结集出版的诗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他的艺术追求,以及他更为丰厚和完整的文化人生。
近些年,谢冕先生出版了除诗歌评论专著外的多种散文和诗歌选本,《爱简》《觅食记》《博雅文章采薇辞》《文学的纪念》《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等,还有新近出版的《昨夜闲潭梦落花》和《以诗为梦》,为我们认识一位作为诗歌评论家、诗人、文化学者的谢冕先生提供了全面的更具生动形态的第一手资料。
《爱简》是洪子诚先生从谢先生的文集里选出的一本爱情诗集,谢老师说那看上去像爱情的诗,其实它写的是那个时期内心的潜在的伤痛。在《以诗为梦》中,编者收录了谢老师中学时代的诗作和1973—1974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和瑞丽等地“开门办学”时写的,不公之于众的一些诗。这些诗让我想到了李瑛先生的《枣林村集》和《红花满山》。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那个特殊的年代最受人们喜爱的诗歌作品集,这两本诗集首印都是几十万册。我觉得谢老师写西双版纳的诗,不亚于李瑛先生的作品,对云南地方风情与人物的精美书写,在那个时代,是难得的好作品。如果谢老师的这些作品那时候刊发出来,会不会产生同样的轰动效应。
谢老师不同的三个时期的这些诗歌作品都没有发表过,一是因为时代索然,另外就是在写诗与评诗的考量中,谢老师是做过抉择和考量的。谢老师说自己一生热爱诗歌,一生只做一件事,他以诗歌为梦,他说自己不是一个诗人。但我们以为,谢冕先生从诗歌评论到会议发言,再到他的散文写作,他的那些从容自信、热情洋溢、文采闪耀的语言,都表明了,他骨子里就是一位诗人。
3 文字之下见海洋
他的散文集《觅食记》虽说是写美食的散文,但那里体现的是人文、地理、人生的体验和感悟,以及一位学者的思考和学识。刚刚出版的《昨夜闲潭梦落花》是一本写家乡风土、人物、亲情的散文集,我读后综合以前读过的谢先生的其他文章,有几点体会。
谢老师的散文见文化、见性情、见时局、见人间烟火。
在《诗探索》的编辑会上,谢冕老师多次提出,我们要提倡和多发那些写得精短,言之有物的批评文章。我想,这也是谢老师对自己写作的要求。谢老师的批评文章一向是文字简洁,有发现、有观点、有文采、有诗意的。在谢老师的散文作品中更是如此,无论是对故乡的回忆、对亲人的怀念,还是记人、记事或写美食的文字,都是内涵深邃和外延丰富的。我以为“智慧”“特立独行”“真诚”这三个词是谢老师散文的核心词汇。
谢老师的许多很短的文章,都会让读者自然而然地领略到古今中外文化的融入,简洁的叙述中总是充满了发散的意味。他的文章是见文化、见性情、见时局、见人间烟火的。见文化需要多年的阅读积淀,见性情需要良好的自身修养,见时局需要有洞察世事的判断力与认知力,而见人间烟火我以为更不简单,它需要人活得豁达而通透。
谢先生身上有着一种自带光芒、温暖人心的魅力。
读谢老师的文章,无论是诗歌评论还是散文作品,无论是写困境、危难还是其他什么,总有一种明澈和通透的光芒的照耀。这是因为谢老师心胸坦荡,对自己经历的事物有着通透的理解和与之相关文化的融汇贯通。谢老师对一些事物都是有自己十分明了的看法的,但他不会随意地说出,他总是留有余地,注重更宽泛的思考和辨析。对自己的写作也同样是在不断地自省与调整中。认真读谢老师的文章,我们就能感受到他的广博与宽厚。
谢老师的文章有格局、有境界、有余韵,困苦中有厚重的精神依托,忧伤中有温暖的精神抚慰,诉说中有文采的光芒映照,这样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是内心的感动和身心的愉悦。
读谢老师的文章就如同:穿过几个不同时期的街市与炊烟,走进了一座曲径通幽的花园。
读谢老师的文章总让我想起捷克诗人,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弗尔特。他81岁时出版过一本回忆录,书名叫《世界美如斯》。他经历了20世纪欧洲的两次大战与东欧那些独特的年代,但他的诗中一直有着无限的爱。晚年他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写生命的感受,写对世界的认知,写对祖国、对家乡和对母亲的爱。人们评价他:“在饱经沧桑和长期患病之后,他的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表现手法上,似乎都已趋向于‘返璞归真’”……在他平静的语句之下,有着一个潜在的不断涌动的大海。”他一生出版了四十多本诗集,其中有许多首是写给母亲的诗,如《妈妈的小圆镜》《一束紫罗兰》《天上的纽带》等等,都曾给予了我许多心灵的触动,他在53岁时还出版过一本专门写给母亲的诗集《妈妈》。同样,谢老师也有许多写母亲的文章,或与母亲相关的文字,他那些细微的、充满赞美与爱的文字,同样深深地感动着我,谢老师同样经历过战争的硝烟、社会的动荡,还有中国文坛的风风雨雨。他同样没有泯灭心中的爱,他的文字充满了智性,我觉得我们读谢老师的文字就如同:穿过几个不同时期街市与炊烟,走进了一座曲径通幽的花园,让我们不断地发现生活之美、文化之美和人生与世界之美。
读谢老师的散文,仿佛在领略人生的繁花与风雨,是一次身心的洗礼,也是一次人生与文化的修行。在他简洁、率真、随心所欲的文字之下,同样有着一个宽阔无边的大海。
责任编辑:日升
◆林 莽
谢冕老师93岁了,但依旧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虽然91岁时因雪后滑倒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但他以坚强的毅力,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很快就康复了起来,现在依旧坚持每天慢跑,坚持洗冷水澡。他的生活节奏依旧是繁忙的,读书写作、出席各地的会议、接受采访……
谢老师是为我们这一代诗人扛起过诗歌闸门的诗歌评论家,他对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各个不同时期的判断之语,串接起来,就是一部精练的中国新诗史。而谢老师的散文写作,聚杂花以成束,汇千岩而为峰,日积月累,留下阅历与生命的芳华,为我们树立了文化人做人和写作的榜样。
1 中国新诗史撰写者
据我所知,2023年为了《谢冕文存》的出版和“紫藤学堂”(谢冕先生的中学母校,正在为他筹建的文学纪念馆),他曾两次从北京飞到故乡福州。这一年中他还到过青岛、扬州、泸州、成都等许多地方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作为一位已过了鲐背之年的老者,我看到,他在每次会议上都绝不随意讲话,都有精心准备的发言稿,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精炼、清晰的陈述,同他那些精彩的论文一样,具有学术的价值与文学语言的光芒。
谢老师新近出版的两本新书中,《以诗为梦》中的第一部分,收录了谢老师1948—1949年作为中学生时期的38首短诗。这些短诗表达出来的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真切的生命体验,以及语言的洗练和谋篇布局的成熟,令我为之震动。凡是了解那个时期中国新诗的人都会知道,这些作品虽然没有发表,但它们就是那个年代有一定代表性的最好的诗歌作品。
这些作品也让我想到许多事物绝不是孤立的,没有这些作品,就不会有1980年5月7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的那篇划时代的檄文《在新的崛起面前》。他在文章中说“有一大批诗人(其中更多的是青年人),开始在更广泛的道路上探索……他们是新的探索者。这情况之所以让人兴奋,因为在某些方面它的气氛与五四当年的气氛酷似。它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我们知道,在那个年代,谢老师是顶着很大的压力,为一代新诗的写作者扛闸放水的人。
谢先生早年参军、复员,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9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发生,那就是《诗刊》副主编徐迟先生找到还在北大上学的谢老师,希望他组织几位同学为《诗刊》就中国新诗几十年的发展写一篇《新诗发展概况》的大文章。谢老师组织了孙绍振、孙玉石、洪子诚等六位同学,利用那年寒假,从北大图书馆借了所有有关新诗的作品和书籍,进行了一次对中国新诗的彻底的通读,才开始撰写文章。从少年诗人到青年研究者,以及后来的对中国诗坛的观察、体会,因为对新诗的热爱,因为新诗的写作实践,因为对中国新诗的全面了解,才有了谢老师后来的敏锐的、有格局的对新诗发展的判断。的确是“风起于青蘋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后来谢先生的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混乱的美丽”新诗状态的判断,90年代提出的“有些诗歌正离我们而去”,以及21世纪初一些新诗写作者急于命名,对“先锋”和“主义”多有关注,但对诗歌的根本却很少问津的现象,他提出的“好诗不在主义”等等判断,就是一部指出中国新诗问题,划出新诗发展曲线与方向的精炼的中国新诗史。更可贵的是近几年,在新诗百年之际,谢老师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百年和解”。曾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们新诗的一百年,不是破坏,而是建设,而且是必然性的。传统一直传下来,一直没有中断,没有断裂。新诗和古体诗旧体诗必须和解,所以我提出来,这个和解叫百年和解。和解意味着什么?新诗要从古诗中取得营养。我们现在的语言太贫乏,旧体诗的语言非常丰富,就必须和解,以后融为一体,然后用新的表达方式,这是我这些年做的工作,新诗百年与中国千年诗歌传统连成一片。”
2 骨子里就是诗人
谢冕老师说:“一生只做一件事”,这件事就是诗歌。他还说:“诗歌是做梦的事业,我们的工作是做梦……”谢老师用自己的文论,用撰写的诗歌史,主编的大量的诗歌选本和诗歌总系等等圆了自己的梦。圆梦当然不能少了他写的那些落纸烟云的散文和从未发表过的诗歌。谢老师近些年用他的散文和结集出版的诗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他的艺术追求,以及他更为丰厚和完整的文化人生。
近些年,谢冕先生出版了除诗歌评论专著外的多种散文和诗歌选本,《爱简》《觅食记》《博雅文章采薇辞》《文学的纪念》《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等,还有新近出版的《昨夜闲潭梦落花》和《以诗为梦》,为我们认识一位作为诗歌评论家、诗人、文化学者的谢冕先生提供了全面的更具生动形态的第一手资料。
《爱简》是洪子诚先生从谢先生的文集里选出的一本爱情诗集,谢老师说那看上去像爱情的诗,其实它写的是那个时期内心的潜在的伤痛。在《以诗为梦》中,编者收录了谢老师中学时代的诗作和1973—1974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和瑞丽等地“开门办学”时写的,不公之于众的一些诗。这些诗让我想到了李瑛先生的《枣林村集》和《红花满山》。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那个特殊的年代最受人们喜爱的诗歌作品集,这两本诗集首印都是几十万册。我觉得谢老师写西双版纳的诗,不亚于李瑛先生的作品,对云南地方风情与人物的精美书写,在那个时代,是难得的好作品。如果谢老师的这些作品那时候刊发出来,会不会产生同样的轰动效应。
谢老师不同的三个时期的这些诗歌作品都没有发表过,一是因为时代索然,另外就是在写诗与评诗的考量中,谢老师是做过抉择和考量的。谢老师说自己一生热爱诗歌,一生只做一件事,他以诗歌为梦,他说自己不是一个诗人。但我们以为,谢冕先生从诗歌评论到会议发言,再到他的散文写作,他的那些从容自信、热情洋溢、文采闪耀的语言,都表明了,他骨子里就是一位诗人。
3 文字之下见海洋
他的散文集《觅食记》虽说是写美食的散文,但那里体现的是人文、地理、人生的体验和感悟,以及一位学者的思考和学识。刚刚出版的《昨夜闲潭梦落花》是一本写家乡风土、人物、亲情的散文集,我读后综合以前读过的谢先生的其他文章,有几点体会。
谢老师的散文见文化、见性情、见时局、见人间烟火。
在《诗探索》的编辑会上,谢冕老师多次提出,我们要提倡和多发那些写得精短,言之有物的批评文章。我想,这也是谢老师对自己写作的要求。谢老师的批评文章一向是文字简洁,有发现、有观点、有文采、有诗意的。在谢老师的散文作品中更是如此,无论是对故乡的回忆、对亲人的怀念,还是记人、记事或写美食的文字,都是内涵深邃和外延丰富的。我以为“智慧”“特立独行”“真诚”这三个词是谢老师散文的核心词汇。
谢老师的许多很短的文章,都会让读者自然而然地领略到古今中外文化的融入,简洁的叙述中总是充满了发散的意味。他的文章是见文化、见性情、见时局、见人间烟火的。见文化需要多年的阅读积淀,见性情需要良好的自身修养,见时局需要有洞察世事的判断力与认知力,而见人间烟火我以为更不简单,它需要人活得豁达而通透。
谢先生身上有着一种自带光芒、温暖人心的魅力。
读谢老师的文章,无论是诗歌评论还是散文作品,无论是写困境、危难还是其他什么,总有一种明澈和通透的光芒的照耀。这是因为谢老师心胸坦荡,对自己经历的事物有着通透的理解和与之相关文化的融汇贯通。谢老师对一些事物都是有自己十分明了的看法的,但他不会随意地说出,他总是留有余地,注重更宽泛的思考和辨析。对自己的写作也同样是在不断地自省与调整中。认真读谢老师的文章,我们就能感受到他的广博与宽厚。
谢老师的文章有格局、有境界、有余韵,困苦中有厚重的精神依托,忧伤中有温暖的精神抚慰,诉说中有文采的光芒映照,这样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是内心的感动和身心的愉悦。
读谢老师的文章就如同:穿过几个不同时期的街市与炊烟,走进了一座曲径通幽的花园。
读谢老师的文章总让我想起捷克诗人,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弗尔特。他81岁时出版过一本回忆录,书名叫《世界美如斯》。他经历了20世纪欧洲的两次大战与东欧那些独特的年代,但他的诗中一直有着无限的爱。晚年他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写生命的感受,写对世界的认知,写对祖国、对家乡和对母亲的爱。人们评价他:“在饱经沧桑和长期患病之后,他的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表现手法上,似乎都已趋向于‘返璞归真’”……在他平静的语句之下,有着一个潜在的不断涌动的大海。”他一生出版了四十多本诗集,其中有许多首是写给母亲的诗,如《妈妈的小圆镜》《一束紫罗兰》《天上的纽带》等等,都曾给予了我许多心灵的触动,他在53岁时还出版过一本专门写给母亲的诗集《妈妈》。同样,谢老师也有许多写母亲的文章,或与母亲相关的文字,他那些细微的、充满赞美与爱的文字,同样深深地感动着我,谢老师同样经历过战争的硝烟、社会的动荡,还有中国文坛的风风雨雨。他同样没有泯灭心中的爱,他的文字充满了智性,我觉得我们读谢老师的文字就如同:穿过几个不同时期街市与炊烟,走进了一座曲径通幽的花园,让我们不断地发现生活之美、文化之美和人生与世界之美。
读谢老师的散文,仿佛在领略人生的繁花与风雨,是一次身心的洗礼,也是一次人生与文化的修行。在他简洁、率真、随心所欲的文字之下,同样有着一个宽阔无边的大海。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