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知青文化研究与建设发展

来源: 知青问题研究 作者:姜成武 时间:2023-04-30 点击:

 
何谓知青文化?简言之,人类社会的一切实践活动,自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而知青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知青以其自有的在一定社会状态下进行的上山下乡及离开农村后二次再创业直至之后的所有生活经历为背景,以其每一个人的个性思想与理想诉求、在社会实践与生存发展中产生的智慧结晶而共同创造和形成的知青群体文化。
    知青文化的形成,是因其有着极其广阔而深厚的知青文化资源。例如,从群体数量上讲,前后共拥有城镇及回乡返乡知青三千多万;从地域上看,遍布全国所有的省区(除台湾外);从时间跨度上看,从五十年代初的刘瑛、杨华等人开始,及之后六十年代初的邢燕子、董加耕、侯隽等众多人,到“文革”期间毛泽东发出号召而形成的高潮,以及延续到七十年代末的这个阶段,为知青年代的覆盖区,前后长达三十年之久;从群体上看,知青这一代人的存在,从现在起还将延续三十年左右(最晚的是78、79年下乡),知青群体整体存在和覆盖的时间跨度将长达近一个世纪。这一极特殊的历史现象,的确是“空前绝后”的。这几种资源的构成,使得知青文化的形成拥有着雄厚的基础。
有人说,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还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即,一是要有广大的文化创造主体(三千多万知青);二是要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上面已经谈到的四点);三是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从延安精神到知青精神);四是要有长期存在的历史价值(近一个世纪的群体存在)。而知青文化也恰恰全部具备了这四个基本条件。
    更何况,由于每个知青本人及家庭情况的不同,经历不同,下乡地域的不同,个性与共性的交织,从而形成了色彩斑斓而又极为丰富的知青文化的来源。 
知青文化的价值概念是什么?是知青精神!
    知青精神,既有中华民族为自身生存发展的奋斗史及近代革命战争年代时期如井岗山、延安精神延续的深厚历史底蕴,又有新中国成立后,在老一代革命家的影响下,知青这一代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无私奉献的现代青春风采。这种精神的本质永远是积极向上的,因而永远是支撑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不断积极进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知青文化既然是知青群体创造的,就必然要谈到知青,也必然要谈到知青运动。也就是如何看待和评价的问题。
我认为,在我们大多数知青都已经或即将退休的情况下,有时间,也有必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我们这一段经历,使之得出符合历史真实面貌的结论。历史没有“如果”,只有“存在”;更没有人能够改变已经发生的历史。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主义的科学态度,对知青这段历史予以客观的分析,得出符合历史的客观评价。
对于源于五十年代起至“文革”前这一阶段知青上山下乡的结论和评价,总体来说,认识较为趋于一致。在这期间先后下乡的全国一百多万知青,绝大多数是怀揣革命理想,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愿报名参加支援边疆建设的;并在下乡期间,绝大多数均程度不同地为改变农村与边疆落后面貌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在当时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下,更兼之在周总理始终亲自抓知青工作的局面下,当时采取的各项政策比较稳妥,使绝大多数的知青在生活上比较稳定,思想比较安定,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因此知青的"支边"上山下乡对当时国家的扩大就业、支援边疆农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当时的新疆、黑龙江以及宁夏的生产建设兵团和山西、内蒙古等各地区,知青都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正面评价较高。    
争议的焦点,主要是在“文革”中形成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对此,争议较大,很多人看法不一,观点交锋有的往往十分激烈。
    怎样评价在“文革”中形成的知青运动,使之得出一个符合历史客观的评价和结论,目前仍处在深入探讨的过程中,这里不做过多评述。但有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即:多元化的认识有其客观存在来源的合理性,但不宜用多元化来取代或者根本否定主流化。简言之,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来分析。舍此,是得不出符合历史客观事实的评价和结论的。   
 知青运动的出现与存在,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决定的,而绝非一个或几个人所能左右的;是客观环境使然;当然,知青运动中的问题是有的,有些人遭遇了种种人生命运的坎坷甚至是不公平的对待,以及个人的人生理想无法实现,这也是事实;但也应看到,在当时特定的中国囯情下,尽管知青运动的本身有其“别无选择”的必然性和一定的缺陷与遗憾性,但在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知青上山下乡,是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的;这点,是需要肯定的。     
简言之,在当时“别无选择”的特殊历史状况下,知青这个庞大的三千万群体为国家分担了当时无法解决的困难;同时,绝大多数人在经受锻炼的同时,均不同程度地重新审视与树立起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这个群体不仅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积极贡献,而且成为改革开放过程中最积极、最强大、最坚定的拥护者与支持者,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及社会变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奉献。这一点,是勿庸置疑、谁也无法否定的。
    对此,原国务院知青办主要负责人顾洪章也谈到了他的看法,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及其相应的若干做法,在‘文革’前和‘文革’之后有着根本区别,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历史阶段。”但是,他也谈到,“不同阶段的下乡知青,尽管心态和追求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是在为国分忧,作出巨大奉献,功不可没”;“在他们身上积淀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知青文化建设时不我待
    客观地说,对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虽然看法不一,但其从中产生出来具有鲜明特点的“知青精神”,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更是不可低估、且具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我认为,一个没有精神信仰追求的民族,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民族;而知青精神恰恰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知青文化表现的是知青这一代人的全部经历和以主流生活为载体的全过程中的一切存在形式,而其内涵体现的是“顽强进取、无私奉献”和“与时俱进”的知青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青年、包括某些大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当年在知青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警醒的信号和问题。   
不管因何原因,有目共睹的是,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了,但相应的民族精神与优良的道德传承教育却没有能够及时跟上。因此,这是一个极大的缺憾!
    也因此,我觉得我们知青这一代人,一是应该抓紧把我们这一代人所走过的历史完整地保留下来,因为这一段历史也是共和国发展足迹的历史;二是要抓紧把由我们这一代人所创造的知青文化建设搞出来,不仅使我们的精神成果得以享受,并在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我们新的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使之受惠于后人。 


也就是说,我们有责任与国家一起,把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坎坷经历告诉给我们的后代,让他们知道和了解到,做为民族前辈的所有人,为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一切,曾做出过多少前赴后继、艰难而巨大的付出和牺牲!否则,历史被割裂,后果难以想象。
    有位知青朋友讲得很深刻,他说:我们这些人,一般没有给后人积攒下多少物质财富,却积累了一份自感丰厚的精神财富。而这份精神财富能否传承下去,自然成为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此外,我们还需承认,两代人之间的确存在着一条所谓的代沟;然而,这条代沟并非不可逾越,但必须搭建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这种桥梁既不是简单的言传身教,也不是单一的政治灌输,而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显然也应该是知青文化。
    综上可知,知青文化建设不但是应当下大力气来进行,而且是时不我待,必须抓紧。



(作者姜成武,北京插队吉林知青,北京知青网总编、北京知青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资料来源于北京知青网,原标题为《浅论知青文化研究与建设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发表于2010年9月,有删节。)

(稿件转载自北京知青网知青问题研究

责任编辑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青海6名厅官培训期间喝7瓶白酒1人死亡,中纪委通报
    下一篇:求是网评论员: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