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拂柳笛声残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刘心武 时间:2023-06-29 点击:
郑振瑶在话剧《桃花扇》中饰演李香君,刊载于一九六二年《人民画报》封面
电影《城南旧事》剧照
郑振瑶
◆刘心武
北京东四邮电局是我的福地。1958年我第一次投稿命中,稿子是在那里投寄的,过些时在邮电局陈放新杂志的架子上,发现当年第13期《读书》杂志的封面提要,赫然出现我的名字,立即买下5本,好高兴!现在总有年轻人问我:《读书》杂志不是1979年才创刊的吗?我不清楚1958年的《读书》与21年后的《读书》有怎样的渊源,反正那时候确确实实有《读书》杂志,我最近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得1958年《读书》的合订本,抚摸着刊发我文章那期的封面,犹如抚摸着少年时代我的旧照。1977年我投寄《班主任》给《人民文学》杂志,起初是在东单邮电局,柜台里的工作人员检验后,非要我把稿子和给编辑部的信函分开投寄,我赌气没寄,数天后到东四邮电局去寄,没有再被那样要求,顺利寄出,后来《班主任》刊发了出来。
但我现在要回忆的是,我经常去东四邮电局期刊售卖的货架前观望,1962年,我20岁了,发现最上一格放着新的《人民画报》,好宽阔的封面,上面印着一个古装大美人的特写,呀,认出来,是中央实验话剧院郑振瑶扮演的,话剧《桃花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毫不犹豫,立即买回一册。这期画报我当然从封面一直看到封底,但最让我动心的,还是封面上郑振瑶饰演的李香君。或许有人会问:是你那时的梦中情人吧?还真不是。那时我已经历了初恋,牵动我情愫的,是她赠我的一套铜版画,画上是欧洲古典建筑。几年以后,这本《人民画报》和那套进口铜版画,连同其他一些印刷品,都只好割舍。但青春期对美的追求,对爱的向往,那内心的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美的追求,爱的向往,是跟阅读文学作品、观剧、看电影、看美展紧密相连的。郑振瑶比我大六岁,是当年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台柱子,她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分到剧院就担纲了俄罗斯古典名剧《大雷雨》中卡捷琳娜一角,接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演《文成公主》,田汉编剧,金山执导,资深演员吴雪饰演松赞干布,特邀她去扮演文成公主,她不负众望,演得栩栩如生。接着就又在本院的重点戏《桃花扇》里,出演李香君。这几个剧我都看过。那时没有粉丝一说,但我实质上就是她的骨灰级粉丝。她大红大紫的时候,不过二十四五岁。
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把杨沫的《青春之歌》搬上银幕,我听到消息,总觉得应该找郑振瑶出演林道静,相貌、气质都契合,而且,后来成功出演林道静的谢芳,还比她大一岁。但她整个青春期,都未能登上银幕。记得1963年我在人民剧场观看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的,阳翰笙编剧、舒群执导的话剧《三人行》,其中青年女性石晓芬,是她扮演的,至今那阳光靓丽的形象还宛在眼前,但最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查到,有当年演出的说明书在卖,那上面石晓芬一角的扮演者只有一个名字:肖驰。是我记忆有误吗?说到肖驰,当年我也是她的粉丝,她在意大利哥尔多尼的《女店主》、欧阳予倩的《黑奴恨》中都演女一号,非常出彩。肖驰比郑振瑶略大。记得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过一部农村题材喜剧片《金铃传》,里面的女一号兰英就是肖驰扮演。现在从网络上查《金铃传》,出现一大溜演员头像,却偏偏没有肖驰。这说明光凭互联网上杂驳的信息,是很难厘清历史真相的。我想,应该是《三人行》中石晓芬一角,本来只由肖驰扮演,但我看的那一轮演出,改由郑振瑶扮演。而互联网上关于《金铃传》的资料,忽略肖驰,大概与肖驰后来无论在舞台上还是银幕上都相对沉寂有关吧。
人各有命。戏也各有其运。1963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孙敬执导《桃花扇》,李香君的不二人选,是郑振瑶,那年她二十七岁。但片方联系到她,她却身怀六甲,结果请王丹凤来演,演技没得说,形象也颇艳丽,但王比郑大十二岁,已经逼近四十岁了。后来电影《桃花扇》作为“大毒草”遭到批判,倒亏得郑振瑶没去演。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电影《艳阳天》《第二个春天》《南海长城》都翻来覆去折腾了许久,才艰难面世,演员换来换去,成为常态。下放劳动的郑振瑶终于得到在《闪闪的红星》中出演冬子妈的机会,她好珍视,去革命老根据地体验生活,努力进入角色的内心,斟酌每一场戏的呈现,但是,第一批样片出来,她就被否定掉了,说她形象缺乏应有的斗争性。后来那一角换成李雪红扮演。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郑振瑶才终于登上银幕。她第一部片子《飞行交响乐》没有打响。但198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吴贻弓执导改编自林海音同名小说的《城南旧事》,请她出演宋妈一角,她以精湛的演技,夺得国内金鸡奖和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配角奖。《城南旧事》1982年拍成,年底先赴马尼拉参赛,影片获得最佳故事片奖,导演吴贻弓和郑振瑶都去马尼拉参加了电影节活动。到1983年,该片才在国内公映,好评如潮。
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我中篇小说《如意》搬上银幕,黄健中执导,厂里本来想让谢芳饰演其中格格一角,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李纬正好在北影演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想演其中石大爷一角,黄健中坚持要李仁堂演石大爷,要郑振瑶演金绮纹即格格一角。我这才和1962年《人民画报》第3期的封面女郎谋面,并且有了比较亲密的接触。那期间我家电话铃响,常会是乐呵呵的声音:“我是格格……”《如意》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片,慢节奏,缓抒情,唯美,深沉,但多有人认为是黄健中的杰作,而郑振瑶饰演的格格,被众多评论赞叹,有篇评论说,当她道出离不了故土那段台词时,脸上的毛细血管渐次泛红,体现出从内心呈现到外表的高超演技,那特写镜头令人终生难忘。那一年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来北京选片,选中《如意》作为那一届电影节开幕式放映片,并在电影节举办谢晋电影回顾展,电影局组成一个中国代表团赴法,谢晋为团长顺理成章,但《如意》的男一号女一号演员,李仁堂和郑振瑶,竟都未派,派我去,说是主办方看了片子觉得文学基础甚好,点名邀我,另外又派《如意》中饰演格格丫头秋芸的陶玉玲去,说是郑振瑶刚去过马尼拉,已用过一次出国机会,我很为郑振瑶遗憾,当然,后来在法国,我跟陶玉玲相处得很好。
郑振瑶登上银幕,已经四十多岁,只能扮演中年妇女,甚至宋妈那样偏老的角色。她那如花似玉的青春美貌,定格在1962年的《人民画报》封面上。真个是晚风拂柳笛声残。但她的演技愈加炉火纯青,2004年,她凭借《美丽上海》获得第2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她晚年因病被女儿接到澳大利亚照顾,2023年5月22日在那里仙去。我已在孔夫子旧书网购得1962年《人民画报》第3期,在网上重看了《如意》,格格啊,你在天堂一定依然静美如荷。
责任编辑: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