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知青下乡支赣55周年

来源:鲤鱼洲情怀 作者:李延申 时间:2024-01-19 点击:
1969.3~2024.3,是大规模上海知青上山下乡支赣55周年。当年,曾与上海知青一起在乡下修过地球;回城后,同事中也有知青出身的上海宁。一晃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脑海中储存了许多往事,由于有过知青经历,对社员老乡、上海知青记忆犹新,饭后茶余打开记忆的闸门,从某些侧面与角度,聊聊上海知青印象。
60年代末,毛主席、党中央发出了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全国掀起了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上海知青上山下乡主要面向边疆艰苦地区,能够安排到江西的,应属被“照顾”的对象。多子女家庭巳有去边疆的、父母年事已高需要就近照顾的、个人身体欠佳的等原因,经本人及家庭申请、工宣队、居委会里弄审核,可批准到江西插队的指标名额。当时,安置在江西省九江专区武宁县黄塅公社的上海知青有100多人,分别来自南市区的上海建光中学、林荫中学、十女中的学生及部分社会青年。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知青上山下乡支赣人数为118805人。


 
  第一批上山下乡的上海支赣知青,大多出身于工人、市民家庭,有一部分是工商业、小业主、自由职业者。到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的上海知青,大部分是工人、贫下中农家庭出身,还有一剖分是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家庭出身,兵团知青是拿工资的,经济待遇稍好,开始月工资16.5元,过了几年后拿到30多元,有的知青,经常寄钱孝敬父母帮助家里。兵团对知青政审较严格,基本上都是红五类家庭出身。知青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很大,下乡前有的家里就用上了煤气、抽水马桶,下乡后还经常能收到邮政包裹。但大部分家里烧的是煤球炉子,每天早上收粪车到里弄收集各户的马桶粪便。
特殊的历史时期,上山下乡的大多是1966至1968届的中学毕业生及部分社会青年,上海市的组织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与细致。为知青定向供应必备的农村生活用品,如棉毯、旅行包等。市、区革委会组成了工作组,到知青接受点的专区、县进行了接洽、踩点。1969年3月下旬,各中学、区、街道里弄的知青分期分批乘绿皮火车、长江轮船离开上海,到达江西境内的火车站、码头,然后换乘汽车、拖拉机,由农民肩扛挑担子接到公社、大队,分散到集体户。刚到接受点,荒凉的山野,崎岖的山路,低矮的茅草屋,干打垒的土坯房,与国际大都市的繁华相比反差之大,再加上一路车舟劳顿,让大家一时难以平静,辗转反侧难眠,特别是女知青以泪洗面,不知如何度过今后的日子。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工人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展现了革命性、组织纪律性、高度的决心与彻底性,同时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优秀的传统和品质,在上海知青中得到延续和传承。经历了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几个轮回,他们很快适应了农村的生产生活。艰难度过了思想关、劳动关、生活关、卫生关、饮食关,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觉悟,做出了贡献。
上海知青适应性独立生活能力强。砍柴、种菜、挑水、烧饭、碾米、榨油,自带推剪互相理发,生活很快能够自理和适应。他们悟性强,经过社员手把手传帮带,基本的农活儿如犁田、耙田、打田埂、插秧、脱粒打谷、送公粮、放排、挑库筑渠的农业重活儿一些知青成为行家里手,有的有一技之长,会开汽车、拖拉机、会放电影,会做木匠,打一手好家俱,精明强干,会算账,做会计,会写文章,编排黑板报。
上海知青政治上进步,入团、入党、当民兵、选调至工作队,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有的被结合到小队、大队、公社、甚至在县里当干部,有的出席省、地区、县、公社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会,有的参军入伍、上大学、调干、进工厂、接替父母顶岗工作。部分知青病退、困退回城。


 
上海知青传播城市文明。他们讲卫生勤漱口、洗手、洗脸、洗脚、洗澡是常态。用手纸,喝开水,手提塑㬵包、皮箱,自备小药箱,小病小痛自行解决,给社员群众常用药看病。讲普通话,当大队、公社广播员,看书读报,村完小、公社中学代课,言谈举止、穿戴、发型等对学生影响一辈子。办黑板报,刷标语,个别知青有照相机(上海知青存留的老照片颇多)、斯斯文文戴眼镜,手上戴着罕见不锈钢上海牌手表。有的会拉小提琴、吹口琴、画画,运动技能也出色,乒乓球、篮球、足球打得很好,有些知青能歌善舞,细皮嫩肉,皮肤白晰,说话轻声细语、嗲声嗲气。穿戴干净整洁、头上戴发夹、凃抹雪花䯧、六神液花露水,似农民看古妆戏中的公子、小姐等。偷偷学唱当年认为是小资调的“南京之歌”。
 
上海知青的日常穿着中式春秋杉,卡其布,的确凉,长、短袖格子或白衬衣,花裙子、运动服,丁字皮鞋(女),回力鞋,皮鞋,穿袜子,翻领、高领毛线衣,小脚笔挺裤、紧身棉衣等,让长年穿着清一色的乡民,开了眼界,知道了什么叫优雅、衣着得体。穷乡僻壤来了一批清纯唯美散发着青春活力温馨气息的年轻人,如同久旱的沙漠遇见甘霖,让乡亲们在原始的农耕社会里渴望的眼神中,看到了城市进化的现代文明,融化了长期生活在大山深处单调枯燥乏味的心。将城市的文明传递到封闭落后的乡村,让大家感受到,世上不仅有劳动造福人类的美,也有精彩纷呈的视觉、听觉多元化的美。


 
城乡产品交换。每逢春节期间,正是农闲时节,知青们回沪探亲,带回家的农村土特产有,香菇、木耳、黄花、板笋、樟木箱、杉木床板等。春节后带回的上海食品、日用品让我等大开眼界,如大白兔奶糖,点心、五香豆、鱼肉罐头等,固本肥皂、香皂、中华牙膏,飞马、牡丹、黄金叶、红双喜、大前门香烟等,还有的用自家工业券帮老乡带婴儿奶粉奶糕、白糖、麦乳精 。商品交换,让老表们看到了城乡的巨大差距,体恤了上海知青千里迢迢上山下乡的艰辛与痛苦。有的上海知青就地与老乡们一起过春节,热热闹闹抽水干塘捉鱼分鱼、杀年猪、打豆腐、打麻糍粑、做米裸……。 
几载农耕路,一生知青情。二十世纪60年代末的上海知青们,都巳年过古稀,为什么对上山下乡的第二故乡魂牵梦绕、情有独钟呢? 
情在,“不在城里吃闲饭”,挣工分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交过公粮和农业税,为集体和国家的财富积累作出过贡献。 
情在,艰辛的环境中,抗争困难,永不言败与屈服,成为一生的财富,终身受用。
情在,享受了贫下中农社员的关心与厚爱,熏陶根植了农民的纯正、善良、朴实、勤俭、耐劳的优秀品质。 
情在,广袤的大地,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原生态的田园与食品,大自然馈赠四季轮回神奇的风光旖旎。 
情在,知青兄弟姐妹们一口锅里盛饭,一壶水里饮用,茅屋共度春秋,出工同甘共苦,日常团结互助,一辈子亲如家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上海知青们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江西革命老区,他们亲吻过赣鄱的江河山川,红土地上留下了大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奋斗的足迹,感谢上海知青们!在长身体的时候,你们同老表一道吃苦受累,油水少,饭都吃不饱。你们与大家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与乡亲们、与江西的知青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上海知青们经常组织团队返乡省亲,有的引进项目帮助农村脱贫致富,有的带着下辈孩子们千里迢迢看望房东,送上祝福与慰问品。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振兴乡村取得了良好成效,农民盖了新房,水泥路修到了村组。在纪念上海知青上山下乡支赣55周年的时候,欢迎大家有时间常回第二故乡看看,让我们一起分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晓歌  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港媒:国产邮轮制造“含金量”堪比航母
    下一篇:热点问答丨朝鲜半岛局势未来会否升级?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