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我们小区终于解封了!
来源:李涌金的火柴世界 作者:李涌金 时间:2022-05-21 点击:
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扇普普通通的门,竟然能禁锢五千人49天的自由。
此时此刻,如果有人问我:
有没有苦尽甘来得到解放的感觉?
有没有欢呼上海抗疫伟大胜利的感觉?
我很难回答。
有的却是无奈的苦笑,甚至很难过。
实话实说,这次封闭49天,我和我的家人没有吃过苦,也没有遇到麻烦事,只不过不能随便出门和出小区而已。这得益于我们小区居委会基层组织的强有力作为,他们为我们拚过命,这是我们全区居民的福气。
我们长宁区天山河畔花园居民区是个涉外的大中型居民区,有25栋大楼共5000余居民。自3月30日封闭起,居委会党总支发挥了党组织强有力的主导作用,积极指挥应对,组织协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通力合作各行其职。最重要的关键时刻,总支书记和居委主任总是出现在第一线。所在的居委会七名工作人员,近二个月来,日夜冒险奋战在小区,没地方好好睡觉和吃饭,没能好好洗澡,没人顶班,死死支撑着,其艰辛无法用文字表述。还有,物业公司组织保安保洁,和小区众多志愿者一起,毫无怨言为居民服务。
小区团购群,由业委会提前加入,审核团购人员的资质和素质,从而保障食品供应的质量和价格。牛奶、鸡蛋、蔬菜、肉类、米面、水果等,应有尽有。几位神通广大的团长将自发的团购做的风生水起,价格合理、居民满意,成为确保物资供应、支撑小区平稳过来的最重要渠道。
在小区党总支强有力地组织指挥下,全体居民众志成城沉着应战,心态稳定逐步克艰。历经近一个多月的艰辛抗疫,4月22日夜,小区从封控区喜入管控区,全区居民群情鼎沸。居委干部更是开着敞篷车,挥动红旗,进行“小区喜迎管控区“环游。此时此刻,将心比心,我深刻感受到,只有经过刻骨铭心的艰难拼搏而取得胜利的他们,是何等激动呀。而广大居民在阳台上隔空呼应,致谢声此起彼伏,大家从内心迸发出对全体居委干部的敬意和感谢。
目睹这些天日日夜夜,我在想,抗疫大战至今,小区居委会基层干部为大家拚了命,做了许多好事,我们也要谈谈自己看法和感想。于是我写了一篇表扬的稿子,托人转给新民晚报,希望晚报能表扬一下。第二天得到记者回复,讲已联系小区宋书记,进一步核实了解,准备登报宣传。但宋书记表示,还有许多工作没做好,要继续为小区居民更好服务。记者笑笑表示,你们书记婉拒了。小区领导这么谦虚低调,更让人更感动。
二、难过──为城市弱势群体的苦难而泪奔
说了小区,再说上海。
时代的灰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现在这座山砸到每个上海人的头上。
这座山有多大多沉重,这要看各人的命运和造化了。
如果你是国家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或者央企、国企、大外企,那OK,你很幸运,不用挤地铁,不用上班,在家办公刷手机,到时发工资,尽情享受“外国礼拜”(我们崇明农场职工切口语,指下雨不出工了),物资供应这些单位也会助力的。
如果你是退休人员,属于二等公民。问题也不大,想办法弄点吃的就可以了。有空手机晒晒,比较一下各个街道发的政府保供礼包。如徐汇区,居住干部较多,十几波高档政府礼包汹涌澎湃,让你沾沾光,幸福感满满的。其它区的,一个月仅发三、四次。更有三无劣质产品,引起大多人骂骂咧咧。注意到最近政府礼包发的有点勤了,但人们没感觉了。最艰难的时刻,大家网上一起抢菜,一齐团购。如今物资渠道松了,政府礼包有点像鸡肋了。如果早一个月就这样频繁发物资,政府名声就好多了。但是,没有如果!
如果是下列人员的,那惨了,日子是难过的。比如开小饭馆、出租车司机、街边摆摊的、做小生意的、打零工的……这些城市最低层的弱势群体,受到冲击和损失的确很惨。这些人没有稳定的收入,没有多少积蓄,缺乏抗风险的能力,缺乏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一旦风云突变,他们最先遭受伤害。
网上传出封闭时期,有多起自尽事件,令人泪奔。尽管不一定真实,也无法核实。但仔细想一下,每天靠打工才有收入的人,只出不进的窘况会让人崩溃,真是“一钱逼死英雄汉”;那些开小店开小公司的,依靠自己辛勤努力,生意有点起色,贷款买房买车。但经过三年疫情折腾,尤其是今年这样封控,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人会讲,政府会减税减租的。但试想,小店小公司关门,那来收入?没有收入,那来税收?租房有多少是政府公租房?面对银行贷款的催款单和房东的催租金的,心理素质再强大,也会崩溃。有时设身处地想想他们的处境,真会泪奔呀。
还有,因医疗资源挤兑,造成急诊渠道堵塞,应该能救治的没能救治。经官方确认的就有浦东东方医院护士周盛妮哮喘发作,因急诊关闭,导致抢救迟缓不幸去世的消息。文汇报青年记者童薇青突发心脏病,因叫不到120急救车而去世。
这真应了“时代的灰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一座置人于死地的山!
三、激动──我的一篇公众号推文阅读点击量4万多
4月22日,我在微信公众号发了《封闭24天来,我看到和想到的……》这篇推文。这是从我眼睛中看到的,坚强有力的最基层组织居委会的作为,是小区百姓的福气。同时我也实事求是,客观含蓄地对上海抗疫的种种问题,提出看法和建议。
这篇推文得到广大亲朋好友好评,大家纷纷转发。目前点击阅读量已四万多了,其中有二千多名读者分享朋友圈。作为最最普通的作者我,能得到这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读者的厚爱和认同,我受宠若惊。我在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也经常发表一些小文章,但从未有过这么高的点击阅读量。许多人留言:文章客观真实,实事求是,不粉饰,接地气。外地朋友表示,从来自上海基层的普通市民的亲眼中看到的,可以了解上海最真实情况。
在此,我深表谢意,谢谢大家捧场。
四、困惑──这仗打的真闹心
自3月28日起,上海浦东浦西先后全域封城,4月4日上海宣布进入决战,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
然后,怪异的是,这场大决战并没有按照决策层的速决速战的思路和愿望进行,而是陷入了一场说不清的持久战。一天一个响亮口号,天天变花样,却让人严肃不起来,倒有点啼笑皆非的感觉。整理了每天权威媒体发布的一些豪言壮语:
尽锐出战,以快制快,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决打赢大仗硬仗!
36小时上海全员核酸检测大决战!
全力推进“四应四尽”,坚决打赢攻坚战!
全力守护市民群众安康,确保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转!
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千方百计抓好保运保供!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咬紧牙关持续奋战!
坚定信心连续奋战,全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以更坚决更果断的措施,在与病毒赛跑中赢得主动!
认识再提高,行动再坚决,措施再落实!
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
强化三区管控,防范区提级管理!
勠力同心、以快制快、一气呵成,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决战冲锋、攻坚克难!
集中力量,一鼓作气,拔点攻坚!
“九大行动“清零攻坚!
加快拔点攻坚,全力跑赢病毒!
深化推进攻坚十大行动
抱定必胜信心,各项举措落实到位!
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守牢扩大清零攻坚的阵地!
行动快、管理严、措施实、再加力、下功夫!
拔点攻坚,严防反弹!
以坚决果断行动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持续攻坚,扩大战果,一鼓作气实现社会面清零!
振奋精气神、立下军令状,排除万难冲锋攻坚!
保卫大上海!
压实责任,直插一线!
攻坚行动,落实到位!
速度更快,措施更细,办法更准!
以上这些口号均来源官方网站权威发布。真难为一些大秘小秘,在汉词文库里寻找这些气壮山河的文字。
相反,大众百姓并没有被这些口号所激励和感染,更多的是对上海抗疫的种种现状深感困惑:
1、新冠奥密克戎有多危害
自上海今年抗疫大战以来,2022年5月16日,官方权威发布死亡人数583例,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这些基础疾病,包括晚期直肠癌、肺癌、颅内恶性肿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脑血管意外、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重度高血压、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等等。
由此可见,没有一例死亡直接原因为新冠奥密克戎。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2、连续无休止的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
这次上海民众对抗疫大战印象最深的就是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有一清早起来排队做核酸检测,有夜里继续排队做核酸检测,风里雨里不停测测测。真不明白,核酸检测仅是一种筛查的手段,不是治疗方法,用得着这样频繁检测?更何况是,连续出门扎堆核酸检测,也加剧交叉感染,越测越多。
抗原自测的牌子越发越多,许多人开始在上面画画,上网大比拼。严肃悲戚的抗疫材料,阴差阳错,成为显示才华的文创作品,让人哭笑不得。
3、方舱医院的投入和运行
上海的方舱医院床位最高曾达50万床的体量,创世界纪录。耗费举国力量的方舱医院派什么用场?
从网上看到的视频和消息,一大群一大群生龙活虎的无症状阳性患者,在方舱跳广场舞、喝下午茶、刷手机,打牌斗地主,喝啤酒寻乐等。
如果网上所传不一定真实。那我有三位亲朋好友检测阳性都去过方舱,传来的消息真实可靠。他们进入方舱5至9天,没有诊疗,没有安排吃一粒药,整天吃吃喝喝,四处逛逛。5天后连续三次测 试阴性,即可出舱。如此医学观察,令人瞠目结舌。
这50多万无症状的患者收入方舱进行医学观察,这严重地挤兑了上海有限的医疗资源,前方纷纷告急,许多人排队等待接送方舱。政府力量主要忙于核酸检测、建方舱,弄得焦头烂额。许多医院关闭了门诊急诊,次生灾害死亡人数不在少数,社会负面反应极大。
那么,是否换一种思路,是否改变策略和打法,将这些庞大的50万无症状的人锁定居家隔离治疗。这根本不是“躺平”,可以腾出力量和精力,重点解决确诊病人;开辟急诊绿色通道,抢救危重病人;重点解决百姓吃饭问题……这不行吗?
实话实说,这次上海全域封城,食品供应保障做的一塌糊涂。
大战之前,粮草先行,这是最基本常识。稍有滞后,便牵一发而动全身。浦东最惨,夜里宣布,清晨封晨。我的兄弟姐妹大都居住在浦东,深有体会。更有一些小白领平时不开伙仓,中午单位吃,晚餐外卖,这下更惨更疯了。原讲浦东3月28日封城,4月1日解封,但却封到如今将近二个月了,大都面临过弹尽粮绝的困境。
平心而论,政府也发过几次食品礼包,但杯水车薪。更有劣质保供食品令人吐槽,也忽略不说了。
正规的网购渠道不畅通,每天大家都一清早刷手机抢菜,大都显示“卖完了”“不在服务区域”。于是老百姓自发团购自救,冒出了成千上万个“团长”,涌出许多稀奇古怪的抢菜段子,也涌现出一些坐地起家的不法商贩。
几十年来形成的市场供应流通渠道,一下子全部由政府接盘。低估了市场行为,高估了政府力量,而出现的这些种种问题,令人不解和痛心。
也许,疫情结束,若干年过去,这场严肃的抗疫大战,留给大家的可能是这些欲哭欲笑的抢菜段子了。
5、报纸媒体的缺位和失语
从3月底至今,我家的报箱一直空空如也,订的多份报纸没见一张。这种绝不可能的事,让我领教了。抗疫大战开战,传播国家大政方针,报道大战进展,宣传抗疫先进事迹,报纸媒体应发挥主要作用。战争年代,许多记者奋不顾身上前线,实地发出前线战况。当前抗疫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大批记者上第一线,发现难点痛点及时上报,提供高层正确决策。可不知这次竟然集体缺位和失语。
有人会讲,如今互联网时代了,纸质媒体不重要了,况且有电子版报纸。且不说还有许多老年读者大多是从报纸上了解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就论互联网的信息,真真假假,良莠不齐。造谣辟谣,让人雾里看花。而纸质主流媒体的作用,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若干年后,回顾这段报业历史,真让人不可思议。
6、抗疫、经济、民生 这三者的关系
我无意妄议大政方针。但如何处理抗疫、经济、民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每一级负责任的决策者必须要权衡的,这对于决策者也是一种大考。
救灾的损失高于被救灾的实际,犹如歼敌500,自损1千,这样的胜利不会让人高兴。
有人将抗疫和经济、民生之间的关系,打了一个比喻,意为瓷器店里打老鼠,如果将一房间瓷器打个稀巴烂,这样打老鼠就没有意义了。这样比喻不一定全部正确,但有一定道理。抗疫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更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至今,我还是赞同这段话:“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我们这个城市还承载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发挥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回想上世纪70年代,当时我在港务局做装卸工时,吴淞口压港一百多艘货船,市领导心急如焚,要求全力疏港。队长传达局里精神,我们装卸工都明白压船压港的严峻和危害,大家都拚命多装快卸。如今上海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去年吞吐量达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上海港这次疫情的一举一动,将对全球物流和经济都影响巨大。我真不明白有些人还要讽刺调侃,叫她去东海数轮船。孰不知,货轮滞留、物流积压,信誉受损,都将直接提高商品价格,这关系到每个消费者,包括这些讽刺者也将自食其果。
7、践踏底线的事屡屡发生
上海封城至今,时有坏事传全城。更有践踏底线的事,我真服了!
骇人听闻的是,5月1日,上海某福利院的一名老人还没有死亡就被拉走火化,万幸是殡仪馆工作人员发觉人没死,抢下一条人命。此事曝光之后,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民众为之愤怒。
政府发放的保供物资,竟敢有人铤而走险,多次发生涉嫌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这些发国难财的人,还有出自政府工作人员之群体。这些奇葩事,真让人汗颜。
强制入户消杀,喷几十斤消毒液,杀的是病毒,更杀的是普通人的安全感。人身与财产权不受侵犯,是我国宪法的基本条款,那是每个人安全感的基石。任何人,任何组织,不能随意动这个基石。不能突破这根红线。然而这些事就这样发生了,并不是少数。
综上所述,不一一列举了。
好在好消息终于传来了。5月16日,据上海官方权威发布,自今日起,上海分三个阶段推行复工复商复市。6月1日起,上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第一阶段:从5月16日开始至5月21日,防范区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全市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
第二阶段:5月22日至5月31日,不断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直至解封。
第三阶段:6月1日起,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今天我们小区解封了。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上午我急急忙忙制作了十几枚纪念封,寄给全国各地集邮好友。兴冲冲骑电瓶车出去,然而跑了好几个邮局,都大门紧关。看来我们小区作为优等生,是全上海第一批解封小区,但上海各项机器还没启动起来。无奈,只能塞进邮局门口邮筒,什么时间开邮筒,只能由他们了。非常时期只能这样操作了,对朋友来讲,有点遗憾了。
(责编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知青血染的风采
1979 年 2 月 1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侵犯中国领土、严重威胁中国边疆和平...闫晓东|特朗普对中俄两国态度惊人相异,我们如何应对新变化?
7月14日,一枪封神,特朗普喜获竞选高票支持率。今天拜登宣布退选易人。临...郝贵生:如何认识我们这一代人?
笔者是新中国成立头一年出生,目前已76岁。人老了,总要回首往事,如奥斯特...司马南|比我们早看50年!毛主席一针见血说中以色列
很多老一辈革命家说,毛主席深谋远虑,比我们早看了五十年毛主席英明,用兵...“如果没有中国,我们将多花不少钱”
6月18日,第七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在澳大利亚珀斯举行。 据澳大利...