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良:历史学者要尽历史责任

来源: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颜久辉 时间:2022-09-01 点击:

 
 苏智良,男,祖籍浙江嵊州,1956年6月生于上海,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人物研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革命史、城市史研究,主编有《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城市·空间与中共建党》《人物·思潮与中共建党》《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记录》《上海城区史》。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高校首届名师。
 
17岁那年,苏智良响应号召,作为知识青年到江西婺源插队,在乡村的5年青葱岁月让他对农民这个淳朴勤劳的群体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那时候的农村,物质资源很匮乏,苏智良和他的知青同伴们就盯上了密布的森林,学着做大棚,生产香菇、黑木耳、白木耳等等。就这样,他们不仅填饱了肚子,也帮助当地农民改善了生活,并由此成为当时江西省的知识青年科研典范。
 
有了实践的启发,青年时期的苏智良感受到知识对改变人民生活、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性。1977年高考恢复后,更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苏智良决定读书报国。后来,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顺利考入大学。“我入党恰逢我们国家的转折时期,1978年9月,正好是改革开放前期。”
 
苏智良是1978年秋季入学的“78级”,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考生。苏智良介绍,他的大学同学中,最小的有1960年生的,最年长的有1946年出生的,几乎是两代人。当时大家都很珍惜读书的机会,很多人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其中就包括他自己。
 
历史学者要尽历史责任
 
1985年,研究生毕业的苏智良,进入上海师范大学工作。刚到上海师大时,大家物质生活普遍不宽裕,许多教师过年只有一包花生米充当年货,但大都选择坚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教育也迎来了大发展。苏智良作为坚守者的优秀代表,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历史教师,逐渐成长为在社会史、城市史、抗战史等领域颇有造诣的知名学者。他所担纲的学科也有了长足发展,从“一穷二白”的中文系、历史系,发展为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文学院。
 
作为工作、生活于上海这片热土的历史学者,苏智良坚持从上海城市空间的角度研究党史,发掘红色故事,探寻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脉络。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旧址的发现,就是他深入探究的一个典型案例。
 
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旧址位于熙华德路12号(今长治路177号)。1920年5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这幢房子里设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下设中国科、朝鲜科、日本科,是共产国际在中国成立的第一个指导东方革命的机构,陈独秀等党的创始人也曾来此拜访过。按照北外滩开发的原定计划,这里将被拆除。苏智良听说后十分焦急,他搭地铁,骑共享单车,一遍又一遍到现场去考证,形成逾万字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多种渠道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最终得益于他的多方奔走,此处旧址在旧城改造中成功保留,并成为研究红色历史的一处重要点位。
 
“上海旧城改造一定要珍惜文化遗产,作为历史学者,在其中要尽历史责任。”苏智良说。
 
上海这座城市为党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苏智良对上海市的红色文化旧址做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梳理出一批跟建党有关的场所,他称之为“建党空间”。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在上海”这个问题,苏智良给出的回答是:“上海这座城市,为党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苏智良认为,上海开埠以后,租界的出现为革命活动提供了可能。国际化的都市,使马克思主义等新思想、新思潮的传播更为迅捷,而外国人与华人之间的不平等也进一步催生革命思潮。近代工业的发展,让上海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为建党提供了阶级基础。上海发达的出版业为革命提供了宣传载体,法租界便利的交通、低廉的房租,为建党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总的来说,上海这座城市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其他城市、地区所不具备的诸多社会、历史条件,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为上海的近代史画卷添加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智良还认为,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最大的口岸,红色文化之所以在这里孕育而生,最核心的因素在于创新精神。百年后的今天,上海能够勇立时代潮头,也是因为传承了不断创新的精神内核。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内涵深刻丰富。在下一阶段发展中,要持续引领风气之先,就要持续向国内和国际的顶尖水平看齐,戒骄戒躁,在各个领域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创新环境,不断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
 
“上海要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接力棒迟早要交到青年一代手上。”作为教育工作者,苏智良对青年的发展非常关注。谈起两代人的不同,他感慨道:“我们这代人,从小就习惯了吃苦。‘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饿过肚子,长大后又下过乡、做过工、当过兵,后来再读书留学,经历过的磨砺很多。”
 
现在的年轻一代,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在获取和学习信息的能力上是超越老一辈的。但在人生观的塑造上,如何克服可能存在的个人主义、主观主义;在世界观的塑造上,如何全面而客观地看待中国和世界;在价值观的塑造上,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些都是苏智良关心的问题。
 
苏智良的建议是:年轻人在精神层面,要有担当、有毅力;在实践层面,要有魄力,有作为;在认识层面,要全面、客观、理性。“我相信,你们这一代中国青年是很杰出的一代。一定要不负使命!”他动情地说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六月,打开我的窗
    下一篇:歌词: 我们是知青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