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场

来源:新民晚报网 作者:章慧敏 时间:2024-09-13 点击:

     至今没搞明白,上海人为什么把菜场叫作“小菜场”?

      在我的观念中,菜场是上海人家跑得最勤,也是家庭仪式感开始的地方。主妇们一天中的社交生活便是从跑小菜场开始的,而这种社交与生活距离最近、最自然,充满了扑面而来的烟火气。

      我是喜欢跑菜场的,前些年网上买菜还不那么风行时,我几乎天天要去小菜场报到一次。打开尘封的记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跑小菜场是需要制定战略战术的:那时的我清晨5点不到便顶着星星、提着菜篮子出门了。我家附近的菜场是隔着江苏路两边的东浜和西浜,现在的东西两浜已被拓宽成车水马龙的干道,连名字也改了,东浜叫东诸安浜路,西浜改成宣化路了。去小菜场赶早不赶晚的道理谁都懂,至少能在有限的品种里稍稍选择。我那时就学会了一些技能,同样是南瓜,粉不粉靠指掐。指甲容易揿下去的肯定嫩得出水,中看不中吃。

      当年的小菜场可以用热闹非凡来形容,处处是长龙。你想买几样菜就得排几个队。砖块、破篮子都是队伍中宣示主权的替代品,自然它们的存在并不保险,随时有被消灭的可能。买菜的大军中还有一群如我们这些没读过多少书、却被冠以“知识青年”的年轻人,待业在家的我们大都承担起了买菜的任务。住在一个街道,跑的又是同一个小菜场,渐渐地彼此熟悉起来,相互照应。也有因日久生情而结缘的,我们中有一对知青,男生宽广的肩膀总是为排在他面前的女生遮风挡雨,后来他们组建了家庭,那是属于小菜场的浪漫。

      走出小菜场回家前,我还要到永乐邨弄堂口的早点摊顺带买“四大金刚”。排在油腻腻的大饼油条摊位前,付了钞票和粮票,把黑黢黢的竹牌子交给香烟不离口的大饼师傅,刚出炉的大饼又热又香,稻草绳串起的油条还滴着油,而豆浆则拷在自家带去的大号搪瓷杯里,一大勺滚烫的豆浆倒进去,比坐在摊位前喝它多了一倍以上。

      如果要问我小菜场经历中有无记忆深刻的事?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那年春节前邂逅的一次信任。因为要做蛋饺,我在禽蛋队伍中放了一块砖头,自己则排在猪肉摊前。忽然发现那块砖不知什么时候被人踢走了,而肉摊队伍的前进速度像蜗牛,啥时才能轮到我?真正是心儿急得像猫抓,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排在我前面的男孩手指着斜对面的禽蛋摊位,说他妹妹就要排到了,他要给她送票子去,一会儿再过来。我问他能不能帮我把冻鸡和鸡蛋捎带买一下?见他点头,我不假思索地把票和钱塞给他,眼见他一溜小跑地钻进人群。就在男孩撒腿跑时我已经后悔了,轻易地把票证交给陌生人,要是他一去不返怎么办?七上八下中突然看见远处的男孩正领着妹妹奔过来,“鸡买到了,鸡蛋卖光了,我帮你买了冰蛋。”说完,他把多余的钱往我手里一塞,继续排他的队,一切都那么自然。那晚,我第一次用冰蛋做蛋饺,虽然模样和口感可想而知,但这暖心的一幕让我感动了许久。

      我发现如今喜欢跑小菜场的仍有不少人。我的女友熟悉网络,照理动动手指请平台送菜上门快捷方便,但她一日不去菜场就觉得失落。难怪她身材修长匀称,原来是跑小菜场跑出来的呀。今年高温天,有人在朋友圈里晒出黄瓜的价格,一位雷打不动跑小菜场的“主夫”点评说,黄瓜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品质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不去小菜场的人不懂的。

      上海老百姓有一句话:“菜篮子里看形势。”这个格局有多大。我仿佛理解了上海人将菜场叫作“小菜场”蕴含的意义了。在上海话中,无论买的是鸡鸭鱼肉还是萝卜青菜,一律称为“小菜”。上海人谦虚啊,他们把西餐叫作“大菜”,而家常菜则是“小菜”,小菜哪里买,自然是小菜场喽。

      喜欢小菜场里那股热气腾腾的市井气息,它是阅读城市的起点,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黑土师生情》
    下一篇:月圆中秋思乡情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