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的路

来源:青文坊 作者:陆明光 时间:2022-09-24 点击:
 
我相隔四十多年的两次探亲之路的纪实,从中反映出我的家乡四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六日,我们金泽初中的近百名老三届毕业生,敲锣打鼓乘坐挂浆机船来到毗邻的莲盛公社插队。随后根据安排,我们五、六名同学又坐小船来到当时的和平大队尤浜村落户。经过一个多月的秋收劳动之后,尤浜村所有生产队都放假休息一天。
放假前的那天晚上,我和住在一起的邻队知青小钱都是喜忧相交,难以入睡。喜的是明天可以回家探亲了,忧的是到金泽唯一的交通是早晨七点钟从莲盛开出的摇橹客船。而我们来的那天是坐船到尤浜村的,去莲盛的路从来没有走过,从尤浜到莲盛有四公里多的路,据说平时要走个把小时。当时我们没有钟,难以掌握时间,错过了时间,那这天就回不了家啊!二个人在床上难以入眠,辗转了一会后,起床推开房门看看天,天上挂着一轮明月,看看地,地上铺着一片月光。我们认为时间差不多,该上路了。
我挑起生产队分给的五十斤雪里蕻菜,跟小钱一起一脚高一脚低地踏上了尤浜通向莲盛的路。根据社员告诉我们的路线,不一会我们走过了杜赖村,又走了许多高低不平的田埂小道,走了许多时间之后,发现又回到了杜赖村边。既劳累又着急的我只得敲响路边一间小屋的门问路,屋里一位老大爷详细地告诉我们走向莲盛的路线。
按照老大爷指点的方向,我俩跌跌撞撞又走了许多时间,终于走到了那时一片寂静的莲盛。肩痛脚酸的我累得马上席地而坐,过了很多时间看到一家店铺开门了,有人出来生炉子,一打听原来是家做大饼油条的点心店,当时才三点多钟。又等待了好久,终于盼到了天亮,盼到了乘上客船,带着雪里蕻菜踏上了后一段的回家探亲之路,再过二个小时,才能到达金泽。
2015年11月6日,是我们插队落户四十七周年的纪念日。这天我特别思念第二故乡的亲朋好友,所以特地驾驶自己的千里马轿车,踏上了去尤浜村的探亲之路。我从金泽出发,驶过宽敞的318国道,到张家路时转入平坦的练西公路,到杜赖村时转入整洁的村际公路,花了十分钟多一些的时间,车子已平稳地停泊在尤浜村的现称为新港村村部的场地上。接待我的是我插队时的伙伴,在这特殊的日子相见,格外亲切,更加开心。他们与村里的几位干部一起热情地接待我,我们欢聚一堂,畅谈尤浜村四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中谈得最多的是路。
四十多年前,尤浜村通向外面的路和当时农村的路一样,都是由土埂和渠道组成,村里也都是泥路,下雨天泥泞路滑,邻里之间走访也要穿高帮胶鞋。这里的泥土特别粘,胶鞋常会被泥土粘住拔不起来,行走时大块的烂泥会甩进胶鞋里面,令人停也难堪,走也困难。晴天时常会碰到农田灌溉的水淹没田埂,无法绕道时,行人只能手提鞋袜赤脚涉水赶路,令人哭笑不得、尴尬万分。
这样的路况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到那时,尤浜才修筑了第一条石子路。2003年底修筑了连接练西公路的水泥路。近年来,随着村级经济的发展,水泥路越筑越长,现在已经通到每户村民的家门口,雨天穿皮鞋也能走亲访友了。更加可喜的是,现在公交车开到了村里,村民能在家门口上车,外出办事与走亲访友都非常便捷。这些变化是在我插队落户时是万万不可想象的。
我和新港村的亲朋好友一起漫步在尤浜村两边风景如画的乡村道路上,一起赏心悦目地观看面前四通八达、平坦整洁的水泥道路,心里像灌满了蜂蜜甜透甜透。我们一起展望未来,坚信尤浜村的路、家乡的路、祖国的路,一定会更加壮丽,更加阔广。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三句半---农民丰收节
    下一篇:又嗅家乡泥土香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