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溪北路280号:守望上海的天空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沈轶伦 时间:2022-03-18 点击:
摄影/日升
 
      从如今门牌是漕溪北路280号的上海市气象局大楼望下去,前身为徐家汇观象台的上海气象博物馆诉说着百年来上海的阴晴冷暖变化。

      ■ 记者 沈轶伦

      始于150年前

      2019年3月8日。当日,上海地铁路网总客流量为1329.4万人次,刷新全网客流量纪录,客流规模位居当时国内第一。

      事后大家分析原因,其一是因为恰逢周五,又逢“国际妇女节”休闲购物潮,其二是因为处于春运返程后期,人员集中抵沪。

      不过,在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官孔春燕眼里,这天的超高客流量虽然主要发生在地下铁路,也事关天上的气象变化:

      从这年2月中旬开始,上海几乎天天是阴雨、雷阵雨天气,在持续约半个月后,8日当天是难得的雨过天晴、春光明媚,被“闷坏”了的市民纷纷出门踏青。

      一切都与天气有关。这是在气象领域工作20年后,孔春燕的职业反应。当出现灾害性天气的时候,大多数市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尽快回家,气象人的第一个念头却是往前走,往单位跑。

      单位,在徐家汇。

      其实,一直到考大学前,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孔春燕都从来没有留意,徐家汇的商场林立里,紧邻徐光启纪念雕像,有一幢楼是上海市气象局所在。即便每天经过这里的行人,可能也没有留意,每一个清晨,正是从这里发布的信息,影响并指导着每一个上海人的出行。

      而这份对上海天空的守望,始于150年前。最初的记录,仅仅始于寥寥一行字:1872年12月1日多云,最高气温16.9℃,最低气温4.8℃。

      这一天,是清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

      风云与晴暖

      17世纪中叶,西方先后发明了气压表、温度表等气象仪器;18世纪到19世纪,近代气象科学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渡而传入中国。早年抵达上海的西方传教士曾在沪开展雨量观测,也曾在董家渡修道院附近进行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风及有关天气现象等观测的记录。这被认为是上海气象系列观测的肇始。

      徐家汇观象台继董家渡之后,于1872年12月1日开始气象观测。最初的观测场地是在教士住所东面的平台上进行的。清同治十二年一月(1873年2月),在徐光启的故里遗址——徐家汇肇嘉浜西岸(即今蒲西路221号)动工兴建二层平台的五开间平房,7月建成后即在新址观测,同时印发气象记录月报表。

      几年后,《上海气象志》的资料显示,清光绪五年六月十三日(1879年7月31日),上海遭强台风袭击,海上舰船损失巨大。在公董局和外商轮船公司一致要求下,观象台筹设了航海服务部,并于1880年扩建为三层平台的八开间二层楼房,1882年1月1日起,正式向上海各报发送中国沿海气象预报。

      光绪十年七月十二日(1884年9月1日),外滩信号台(即今延安东路口)正式成立,并每天定时悬挂报时和气象信号,为停泊在黄浦江和进出上海港的舰船服务。徐家汇观象台又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于原址西侧100米处建成一幢新的观象台(即今蒲西路166号),翌年1月1日,即迁入新址工作。大楼为三层罗马式建筑,高17米,在大楼中央建砖木结构的测风塔,顶高40米,安有贝克莱(Beckley)风向风速仪。主楼楼面还安有法国人赠送的大钟一座,逢刻奏乐,遇时鸣钟,为周围居民授时。

      宣统元年(1909年),徐家汇观象台成立了气象科,内分收报、填图、绘图分析和预报以及观测等工种。1914年,随着无线电通报手段的出现,以徐家汇观象台为中心,在中国沿海和长江沿岸的烟台、青岛、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汕头、重庆、宜昌、长沙、汉口、九江、南京、保定、献县、老河口等地的观测站点开始互相传递气象情报。1920年,上海又开展了航空天气预报服务。

      时间来到上海解放后,1949年5月30日,上海气象台开始在《解放日报》上登载上海天气预报,内容有天气、风向、温度和雨量。31日起开始增加黄海、东海和华中天气预报,内容有天气、视程、风向、海浪等。1951年1月3日,上海气象台由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全部迁入原徐家汇观象台工作,除海洋天气预报外,又增加了航站、区域天气预报。1953年8月1日,气象部门由军队建制转为地方政府建制。1954年1月10日,上海气象台改为华东区上海海洋气象台。同年9月1日,华东气象处撤销,11月至1955年1月,经过调整的上海海洋气象台升级为上海中心气象台,直属中央气象局领导,负责发布和指导华东区气象预报工作。

      在中国的各个气象台中,持续150年没有换过办公场所,且至今还在进行气象观测的,大约也就是这里了。

      上天和入地

      中心气象台的“中心”二字,展示了上海气象人肩负的责任。年轻的孔春燕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工作,并逐步成长为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官。她的工作,是坚守在上海防灾减灾的第一线,致力于气象服务安全保障。

      2014年,上海轨交16号线开始试运行,是全市最长的高架线路。这条线路地处沿海,受大风影响最为显著,运营方担心其运行安全。

      当时,存在的困难主要是缺少沿线大风实况资料,整条线路仅有3个自动站,其他站点大风实况是靠现场人员“毛估估”或用简单的测风仪来获取的,如何能满足50多公里的高架线路需求?

      因此,上海中心气象服务台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开展合作,从16号线入手,牵头研制了一套阈值、一套产品、一个平台和一个标准,建立了本市轨道交通大风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从2015年起,经历了“灿鸿”“利奇马”“烟花”等超强台风的洗礼,经受寒潮、强对流天气的考验,“目前已实现了全市所有轨交线路分区段的大风、强降水、低温结冰的风险预警服务,在轨交安全运营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成果作为场景建设,已被纳入城运一网通管系统,是全国首个轨道交通高影响天气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平台,成为全国各大轨交公司调研学习的范本。”

      孔春燕说,人们常说,气象预报打响了城市防灾减灾的第一枪。气象服务不仅是第一枪,更是要持续作战,不断发力。

      在气象大楼内,一个个大屏幕实时展示上海各监测站点的数据。

      如今,上海市气象局在地面气象观测方面已建成12个基本运行良好的国家基本站和一般站。其中,徐家汇气象站获世界气象组织百年气象站认定。在全市,还有257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此外,还在上海各处设有天气实景观测系统27套、雨滴谱仪7套、雾滴谱仪2套、天气现象仪15套以及位于浦东南汇和青浦的新一代天气雷达、3部X波段双偏振雷达。

      这个春日,从如今门牌是漕溪北路280号的上海气象局大楼望下去,前身为徐家汇观象台的上海气象博物馆诉说着百年来上海的阴晴冷暖变化。灰色清水砖墙和红色窗框外,楼下正是徐家汇观象台的气象观测场,百叶箱、地温表等一系列气象观测仪器安置在场地上,如今依然在运转中,一如一代代气象人的交接棒,从观测天空到观察海洋,从为航空服务到为地铁预报。科技升级换代,守护上海的使命从未停息。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访杜甫草堂
    下一篇:南昌核酸检测打架致2人死亡?警方:5人造谣传谣被行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