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小区拆墙

来源::国际在线、东方网 作者:国民内参 时间:2016-02-28 点击:


先温习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

 

19世纪中后期的时候,伦敦是世界第一大都市,人口有数百万之众。这个城市的交通主要依靠马车,全城有30多万匹马。

 

于是问题来了,这30万匹马每天会在街头留下大约3000吨马粪,以及大量的马尿。而这,成为困扰伦敦最大的问题,一如今天北京的堵车问题。

 

于是科学研究和市政管理都围绕着马粪进行,大家从马的品种、饲料配方、粪兜形状等众多方面入手,弄了几十年也解决不了问题。后来,从不研究马粪问题的科学家鼓捣出了汽车,最终让马粪问题迎刃而解。

 

再讲一个跟交通有关的故事。

 

汽车普及了,马粪问题解决了,但能源又成为新的问题。具体地说,美国、日本、中国这种能耗大国开始遇到麻烦,自己产的石油不够用,只能靠进口。产油国NB得很,隔三差五限产减产,弄出好几波石油危机。全球经济都受影响,围绕着阿利伯头巾上下波动。

 

怎么办?只能控制产油国和交通要道。所以美国打了两次海湾战争,长期在重要的海峡、运河驻军。这样做成本极高,大家都觉得很烦。然而,电动汽车出现了,更屌的是石墨烯电池技术日益成熟,目前在实验室里已经实现了充电几分钟,让汽车开行上千公里。

 

所以石油完蛋了,产油国的末日快到了。这时候我们才发现,石油根本不是问题,技术才是问题。

 

再讲第三个故事,同样跟交通沾边。

 

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亚丁湾,是连接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通往印度洋的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旁边有个穷国索马里,几年前冒出很多海盗,劫掠商船、索要赎金。于是从2008年开始,中国海军也加入了亚丁湾护航,多次击退海盗的滋扰。

 

最近海盗突然少了很多。为什么?他们不是被各国海军剿灭的,而是被一个卖寿司的日本商人“干掉了”。

 

日本人用了什么武器?金枪鱼!

 

日本是金枪鱼的消费大国,而索马里外海是高价金枪鱼的优良渔场,这个日本商人教会了海盗们如何捕捉金枪鱼,并将这些鱼采购回日本,解决了索马里海盗们的生计问题。每个人都希望有尊严的活着,有了自己的生机,海盗们放下了枪抓鱼去了。

 

其实,当年的倭寇最终也是通过开放海洋贸易最终解决的。

 

 

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就是想做个铺垫,说说最近两天吵翻天的拆除小区围墙的问题。

 

用开放式的“街区制”取代封闭的“小区制”,根本原因是为了打通城市交通的微循环,解决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

 

但老百姓不放心,觉得安全没有保障,还觉得你违反了法律,是公权对私权的又一次挤压。2007年通过的《物业法》规定:

 

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也就是说,小区里的空间,业主是付过费的。更何况,小区道路变成市政道路,意味着车对人的生活空间的进一步侵蚀,噪声污染不说,安全也很难有保障。你家牙牙学语的孩子,还有个地方能放心地奔跑吗?你腿脚不便的父母,还能安全地从家走到小区会所吗?

 

回到上面讲的3个故事,我们就会发现,拆小区围墙的建议绝对是规划、交通行业的人提出来的,他们注定被自己的思维限制着,研究类似如何解决马粪的问题。

 

现在的交通问题,核心原因是车多。每家一辆车,甚至两三辆车,这种玩法是无法持续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车的利用率,而不是单方面向车投降,不断挤压人的空间。

 

“互联网+”的时代,共享才是出路。滴滴、优步、神州这些企业正在开创汽车公用、防止失联看这类好文请添加小编私人微信号(yry008009),小编私人朋友圈更多猛料劲文!共享的新时代。如果政府鼓励,北京这种有500万辆小汽车的城市,完全可以将汽车数量压缩到200万辆。若如此,交通根本就不是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如何保障?在这个交通模式切换中,政府应该承担责任。当年很多城市都拍卖过出租车牌照,这些牌照后来层层转让、抵押、升值。如果政府痛下决心,一个大城市拿出200亿就足以完全回购这些牌照。牌照回购后,就不存在出租车和专车司机负担不公平的问题了,汽车共享模式就可以推行了。

 

通过汽车共享模式,不仅不用拆小区围墙,还可以减少浪费和城市空气污染。

 

当然了,如果“马丁包”这类技术成熟,大家可以飞起来去上班,就更不存在什么交通拥堵问题了。到那时,小区拆不拆墙,恐怕也没有讨论的价值了。

 

 

有人拿“小区制”类比长城,类比古代的坊墙制,的确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大家对墙的依恋,恐怕不完全是文化心理和潜意识的问题。

 

中国目前还存在显著的贫富差距问题,这是社会治安不好的重要根源。在小区拆墙之前,我们首先要在不同群体之间拆除上学机会、就业机会、致富机会等方面的高墙。

 

这些无形的墙,恐怕比小区的墙更重要,也更影响国家的和谐、进步。这些墙拆除了,小区的墙就失去价值了。

 

有人说,从建筑、规划的理念看,“小区制”强调功能区域划分,是“雅典宪章”(1933年)时代的理念;而“街区制”强调开放和功能融合,是“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时代的理念。因此,后者更进步。

 

其实无论是“雅典宪章”还是“马丘比丘宪章”都是洋人的理念,怎样适合中国国情,让大多数老百姓都满意,恐怕才是重要的。“马丘比丘宪章”再NB,也是40年前的东西了。

2月21日,中央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围绕这份文件“拆除小区围墙”的要求,赞同者有,质疑的声音也有。有人疑问: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陌生人随意进出怎么办?

延伸阅读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发布会,对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作出了回应。小编针对发布会内容做了梳理,我们一起来看看!

 

“住宅小区不再封闭”需解决三大难题

 

有媒体表示,中央部署城市发展,原则上不再建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必须迈过以下这三道门槛。

 

1、小区不再封闭治安安全问题如何保障?

 

如果不再建封闭小区,甚至将已封闭的小区,也完全推倒围墙开放。那么,不但会带来很多管理难题,而且小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威胁。

 

2、小区不再封闭居民不被外界干扰的安静休息权如何维护?

 

如果不再建封闭小区,社会车辆在小区内来往穿梭,甚至随意鸣笛,不但让一下楼的居民就不得不面对没有安全感的车流,而且势必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安静休息权。

 

3、小区不再封闭业主所属内部道路所有权如何保障?

 

小区里的公共配套部分,使用权本来归全体业主,受法律保护,没有义务对外开放,但如果打开围墙,任何人都可以进去,使用里面的资源如道路等,这无论于法于理于情都严重侵犯到小区业主的权益。

 

最高法是这样说的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新文在发布会上表示,上述举措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和有关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与时俱进的城市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理念的体现,也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重要举措,符合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对于推进城市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这一意见属于党和国家政策的层面,涉及包括业主在内的有关主体的权益保障问题,还有一个通过立法实现法治化的过程。作为人民法院,我们将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中青网:应坚决把任志强这样的党员清除出党员队伍
    下一篇:带对象回老家过年与社会流动性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