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上海
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路明 时间:2023-12-05 点击:
摄影/日升
有朋友问,上海是不是江南?想了想,倒是个蛮有意思的问题。
在许多人眼中,温婉雅致、小桥流水的古典式江南,与竞争激烈、高楼林立的都市上海格格不入。事实上,近代上海成为开埠口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依托了密集的江南水路运输网。19世纪,茶叶和丝绸是中国出口最大宗的两类商品。相较于茶叶的多口岸输出,蚕丝的出口几乎集中于上海。杭嘉湖平原的丝制品,尤其是南浔产的“楫里丝”,搭乘手划船,后期是小火轮,数日可达上海。回程时,船只满载洋货及上海生产的工业品。鲁迅、周作人、茅盾、木心……无数青年学子及文人学者,乘坐客轮,往来于上海与江南腹地。一步一步,由江南的上海,而上海的江南。
改革开放后,乡镇工厂兴起。来自上海企业院校的知识分子,周六晚搭乘火车、汽车、客轮,奔赴苏南浙北,指导生产。金丝镜,黑色人造革公文包,行色匆匆,是时代一景。翌日返沪,手里多了鸡鸭鱼蛋等特产。日后“苏南模式”崛起,离不开这些以赚外快为初衷的“星期日工程师”。
再往后,“东桑西移”,江南丝绸业名存实亡。而高速公路、高铁的兴起,使得水路运输退出了中心舞台。水乡小镇,因航运盛,因航运衰。其中一些,因发展滞后,保存了旧时风貌,“焉知非福”,外加种种机缘,变身几A级景区。
南浔、乌镇、同里、周庄、朱家角……即使是这些声名显赫的古镇,在大多数游客眼中,不过是相似的粉墙黛瓦。在南浔老街,我听得一上海阿姨呼唤同伴,来,看乡下人房子。更多的小镇被遗忘。镇上有终日闲坐看水的老人;有守着几代家业的店铺老板;有手艺难以传承的工匠;有出走后归来的年轻人。还有一些上海人,看中小镇闲适安逸、房价低廉,长居此地。他们的日常,构成了现实的江南。
枫桥夜泊,雪夜访戴,是遥远的掌故。直到今日,上海人的精神内核,仍有明显的江南特质——勤劳、精明、善变通、重实际。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上海与江南,无论经济、文化,抑或情感,愈加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回到开头的问题,上海当然是江南,水乡缱绻,都会繁华,是因果关系。唯有江南,方能孕育上海,成就上海;反过来,上海也反哺江南,引领江南。我这个回答,不知朋友满意否。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