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网红”修表王师傅告诉你:这就是中国人的工匠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最近,有朋友推荐小编看了一部关于工匠精神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口气看了三集,小编觉得,这些故宫“网红”们,太帅了!
过去,我们常常被日本工艺、德国制造刷屏,其实在自己的国家,也有大写的现代工匠精神呢!真骄傲!
他为钟表注入了新生命
在故宫,有一群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他们视自己为普通的工作人员,用精湛的技艺,修复文物,被称作“文物的医生”。 这是一份需要倾注耐心、毅力和挚爱,才能从事一生的职业。
首先介绍第一位“工匠”,钟表组的修复师傅王津。
这位外表神似郑少秋,语气和蔼的故宫男神,16岁进入故宫文保科技部钟表组,修了39年钟表文物。没有换过工作,工作室也没有搬过家。
王津准备修复一座破损严重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这是乾隆皇帝收藏里,较为大型的一组钟表之一。
“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和工艺水平,但修复它们,就不是欣赏时的心情那样轻松愉悦了。”王津师傅向我们介绍。
为了修复公鸡不能动弹的一侧翅膀,王津必须反反复复调校每一个细节。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一个小小的缝隙没有什么。但是匠人就容不得这缝隙,不希望有任何瑕疵。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文物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感受。 在故宫钟表文物修复展上,王师傅感叹着自己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
但故宫的钟表,师徒二人一辈子也修不完。
看展只需要一个小时,背后却要经过八个月的修复。
修复前,一直搁在库房里,破损比较严重,一百多年没有修复过,没有多余配件,都是孤品。
修复后,铜镶金乡村音乐水法钟,简直称得上壮观。
他轻描淡写做着手里的活儿
青铜组的王有亮老师傅,从八十年代进故宫,工作也有一定年头。
他和同辈们的师傅,就曾经修复过震惊一时的"马踏飞燕"。
因为时间的腐蚀,有的青铜器已经碳化、有的锈迹斑斑。青铜器在修复的过程中,要先制作复制品。每一个方位、什么样的颜色、斑点都要准确到位。
“能把复制品做好了,你在修复当中,就一点问题没有。有时候,能做好一个复制品,就能做这一行了。”
修复国宝的现场并没有想象中的战战兢兢,王有亮就是轻描淡写的做着手里的活儿。
青铜器修复,至今都是鲜为人知的技艺。
追求细节的王有亮师傅,回忆当学徒时的经历:“有时候就是调不出来正确的颜色,一个礼拜都调不出来,难受死了”。
早年,故宫的贵重青铜器已经修复得差不多了。王有亮还会带着徒弟高飞,做一些细碎的铜器、金银器修复。
他们为中国的工匠精神代言
故宫里像王津、王有亮这样一辈子修文物师傅还有很多,他们年龄不同,背景有差异,但身上都绽放着一种共同的、无法遮挡的光芒——中国工匠精神。
这是陶瓷组的王武胜,修复一个破损非常严重的唐三彩马。
修复前:
修复后:
这是木器组的屈峰,在修复一个在国内已经凤毛麟角的辽金木雕佛像时 ,他说的一番话让人动容: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古代的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世上来了,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
“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
“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当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也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
“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传播文化。不是说是,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修复前:
修复后:
这是漆器组的闵俊嵘,和所有的漆器修复人员一样,除了忍受难熬的生漆过敏。还要忍受一些难闻的气味,比如用古法的猪血点石灰。
为了采集到合适的漆,去北京郊区,和采漆师傅一起在夜里割漆 。
一晚上,60棵漆树,才能采集八两优质漆。
修复前:
修复后:
这是纺织组的孔艳菊,她和一群年轻人一起,在修复一个特殊的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箱柜。
镶嵌,不仅要和金银木器完美的嵌入,还要达到修旧如旧的水准。
这帮年轻人过着与当代脱节的日子,延续着故宫的百宝镶嵌修复工艺。
修复前:
修复后:
这是纺织组的陈杨,她和她的工作团队不能化妆,不能用粉底,不能喷香水,不能做指甲。
陈杨操作着现代人已经不愿意去学的缂[kè]丝技术。她说,很多现在的年轻人,都已经不碰这个工艺了,因为”实在太费时费力,费眼睛。”
但陈杨在潜移默化中,承担着这份责任。一个熟练工,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寸缂丝来。
修复前:
修复后:
还有书画修复组里,掌握着独门技艺的大师们:
这位是随师父修复过《游春图》,退休又返聘回故宫的徐春华。
出身书画修复世家的张旭光。他的父亲是故宫书画修复组第一代开创者。
这位是杨泽华。书画揭裱,他历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故宫从金禹民,到刘玉,三代单传,唯一的摹印传人——沈伟。
退休后返聘,继续临摹退休前就参与临摹,一套十七张丁观鹏《罗汉图》的郭文林。
还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用了十年时间,才临摹出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冯忠莲女士。
这些故宫的修复大师,真是在用一生真挚来做中国匠人!
网上有个段子:“如果有时间,可以在看各种美剧、英剧、日剧的间歇,或者少看两集手撕鬼子、嫔妃宫斗的国内剧,花两个小时看看这部三集纪录片。”
“然后,你会被一群人打动,你会感到热血往上涌,你还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所谓最牛爱国主义教育片,当仁不让。”
在故宫修文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怎样才有资格做这些师傅的徒弟?
故宫依然保留着师徒制,年轻人大多数来自央美、清美、国美。
故宫博物院每年吸收四五十名应届生。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五年后将会有三分之一的老员工退休。
要走上这条匠人之路,你一定耐得住寂寞,有良好的高等教育,一片痴心。
2.故宫修文物的工作时间
一开宫门,两个世界。在故宫修文物,早上八点上班,当妈妈,带小孩的人会比较难熬。。
但是必须五点下班,无特殊情况,杜绝加班。
3.像皇上一样逛故宫是啥感受?
故宫太大,很多老师傅,到退休前也没有认真地逛过故宫。但是,周一故宫闭馆时,可以骑行在故宫的广场。
4.修复工作会不会无聊?
小编觉得,应该不会。就像王津师傅说的,做着做着,越会做,越玩儿地转。
以厂为家,每到果树结果时,修复员工会在自己的院子里,摘果子。
这些树,是他们、他们的师傅、师傅的师傅,那些明朝、清朝的人栽种的。有种穿越古今,与时空对话的感觉。
工作之余,还可以加点想象力,放松一下心情。比如看看郎世宁的留世作品《乾隆慧贤皇贵妃朝服像》。
最后,修复文物,特别是珍贵文物的机会并不多。这么难得的机遇,怎么会觉得无聊呢?必须自豪又激动啊!
修复文物,不仅是创造价值,也是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
为中国好工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