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知青一代人的贡献
来源: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 作者: 侯 隽 时间:2022-07-10 点击:
编者按:由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和全国各地知青研究会合作开展的知青书信日记征集活动自今年4月份开展以来,获得了广大知青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为此我们选择在各次会议中有代表性的部分稿件予以发表,希望能够推动知青书信日记征集活动深入并有序地开展。哈尔滨知青联谊会早在2011年就出版了《知青日记》一书,本文是全国知青典型侯隽应邀为该书写的序,在本次“东北地区知青书信日记网上交流会”上由哈尔滨知青毕玉兰给大家作了介绍和朗诵。
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正在编辑《知青日记》,主编李素梅约我为本书写篇序言,我欣然答应,理由很简单,只因我也是知青。
翻阅《知青日记》稿件,觉得非常亲切。知青的日记,作者自然都是知青,其中下乡最早的是1966年,最晚的是1977年。他们有的在兵团、农场,有的在农村插队,有的在“五七”干校,特别是兵团的知青,既拿锄头,又拿枪杆,肩负着“屯垦戍边”的任务。我本人是1962年高中毕业后,为响应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乡插队的。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回乡知青徐建春、邢燕子,下乡知青王培珍,都是我当年学习的好榜样。离开城市来到农村,脱下学生装甘当新农民,迈出这一步,必然会遇到“下乡与留城”、“吃苦与享乐”、“奉献与索取”的碰撞,这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面临的重大转折,让我们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这些问题在日记中都有反映,使我们领悟颇多。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逐渐形成高潮,70年代末,80年代初收尾结束,是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历史之久,规模之大、人数之众,史无前例。不同阶段上山下乡的出发点及其任务、政策和措施不尽相同。尤其“文革”前后,更是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当事者,各个时期下乡的人员,在理想、追求和表现上也各有不同,正是由于上述的许多不同,使得同样是知青,反思那段历史,也难免会感受不一,认识各异。但是无论自觉不自觉,只要是亲力亲为走过来的,那青春的岁月就打上了知青的烙印。那务农的行动就体现了为国分忧的忠诚。在那困难的磨难中也就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个共同的名称、相似的经历和一样的情结,把知青联结成一个不同于前辈又区别于后人的特殊群体,一个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群体。
如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历史的一页,早已翻了过去,当年知青也已步入老年,多数已近花甲,像我们这些老知青都已是古稀之年了,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大家的身份、地位,乃至生活环境,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心系乡里的那种情怀,忧国忧民的那份忠诚,始终没有改变,因为我们终生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切为了祖国!而且这种情怀越老越久。几十年来,知青们为书写历史、抒发情怀,编辑出版了各类书刊,兴建了无数碑林场馆,回访、回报第二故乡,聚会、联谊、演出、研讨等各种活动,更是从来不曾间断过,感谢广阔天地里的那些难忘岁月,赐予我们这样一笔宝贵的历练财富,让我们大彻大悟,活得更加精彩。
今天的我们。面对历史逝去的背影都能评头品足地议论上几句,但每一历史事件的出现,唯有从它的来龙去脉深加探究,得出的结论才会是客观的,公允的。时至今日,知识青年需要就业、农村发展需要人才、青年成长需要锻炼,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想当年党和政府试图通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探索一条把三个问题结合起来解决的道路,应该说是必要的,有价值的,过去我们参与其中,为探索付出是值得的,今天加以总结研究,服务于新的探索,也是有意义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向,并强调了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我想,这对于正确认识历史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现象也会有所启发。那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弥足珍贵,艰苦奋斗的那代知青对共和国的贡献应该肯定,广大知青为国分忧、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传承。因为尊重历史的真实,尊重一代人的贡献,尊重为国分忧的忠诚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重视民族的宝贵财富,就是保护社会的有益资源,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也是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所以我觉得,将知青的历史、知青的文化、知青的精神,告诉社会、留给后人,是知青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谢《知青日记》的作者,把几十年前写的东西献出来,以知青当年纯真的笔触,书写亲历,抒发情怀,实在难能可贵。日记中所叙述的知青和事迹,很热情,很可爱,很生动,很感人,的确值得大家认真读一读。
最后,不能不说,有缘为该书作序,是我的一大幸事。
作者简介:侯隽,1943年生,原籍北京。1962年高中毕业后放弃高考,响应国家“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只身从北京来到天津宝坻县窦家村(今属史各庄乡)插队安家落户,立志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侯隽带领支部团结社员群众,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气概,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贫瘠的土地上,用奉献和奋斗改变了生产落后的面貌。侯隽先后曾任宝坻县人大副主任、宝坻县委副书记、天津宝坻区政协主席。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从2002年开始,侯隽与老伴在窦家桥村西北营造了百亩知青林,种植了银杏、国槐、松柏等树木。2011年“七一”前夕,侯隽把培育了近10年的知青林,捐给天津宝坻区史各庄镇政府。
(研究会公众号编辑 龚麟生)
责任编辑 晓歌
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正在编辑《知青日记》,主编李素梅约我为本书写篇序言,我欣然答应,理由很简单,只因我也是知青。
翻阅《知青日记》稿件,觉得非常亲切。知青的日记,作者自然都是知青,其中下乡最早的是1966年,最晚的是1977年。他们有的在兵团、农场,有的在农村插队,有的在“五七”干校,特别是兵团的知青,既拿锄头,又拿枪杆,肩负着“屯垦戍边”的任务。我本人是1962年高中毕业后,为响应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下乡插队的。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回乡知青徐建春、邢燕子,下乡知青王培珍,都是我当年学习的好榜样。离开城市来到农村,脱下学生装甘当新农民,迈出这一步,必然会遇到“下乡与留城”、“吃苦与享乐”、“奉献与索取”的碰撞,这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面临的重大转折,让我们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这些问题在日记中都有反映,使我们领悟颇多。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逐渐形成高潮,70年代末,80年代初收尾结束,是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历史之久,规模之大、人数之众,史无前例。不同阶段上山下乡的出发点及其任务、政策和措施不尽相同。尤其“文革”前后,更是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当事者,各个时期下乡的人员,在理想、追求和表现上也各有不同,正是由于上述的许多不同,使得同样是知青,反思那段历史,也难免会感受不一,认识各异。但是无论自觉不自觉,只要是亲力亲为走过来的,那青春的岁月就打上了知青的烙印。那务农的行动就体现了为国分忧的忠诚。在那困难的磨难中也就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个共同的名称、相似的经历和一样的情结,把知青联结成一个不同于前辈又区别于后人的特殊群体,一个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群体。
如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历史的一页,早已翻了过去,当年知青也已步入老年,多数已近花甲,像我们这些老知青都已是古稀之年了,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大家的身份、地位,乃至生活环境,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心系乡里的那种情怀,忧国忧民的那份忠诚,始终没有改变,因为我们终生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切为了祖国!而且这种情怀越老越久。几十年来,知青们为书写历史、抒发情怀,编辑出版了各类书刊,兴建了无数碑林场馆,回访、回报第二故乡,聚会、联谊、演出、研讨等各种活动,更是从来不曾间断过,感谢广阔天地里的那些难忘岁月,赐予我们这样一笔宝贵的历练财富,让我们大彻大悟,活得更加精彩。
今天的我们。面对历史逝去的背影都能评头品足地议论上几句,但每一历史事件的出现,唯有从它的来龙去脉深加探究,得出的结论才会是客观的,公允的。时至今日,知识青年需要就业、农村发展需要人才、青年成长需要锻炼,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想当年党和政府试图通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探索一条把三个问题结合起来解决的道路,应该说是必要的,有价值的,过去我们参与其中,为探索付出是值得的,今天加以总结研究,服务于新的探索,也是有意义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向,并强调了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我想,这对于正确认识历史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现象也会有所启发。那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弥足珍贵,艰苦奋斗的那代知青对共和国的贡献应该肯定,广大知青为国分忧、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传承。因为尊重历史的真实,尊重一代人的贡献,尊重为国分忧的忠诚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重视民族的宝贵财富,就是保护社会的有益资源,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也是对祖国的未来负责。
所以我觉得,将知青的历史、知青的文化、知青的精神,告诉社会、留给后人,是知青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谢《知青日记》的作者,把几十年前写的东西献出来,以知青当年纯真的笔触,书写亲历,抒发情怀,实在难能可贵。日记中所叙述的知青和事迹,很热情,很可爱,很生动,很感人,的确值得大家认真读一读。
最后,不能不说,有缘为该书作序,是我的一大幸事。
作者简介:侯隽,1943年生,原籍北京。1962年高中毕业后放弃高考,响应国家“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只身从北京来到天津宝坻县窦家村(今属史各庄乡)插队安家落户,立志做一个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型农民。侯隽带领支部团结社员群众,以“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气概,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贫瘠的土地上,用奉献和奋斗改变了生产落后的面貌。侯隽先后曾任宝坻县人大副主任、宝坻县委副书记、天津宝坻区政协主席。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从2002年开始,侯隽与老伴在窦家桥村西北营造了百亩知青林,种植了银杏、国槐、松柏等树木。2011年“七一”前夕,侯隽把培育了近10年的知青林,捐给天津宝坻区史各庄镇政府。
(研究会公众号编辑 龚麟生)
责任编辑 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