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口述史研究综述
来源:知青专题研究 作者:李刚 时间:2023-08-12 点击: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关于知青运动的研究逐渐兴起,尤以口述史为重。作为历史事件亲历者的知青们所提供的第一手材料,原始性及可信度较高。随着知青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知青口述史研究著作也在不断增多。文章整体性概述了中国知青口述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对其成果进行了概括性分类和探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逐渐兴起。作为国史研究中一门新兴学科,知青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知青史研究领域中,口述史研究是热点和重点。知青口述史不仅为知青运动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史学理念,而且也是搜集和补充知青运动史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丰富史料的同时也能增益知青档案文献的互证。本文聚焦于内地知青口述史研究成果,整体概述了知青口述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大致梳理了其相关成果。
一、知青口述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目前见及的较早的知青口述史著作是1993 年加拿大学者梁丽芳撰写的《从红 卫兵到作家——觉醒一代的声音》,书中共采访了26 位中国年轻作家(其中多数当过知青)[1]。国内的知青运动研究起步较晚,20 世纪80 年代尚处于起步阶段,进入90 年代后,随着“知青热”出现,研究逐渐步入正轨。与此同时,知青口述史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涌现出大量知青回忆录、知青文史资料、知青口述史。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知青口述史研究逐渐兴盛的主因是:一是当代西方口述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知青史研究不再是一个不能涉足的领域;三是当年的知青多已步入老年,他们急于讲述和反思那场曾经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深远影响的经历;四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大学生深入农村当村官的政策引起了许多学者尤其是知青学者的关注。兴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口述史料采集力度不断加强
知青口述史研究的兴盛首先表现在知青口述史料搜集的兴盛上,搜集力度不断加强、涉及范围不断扩大。
1.成立了专门的知青口述史料搜集、研究机构上海是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较早的地区,其资料的整理工作也开展较早。2011 年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该会以“研究知青历史,传承知青文化,弘扬知青精神”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种知青历史文化研究活动,搜集知青口述史料,培养研究知青历史、文化的人才①。黑河学院2011 年也成立了知青研究所,并于2013 年发行了《黑龙江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系统再现了黑龙江省知青上山下乡全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该所将搜集知青口述史料作为重点,着重搜集黑龙江农垦知青资料,旨在为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的知青群体研究提供系统的口述史料。余如延安知青文化研究会、广西知青文化研究会、重庆知青文化研究会等。
2.规范和完善了知青口述史料的搜集过程与方法
2014 年11 月29 日—30 日,中华女子学院在北京和平里酒店举行了“倾听与记录——女知青口述历史访谈员”培训会,该专业培训能极大提升口述史料采集能力。2014 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申请的国家项目“建立延安北京知青口述历史实录数据库”获得批准,分别在北京、西安及延安成立了工作站,创造性地开展了“一句话自述”、“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慰问困难知青”等活动,为搜集和保留延安知青口述史料做了大量工作①。
图片
(二)口述史料采集途径和形式多元化
1.各类知青网站的建立伴随着“知青热”,国内外兴建了许多知青主题网站。大致分三类:一是全国性知青网站,如中国知青网、华夏知青网、中国老三届等;二是地方性知青网站,如北京知青网、湖南知青网等;三是海外知青网,如华盛顿中国知青协会网等。大都围绕知青的回忆、生活及情感等构建。如华夏知青网“知青情结”、“知青文苑”栏目主要收录当年知青的回忆文章,如“回忆知青插队的日子”、“我们的青春往事”、“梦随风万里·我的草原恋”等,这些文章多叙述当年知青生活琐事、衣食住行以及与社员的关系等,叙述较为详细。“知青思考”栏则主要收录反思类文章,如《出发日·青春谁祭》描述了5 万多青年在那场运动中埋骨他乡,他们的青春该由谁来祭奠;《叫一声知青,真的很沉重》叙述上山下乡的经历以及回城后的遭遇,蕴含了对知青运动的深切反思②。各地建立的地方性知青网站也开辟了许多类似专栏,如“北京知青网”的“知青人物”专栏,专门采访一些著名的知青,有些是当年的知青典型,有些人是后来成功的知青,通过专访搜集到一批知青口述史料③。“云南知青网”开设的“文章纪实”栏内容广泛,既有知青生活的叙述,又有对当时社会大众生活的描述④。由于个人经历、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不尽相同,这些文章虽掺杂了各不相同的感情色彩,但却是知青口述史料的重要来源。这些网站为知青口述史料的搜集做出了很大贡献。
2.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目前,尚有许多史料待发掘。知青多已步入老年,亟需青年学者参与并及时广泛地搜集史料[3]。鲁京京、于知承在《知青口述史料的采集、整理与应用研究》中详细介绍了口述史料采集、整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阐述了口述史料在知青史、农业史及边疆史中的作用[4]。2011 年12 月20 日,崔永元公益基金《知青口述史》采访组到昆明对云南知青、重庆留滇知青、知青作家等各方人士进行了采访。该栏目旨在以口述形式将濒临消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录下来。他们也对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知青进行过类似采访。这类组织通过采访保存了大量知青口述史料,推动了知青史研究的发展。
图片
3.采集对象不断扩大知青口述史采集对象正不断扩大,遍及政府官员、商界精英、基层百姓。他们的人生经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知青运动对当时青年的影响。以史料为基础,学术界也出现了一批知青口述史研究成果⑤,但多囿于知青本身,未能关注到与之息息相关的农民群众。目前,有人倡导可从农民的角度来研究知青运动[5]。
(三)知青回忆录和口述史著作大量出版,研究方法越来越专门和系统化随着知青作家群的成长壮大,知青回忆录、知青自传等大量涌现,学者撰写的口述史著作也越来越多。关于口述史与回忆录,有人认为口述史隶属于回忆录,都是由别人的回忆资料整理而成;有人则认为口述史不同于回忆录,后者是自己写自己的过去,而前者则是当事人诉说,由别人记录并加以研究,因执笔者不同,导致二者蕴含的感情色彩不同[6]。但总体来说,两者均需当事人回忆自己的经历,因此都会提供珍贵的史料。
(四)依凭知青口述史料进行多元创作利用知青口述史料制作纪实性影像作品已成为一种重要方式。如凤凰网知青纪实频道便是一档专访知青的栏目,代表性节目有:“云南孟定农场数百名知青绝食绝水要求返城”、“清队运动持续1 年,知青每日在恐惧中度过”、“冷暖人生:知青精神病院”等等。内容广泛,涉及到知青的生活、情感及返城后的境遇等方面。受访人既有当年的知青典型,又有普通知青;既有文字又有视频,十分珍贵。
二、知青口述史涉及的主要问题在知青口述史研究中,主要内容有知青的生活经历、思想、知青与社会的关系等。
(一)“青春悲壮”与“青春无悔”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知青们纷纷出版回忆录,用文字记录当年的生活经历以及感受。通过口述和著作来“展示从未细说的苦难和真实过程,他们要见证自己的磨难,就是中国的磨难和损失。他们以集体的姿态再现,是一种身份认同的再确立,也是一种情意结的体现。”[7]回忆录中描述知青生活和经历的文章有两类:一类叙述知青当时艰难困苦的生活,主题多为“青春悲壮”;另一类主要抒发知青们的自豪感,主题多为“青春无悔”。
1.“青春悲壮”
回忆与叙述知青生活的艰苦是重要主题之一,代表性著作和文章如:汪丽的《上山下乡在安徽:知青访谈录》以安徽本省知青及外地下放到安徽的知青为采访对象呈现安徽知青群体的真实生活。通过对不同经历的知青的访谈,反映了上山下乡运动对广大知识青年的影响。上篇主要记述知青艰苦的劳动生活;下篇则描述知青的爱情生活以及当时的时代氛围[8]。这些材料对研究知青生活以及当时的时代状况具有一定的价值。朱晓军的《最后的家园:采访北大荒精神病知青手记》记录了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的医生、护士以及知青精神病患者的口述资料,披露了部分知青的患病经过及病后遭遇,将精神病知青群体纳入关注视野,拓展了研究领域[9]。黎桂婷的《一位广州知青的口述史》讲述了广州女知青黎雪群从出生到下放至南雄市黄坑镇小坡村猪头岭的故事,以一名广东知青的个人经历来反映广大知青的生活遭遇[10]。肖复兴的《绝唱老三届》着眼于老三届知青群体,除记述其知青生活经历外,还讲述了知青生活结束后的状况。不仅反映了知青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对他们的复杂情感进行了梳理和思考,为老三届知青群体的经历留下了真实印象[11]。贾宏图的《我们的故事:一百个北大荒老知青的人生形态》汇集了100 篇北大荒知青的回忆纪实文章,其写作意图是:“关于知青运动,无论别人怎样说,我还是要写,写我和我们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为这段历史留下生命化的缩影,以告诫人们不能让那些刻骨铭心的悲剧再次发生。也告诉人们,在那个阴风浩荡的年代,在那边塞绝寒之地,也曾有鲜艳的人性之花在开放。”[12]1(《序》)此类内容在整个知青回忆录中占绝大多数。此外,部分知青著作丛书中也包含了大量知青口述史资料,如张红彦编著的《青春的选择》收录了100 篇知青回忆录,另有近25 万字访谈实录和报刊辑选,可谓目前资料最完善的有关武汉支边知青的书籍。
2.“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是知青回忆录的另一主题,代表性作品如:金永华的《东方十日谈》辑有100 篇文章,均为“老三届”知青的回忆,表达了他们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他们认为这虽是一场失败的运动,但在带来苦难的同时也使他们变得更加清醒和成熟。这部书“可以让人从中听到沉重的历史回声,给人留下一些历史画面,为后人研究那段历史留下一些参照”。13]1(《前言》)王江的《劫后辉煌——在磨难中崛起的知青、老三届、共和国第三代人口述实录全景式报告文学》中记录了28 名曾为知青的成功者的人生经历,他们认为艰苦的生活磨砺了人生。这部报告文学全用第一人称口述,据录音整理成文,不回避敏感问题,有很强的思想性[14]。但限于编纂宗旨,此书缺乏对普通知青的关注。《北大荒风云录》和《草原启示录》是两本从地域角度来着手研究的著作。《北大荒风云录》共193 篇纪实文章。这些故事表达了北大荒知青对这段经历的怀念和反思。开篇的“青春无悔”奠定了全书基调,其苦难生活与经历固然不堪回首,但正是这些苦难铸就了知青们的坚强[15]。《草原回忆录》是继《北大荒风云录》之后又一部影响颇大的知青回忆录,此书40 余万字,涉及面广[16]。“青春无悔”的笔调随处可见,他们不盲目颂扬所谓的知青精神,也不盲目指责这一运动对他们所造成的伤痛,只是将往日生活的原生态和灵魂坦露出来,这是一部初为狂热、继而彷徨、终而苍凉的知青心灵史[17]257。
(二)知青运动的反思近年来出版的一些专业性知青口述史进一步体现了对知青运动的思考。代表性著作有:刘中陆的《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着眼于女知青群体,详细记载了50 位北京女知青的口述与回忆,再现了女知青群当年的生活状况。贫乏的食物、艰苦的劳动、异性的骚扰等令她们身心备受折磨。作者认为在理想与现实、追求与失望、青春与苦难间,人性的光辉得以迸发,知青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理解和帮助[18]。刘小萌的《中国知青口述史》专业性较强。共收录13 位知青口述资料,涵盖三大群体:知青典型、知青领袖、普通知青。通过对不同类型知青的采访,更能充分地展现知青运动的全貌及影响[19]。邓鹏的《无声的群落》以1964 年和1965 年下乡的知识青年为主体,叙述了一群因阶级成分不能升学的青年纷纷上山下乡,用“脱胎换骨”的艰苦劳动来表明自己可以被教育好的事迹[20]。作者说:“我们还原历史,是为了辨明过去的是非,吸取其中的道德教训!这就是本书最大的价值!”[20]16 这类著作要么采取地域视角,要么着眼于女性知青群体①,下面谈谈其它视角。阮显忠总结了知青经历带给他们这代人的精神财富,如艰苦的生活可以锻炼人的意志、特殊的经历可以带给人意想不到的财富[21]。他更侧重于艰苦奋斗的知青精神以及时代对人的磨炼等方面。叶辛在《难忘的知青经历》中回顾和反思知青生活经历,认为盲目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导致了家庭支离破碎、农村负担加重、国家人才断层等问题,这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22]。知青与农村的关系、知青运动对农村造成的影响等也已是知青口述史研究的热点[23]。作家王彬彬从自身经历出发,不同于既往研究侧重知青对农村发展所做的贡献,而是阐述知青上山下乡对农村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为研究知青运动与农村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5]。李复奎《难忘的知青岁月》既没有讲苦难,也没有讲“无悔”,只是一个普通知青讲述插队期间的生活轶事,让人们能更真实地认识那段特殊的岁月和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作者指出:“有些为上山下乡运动唱赞歌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当时知青在农村,其实并没有推动什么,也没有改变什么,真正带到农村的,大部分是负担和麻烦——得了甜头的除外”。[24]肖复兴的《黑白记忆:我的青春回忆录》不仅回顾了自己的知青经历,而且表达了关于知青运动与社会、人生关系的独到思考,作者在反省知青运动对社会和自然的影响时说:“回顾那段历史的时候,知青不光是受难者,对自然盲目的开采也有知青不可推卸的责任。”[25]
三、结 语
纵观中国知青口述史研究进程,成果颇丰,然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史料价值的知青回忆录数量众多,但缺乏深入探究;知青口述史料的应用领域及其价值尚需深入开掘。如何突破这种瓶颈效应?须注重方法、讲求学术性、加强理论建构,无论史料搜集抑或史料研究均应强化专业意识,不断探究新方法、开辟新路径、开启新角度,如可将跨学科综合分析法、系统论方法、历史计量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运用到知青口述史研究中来[26],唯有如此,方可将知青口述史研究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 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觉醒一代的声音[M].郑州: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2] 吕巧凤,谢春河.黑龙江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
[3] 郝欣,曾江.知青研究亟待记录当事人口述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5-31.
[4] 鲁京京,于知乘.知青口述史料的采集、整理与应用研究[J].赤子,2014(20):110.
①此类文章还有:(1)邵阳市政协文教卫体文史学习委员会.邵阳知青回忆录[M].邵阳:邵阳宝成彩色印刷厂,2002;(2)吕斌.红土热血[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3)金大陆.苦难与风流——老三届人的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孙立哲.情系黄土地——北京知青与陕北[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5] 王彬彬.一个乡下人对“知青”的记忆[J].书屋,1999(5):72-75.
[6] 朱志敏.口述史与回忆录[J].北京党史,2005(6):33-34.
[7] 梁丽芳.记忆上山下乡:论知青回忆录的分类、贡献及其他[J].自由评论·当代文坛,2008(1):25-29.
[8] 汪丽.上山下乡在安徽:知青访谈录(上)[J].江淮文史,2014(3):81-91.
[9] 朱晓军.最后的家园:采访北大荒精神病知青手记[J].中国作家,2011(6):142-180.
[10] 黎桂婷.一位广州知青的口述史[J].源流,2010(3):68-71.
[11] 肖复兴.绝唱老三届[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
[12] 贾宏图.我们的故事:一百个北大荒老知青的人生形态[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13] 金永华.东方十日谈,老三届的故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4] 王江.劫后辉煌——在磨难中崛起的知青、老三届、共和国第三代人口述实录全景式报告文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15]《北大荒风云录》编辑部委员会.北大荒风云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16]《草原启示录》编委会.草原启示录[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1.
[17] 刘晓航.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18] 刘中陆.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9] 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0] 邓鹏.无声的群落[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1] 闫晶,刘志峰.知青的下乡经历留给我们的文化启示——访上海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阮显忠教授[J].青春岁月,2013(23):402-403.
[22] 叶辛.难忘的知青经历[J].贵阳文史,2009(2):56-59.
[23] 冯俊锋.论王小波“文革”题材小说的叙事模式[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4):78-80.
[24] 李复奎.难忘的知青岁月[J].中国社会导刊,2005(7):45-47.
[25] 肖复兴.黑白记忆:我的青春回忆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6] 陈全黎.文学口述史:访谈者的声音[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49-52+58.
(作者:李刚,安徽大学历史系 。
文章选自《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年2期。)
责任编辑 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